天天看點

《中流擊水》今晚央一開播,回溯“紅船精神”,以毛澤東為視角展開中國共産黨尋路曆程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百年前的弄潮兒,以血肉之軀撼天動地,為中華民族的解放書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詩。

《中流擊水》今晚央一開播,回溯“紅船精神”,以毛澤東為視角展開中國共産黨尋路曆程

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重大革命曆史題材劇《中流擊水》将于今晚登陸CCTV-1黃金時間,書寫一段開天辟地的尋路曆程、一代革命先驅的夢想榮光。

《中流擊水》由中宣部指導、部署,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出品,總台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制,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承制。該劇全景式再現1919年到1928年這十年間,中國共産黨從誕生、發展到壯大的曆史程序和劈波斬浪的艱難與輝煌、光榮與夢想,生動诠釋“紅船精神”的内涵和價值。

重溫建黨初心使命,弘揚“紅船精神”

1921年,中國共産黨在上海的石庫門誕生,從嘉興南湖的“紅船”之上起航。從此,中國革命的航船揚帆,一路劈波斬浪。

2005年,“紅船精神”被首次倡導,被定為中國革命精神之源。“紅船精神”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起,伴随中國革命的光輝曆程,共同構成我們黨在前進道路上的強大精神力量和寶貴精神财富。總台出品的電視劇《中流擊水》正是對“紅船精神”深情而有力的诠釋。在慶祝建黨100周年之際,重溫“紅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流擊水》将回溯中國共産黨的尋路曆程,進一步激發中華兒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的信念和力量。

《中流擊水》今晚央一開播,回溯“紅船精神”,以毛澤東為視角展開中國共産黨尋路曆程

一切為了國家,一切為了人民。電視劇《中流擊水》着力展現的,正是中國共産黨在建黨之初就葆有的這份“初心”和“使命”。為了這份“初心”和“使命”,老一輩共産黨人抛頭顱、灑熱血,開天辟地、敢為人先、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終于找到了中國革命的正确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建立富強民主國家,實作偉大複興。這不僅是黨的初心,也是每一位乃至每一代共産黨人的初心。在目前全國黨史學習教育熱潮中,探尋中國革命精神之源的《中流擊水》,無疑是“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

《中流擊水》今晚央一開播,回溯“紅船精神”,以毛澤東為視角展開中國共産黨尋路曆程

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不忘來路,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回首曆史,堅守以人民為根本,從中國實際出發,百年前的每一次探索、每一步程序、每一個創舉,都是我們當下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依據。《中流擊水》所着力展現的,正是以毛澤東、李大钊、周恩來、陳獨秀為代表的老一輩共産黨人的艱辛探索,為尋找救國救民道路所付出的艱辛努力。他們将馬克思主義理論同中國實踐相結合,走出了一條适合中國國情的正确道路。這是獨具特色的中國道路,也是振奮人心的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之路。

以毛澤東為視角講述中國共産黨尋路曆程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毛澤東《沁園春·長沙》詞句中的“中流擊水”,意為到江心水深流急處,搏擊驚濤駭浪,展現出了一種大格局、大氣魄、大境界。中國共産黨這艘“紅船”駛出南湖後,沖破急流險灘,在時代的激流中尋找到中國革命的正确航向,踏浪前行,“中流擊水”無疑是中國共産黨上司中國革命走向勝利最形象的寫照。

《中流擊水》今晚央一開播,回溯“紅船精神”,以毛澤東為視角展開中國共産黨尋路曆程

《中流擊水》以“紅船精神”為統領,主要講述了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到1928年井岡山勝利會師這十年波瀾壯闊的曆史,描繪了毛澤東、李大钊、陳獨秀與周恩來等一大批無産階級革命先驅在艱苦卓絕的境遇下堅守初心、努力奮鬥、無私奉獻,重點展現了共産黨先驅者的初心之純、主義之真、信仰之堅、人格之美。

中國共産黨的建黨先驅是李大钊和陳獨秀,但中國共産黨探索、發展,最終找到一條适合中國國情革命道路的突出踐行者是毛澤東。不同于其他黨史題材劇,《中流擊水》以“尋路”為主題,以毛澤東的視角展開故事,展現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深入工農,切合實際,終于找到一條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正确道路。劇中,“為挽救民族危亡,中國到底該走哪一條道路”和“确定道路之後,到底該如何走下去”兩大懸念貫徹始終。全劇濃墨重彩地展現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建黨先驅們接觸馬克思主義、走進馬克思主義、探索馬克思主義、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光輝曆程,凸顯出共産黨人偉大的首創精神、奮鬥精神和奉獻精神。這是共産黨人的理論自信,更是共産黨人的道路自信!

