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盲人跳繩比賽在陝西銅川體育館完賽,重慶盲人跳繩隊三天共攬獲2金3銀2銅。截至目前,重慶代表團在本次殘運會已收獲了22金、27銀、27銅。

運動員們在賽前反複地熱身、練習。(圖檔來源:書香南岸)
努力備戰 全力赴賽
“從8月5日開始集中拉練,每天練習6小時,一直持續到比賽開始前。”周威林教練介紹說,為了此次比賽,他們很早就開始準備,賽前更是加大了訓練強度。功夫不負有心人,殘運會上特教中心佳績頻傳,跳繩男子全盲30秒個人計數賽中,楊輝以30秒196個的成績勇奪金牌,同時也是重慶殘奧健兒在跳繩項目中拿下的首枚金牌;亢張鵬以30秒172個的成績獲得該項目銅牌;黃傳鑫和楊皓天在盲人跳繩男子雙人花樣賽中取得金牌;跳繩集體計數賽項目中,特教中心獲得該項目團體銀牌。
“特教中心的運動員們平時也要上文化課,一般是在課餘時間進行訓練。”周威林教練說,“每周需要進行3-5次的課後訓練,一次一個半小時,以保持一定的訓練水準,周末有3小時的訓練時間。”
楊輝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盲人跳繩項目首金。(圖檔來源:書香南岸)
心中有光 努力追夢
在跳繩男子全盲30秒個人計數賽中,楊輝從容不迫,從表情中看不出一絲一毫的慌張。他熟練地甩繩,跳躍,動作快速流暢,如果從遠處看,你根本不知道正在跳繩的是一個盲人男孩。假如你從他身邊經過,能聽到他粗重的呼吸聲,陽光灑過,他額頭上的汗珠晶瑩剔透。
視力上的障礙并沒有打倒這個性格樂觀的大男孩,2016年,在跳繩練習中楊輝展現出的運動天賦被教練看中,成功入選了跳繩隊。“跳繩給我帶來了很多,小的時候比較膽小,遇到大場面就會慌張,而現在參加了這麼多次跳繩比賽後,心态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十幾位選手同台競賽一點兒也不緊張,能做到‘泰山壓頂而面不改色’。”楊輝笑着說。
今年才20歲的楊輝已經獲得了4次殘運會、錦标賽的冠軍,“楊輝屬于天賦型選手,同樣的動作,楊輝總是能領悟得比較快。”周威林教練說。
即使是這樣,楊輝作為全盲選手,在訓練的道路上仍然經曆了很多坎坷。“在動作訓練方面,由于沒有視覺的概念,是以接受速度會很慢。一般這個時候,我會向教練或者低視力同學詢問,通過手把手觸摸去感受動作,慢慢尋找正确的位置、角度以及繩轉方向。”
談及未來,楊輝說:“我希望以後還能繼續拿冠軍,像岑小林、段中飛一樣跳出出色成績。”
楊皓天、黃傳鑫在雙人花樣賽(男子組)中奪得金牌。(圖檔來源:書香南岸)
因為熱愛 他們選擇跳躍
“可能心态原因,擔心動作失誤,比賽前我們感覺腳軟,還好現場我們的默契度和動作表現力都發揮穩定,才能成功拿下比賽的勝利。”今年17歲的楊皓天是重慶市特教中心的高二學生,他說,雖然學習跳繩已經有五年多了,但和黃傳鑫還是第一次搭檔,參加這種大型比賽心裡還是有點緊張。
同樣來自特教中心的黃傳鑫比楊皓天大一歲,他從15歲就開始學習跳繩,因為喜歡花樣跳繩加入了重慶盲人跳繩隊,“雖然我們看不到,但我們能感受到揮舞、跳動,心裡也充滿熱血和激情。”
“整個比賽過程,我特别緊張,真的是手都捏了一把汗,好在他們把失誤壓到最小,最後以總分取勝。”周威林教練說,楊皓天、黃傳鑫平時練習刻苦,基本功紮實,獲得金牌對于他們來說,既是一種經驗和成績,也是一份榮譽和勉勵。
對于普通人來說,跳繩可能是一項非常簡單的運動,而對于盲人來說是一件難事。“有些孩子可能學了幾個學期,都學不會跳繩。”周威林教練解釋道,由于沒有視覺記憶,需要手把手教,比如練習一個花式動作,胳膊和腿究竟到怎樣的位置?這個可能半天都學不會,等到學會了,明天就又忘記了。訓練期間摔倒、受傷都是常事,要想完全掌握,就得每天練、反複練,成百上千次的練習,最終形成肌肉記憶。
“我們的運動員都非常努力,大家總是會互相幫助、鼓勵。通過訓練,運動員們的精神狀态也變得非常好,大賽經曆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自信,身體體态也有明顯改善,大家每天聚在一起非常快樂。”周威林教練說,希望在未來的比賽中,每一位運動員都有機會獲得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