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黑龍江省赤溪市的王健林來說,2020年是他一生中最悲傷的一年。今年王家9口吃晚飯被凍了1年自制的酸湯放下,其中黃泉7人死亡,2人在醫院搶救,生死不明。經過測試,罪魁禍首是酸湯中的黃曲黴毒素。
哇!黃曲黴毒素?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首先,什麼是黃曲黴毒素毒性?
1960年,受黃曲黴毒素污染的花生粉在英國殺死了10萬多隻小火雞。這段"輝煌的曆史"揭示了黃曲黴毒素的毒性。
從此,對黃曲黴毒素的研究越來越深入,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位著名的劊子手。在自然界中,黴菌,細菌,病毒和其他小微生物廣泛存在。其中,一些黴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産生了一些有毒化學物質,如本文的主要特征黃曲黴毒素。
黃曲黴毒素是一種結構上的熟人化學物質。其中,黃曲黴毒素B1和黃曲黴毒素M1占據了毒性排名前兩位。
黃曲黴毒素不怕熱,幾乎不溶于水,但在堿性環境中容易被破壞,形成水溶性化合物。
黃曲黴毒素遍布中國各地,污染花生和玉米,還使用蕃薯,大米,乳制品,葡萄幹和大豆粉。
本品中引起中毒的酸湯是用玉米水發酵後制成的一種粗面條狀主食。
玉米!玉米!玉米!
二、黃曲黴毒素的毒性是什麼?
1、急性毒性:黃曲黴毒素是一種劇毒物質。小鴨和鲑魚對黃曲黴毒素B1最敏感,其次是小鼠和其他動物。在21天雄性大鼠中,口服中毒的緻死劑量的一半為5.5毫克/千克,而霜凍為15毫克/千克。
黃曲黴毒素比霜凍毒性更大!!!
緻命劑量的一半是毒理學中評估化學品急性毒性的常見名額,這是化學物質導緻一半受試者死亡所需的劑量或濃度。該值越小,急性毒性越大。
2、慢性毒性:黃曲黴毒素引起動物體重減輕、生長發育遲緩、母體不育或出生減少。
3、緻癌性:黃曲黴毒素是目前發現最強的化學緻癌物,可導緻肝癌。
第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處理黃曲黴毒素?
錯誤的方法:
1、加熱:黃曲黴毒素耐熱,是以加熱對它毫無用處。
2、洗滌:黃曲黴毒素幾乎不溶于水,洗滌也是白色的。
3、冷藏:黃曲黴毒素不怕冷,低溫是幾年前的事了。
正确的方式:
1、食品防黴:這是首選方法,如玉米要及時幹燥,食品應注意低溫保鮮,特别是要保持通風。
2、棄黴:發黴的玉米和花生米粒不可惜,直接丢棄。特别是對于嬰兒,因為幼小的動物對黃曲黴毒素特别敏感。
3、去除毒素:這是最後的手段,如采摘黴菌、變色、蟲腐大米、玉米和花生米粒等,用滾動處理方法減少米粒中的毒素,用堿解毒法除去花生油、玉米油毒素,用活性炭吸附法除去植物油中的毒素。
看完這篇文章,你知道如何預防和控制黃曲黴毒素嗎?俗話說,病從口中走出來,關注日常生活的一點點,而行與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