《中流擊水》今晚央一開播,回溯“紅船精神”,以毛澤東為視角展開中國共産黨尋路曆程

《中流擊水》以史實為依托,以中國共産黨的成立、發展、壯大為主線,塑造了毛澤東、周恩來、陳獨秀、李大钊、孫中山、宋慶齡、廖仲恺等百餘位個性鮮明、命運迥異的曆史人物,前後涉及五四運動、中國共産黨的誕生過程、國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戰争、中山艦事件、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等一系列重大曆史事件,生動展現了他們在特定曆史時期和革命洪流中的思索與進取、沉浮與抉擇。該劇總導演宋業明讀解《中流擊水》:“這是⼀部大氣磅礴、波瀾壯闊的二十年代中國革命史,更是⼀部熱血奔湧、朝⽓蓬勃、陽光向上的燃情英豪們為信仰,為真理而鬥争的革命浪漫史。”

金牌編導+實力演員诠釋光榮歲月

為了全景再現1919年到1928年這十年間中國共産黨從誕生、發展到壯大的曆史程序,深刻诠釋“紅船精神,《中流擊水》雲集了國内重大革命曆史劇領域的頂級主創團隊。該劇總導演宋業明,曾執導過《外交風雲》《彭德懷元帥》《延安頌》等衆多史詩巨制,作品多次榮獲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金鷹獎等大獎。該劇編劇黃亞洲,是國家一級編劇,著名作家,擅長重大革命曆史題材創作,代表作有《曆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開天辟地》《日出東方》等。

《中流擊水》今晚央一開播,回溯“紅船精神”,以毛澤東為視角展開中國共産黨尋路曆程

此外,王仁君、曲哲明、奚望、嚴屹寬、林江國、齊奎、劉夢珂、張甯江等青年演員與王志飛、董勇、宋佳倫、馬少骅、孫茜、劉之冰、徐永革、丁柳元、于洋等實力派演員,組成的超強演員陣容也為《中流擊水》增添品質保障,從多個人物次元,全面展現了中國共産黨劈波斬浪的艱難與輝煌,光榮與夢想。

《中流擊水》今晚央一開播,回溯“紅船精神”,以毛澤東為視角展開中國共産黨尋路曆程
《中流擊水》今晚央一開播,回溯“紅船精神”,以毛澤東為視角展開中國共産黨尋路曆程

王仁君如何演繹為中國尋路的青年毛澤東?董勇飾演的李大钊如何“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奚望如何演繹楊開慧,與毛澤東結下為國為民的革命大愛……這些都将是該劇的精彩看點,令人期待。

以曆史關照現實、鼓舞今人

一段開天辟地的尋路曆程,講述中國共産黨的誕生史;一代革命先驅的夢想榮光,不忘初心為中國尋找出路;一條小船到巨輪長風破浪,憶百年峥嵘探百年新征程。作為總台出品的“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重點劇目,《中流擊水》從原點解讀中國共産黨百年的曆史邏輯和奮鬥初心,立意高遠、結構宏大、劇作紮實、史實不虛,彰顯了中國故事與中國力量,藝術化展示了中國道路的曆史必然性,具有非凡的曆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中流擊水》今晚央一開播,回溯“紅船精神”,以毛澤東為視角展開中國共産黨尋路曆程

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饒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構成了偉大的“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精神之源。

中國共産黨能夠帶領中國人民走向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勝利,這是曆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中流擊水》劇方希望,在曆史觀照現實中引發觀衆共鳴、鼓舞今人。

來源:文彙報 綜合自CCTV電視劇、央視新聞等

編輯:王彥

責任編輯:王雪瑛

(編輯 劉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