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0分鐘一對一優惠價350元!跳繩班成新晉網紅,靠譜嗎?

“今天,你跳了嗎?”這句話最近幾乎風靡國小圈。一夜之間,在各個交流群中,隻要出現有關跳繩的話題,都會牽動着衆多老母親的心。跳繩教育訓練班躍上了校外教育訓練“新晉網紅”的寶座,原因在于零門檻、高需求,更為關鍵的是它還是校内體育考試的必須過關項目。在網上搜尋跳繩教育訓練關鍵詞,價格高低不一,有的低至90元一節課,有的一對一每節課30分鐘高達350元。在跳繩教育訓練班風起雲湧的背後有着怎樣的前因後果?跳繩教育訓練班是否是每個孩子的必經之路?

一個班過半學生參加校外跳繩教育訓練班

在學校家長自發組織的微信活動群裡,一個個接龍在迅速生成。“才一眨眼的功夫,已經更新了近十個接龍了。”家長王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的小孩今年讀四年級,雖然從幼稚園開始,老師已經在教小朋友跳繩了,在上國小之前,孩子已經能一次不間斷地跳十幾下了。自從上了國小後,學校也很重視體育,還把跳繩作為年級的特色體育項目。“雖然說大家都知道重視跳繩了,因為老師确實看得緊,也把跳繩作為一項必不可少的家庭體育作業,但近段時間,這個跳繩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了家長圈,我身邊已經有不同的家長邀請一起拼團請教練了。”王女士說,除了美術外,自己的孩子從未報過任何課外班,這次是個例外。一下就被“安利”了。“教學時間靈活,場地靈活,器材簡單,練習友善。”

“我已經是後知後覺了,剛加入才發現,班上有一半的同學都在請教練加碼練習跳繩了。”家長陳女士表示,自己剛開始也想不明白,為何這麼簡單的跳繩都要請教練,後面她自己做了些功課,終于找到了部分似乎合理的答案: “跳繩能很好地練習協調性,靈活性,屬于有氧運動,對心肺功能提高有一定的幫助,也能為日後羽毛球、遊泳所需的全身配合打下基礎。”

教跳繩均價一節課百元左右

不受場地限制随時随地可學的跳繩教育訓練,相對于其他需要課室、場租的學科或興趣班教育訓練,收費似乎并不低。

據南都記者調查,通常大班(5人到10人)一節課60分鐘,價格大約在每人每節課90—100元左右;而一對一課程,每節課30分鐘,收費可達300—350元。記者在家長提供的其中一份招生簡章上看到,在人數及收費方面,人數可以在6人,每人每次課90元,低于6人需平攤每節課540元,一期課程8節,如果是第一次上課必須購買一套(2條)78元的沙式跳繩。由于是上門教學,遲到請假不補課不退費。教學地點方面,教練上門教課,場地由家長提供,要求可避雨,足夠開闊且平整,如夜晚上課,保證足夠明亮。

而也有教練表示,教育訓練班混班分組上課,幼稚園大班、中國小生、成人都可以報名。收費标準為:隻上1節學費200元,上5節每節180元,上10節每節150元。

在廣州體育中心,每周都有好幾個跳繩班在訓練。記者發現,最小年齡的還是幼稚園中班。“讓孩子多運動,長高減肥。”一位媽媽笑着說,在家無法督促孩子跳繩,每周固定時間讓教練鞭策一下,挺好。

30分鐘一對一優惠價350元!跳繩班成新晉網紅,靠譜嗎?

廣州體育中心每周末都有跳繩教育訓練班

“有家長擔心自己動作不規範,在家瞎教會讓孩子養成錯誤的習慣動作,以後糾正過來很難,就選擇一開始就請專業老師來教育訓練孩子。”在練習的間隙,一位教練忙中偷閑地跟記者聊了幾句。據他稱,接觸過的小朋友,基本上兩三堂課就能學會跳繩,“我們一般會讓小朋友先做熱身運動,做一些基本的體能訓練,再教跳繩,最後教一些基本的花式跳繩。小朋友學跳繩很多是姿勢不對。特别是手腕動作,他們都不懂得如何用手腕将繩子前後轉圈甩起來。”

跳繩進入體測成為教跳繩大熱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分鐘跳繩目前是全國國小生體質測試必測項目。”這是不少跳繩教育訓練班招生亮出的“利器”。

近20年來,國家對跳繩的要求發生了明顯變化。記者梳理發現,2007年開始,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頒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标準》中,跳繩首次以大中國小體育選測項目出現,與同為選測項目的50米跑、立定跳遠和足籃排三大球相比,跳繩還是偏冷門。但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标準(2014年修訂)》實施後,跳繩搖身一變,一躍成為國小階段的必測項目。

2014版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标準》規定,“1分鐘跳繩”是國小1到6年級的測試内容,一到四年級,跳繩成績占體育總成績的20%;五、六年級由于50米×8往返跑的加入,比例有所下降,但仍占10%的權重。學生體質健康标準的學年總分由100分的标準分和20分的附加分共同構成,滿分為120分。而在國小階段,能獲得20分附加分的高優名額正是1分鐘跳繩。

政策對跳繩熱度的催谷仍在繼續。上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曾對此表示,學校的體育中考要不斷總結經驗,逐年增加分值,要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準。這一消息無疑會促使更多中國小生進入應試體育的賽道。

升學壓力加體育焦慮成為校外體育教育訓練班賴以生存的主要原因

體育會否步入語數英等學科的後塵,卷入一場校外教育訓練的競争熱潮中?南都記者在廣州市内部分學校走訪,發現跳繩其實已成為中國小一項常态性的運動項目。在廣州中心城區的國小,幾乎每位學生每天上學必定跳繩在手,學校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裡,跳繩也幾乎是必不可少的項目。

“受場地器材制約的條件較少,而且又是中考體育的項目,從國小開始抓起,正當其時。”廣州市海珠區新港中路國小一位體育老師表示,跳繩除了提高身體柔韌性和靈活性,促進手腳協調外,還可以很好地代替耐力跑等項目,鍛煉學生心肺功能和耐力。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心城區學校體育場地不足帶來的問題。

30分鐘一對一優惠價350元!跳繩班成新晉網紅,靠譜嗎?

廣州市新港中路國小每天課後都有孩子在老師指導下進行跳繩練習 馬強攝

小小一根跳繩能解決身體素質練習的多種問題,這讓不少學校對這項運動青睐有加。天河區昌樂國小、柯木塱國小、黃埔區東荟花園國小、花都區石崗國小、花都區七星國小等等學校,都以跳繩跳出了不少名堂。

以七星國小為例,被媒體稱為“光速少年”的岑小林便出自該校。岑小林多次創造世界紀錄,成為從鄉村國小走出來的一位跳繩界的國際小明星。除了岑小林外,七星國小近年更是走出了20多位跳繩世界冠軍。

在體育器材簡陋的鄉村國小,尚能在國際體育比賽中綻放光彩,這從側面上說明,跳繩對于中國學生來說并非難事。“我們就靠平時體育課的訓練,加上課間運動,四年級的學生幾乎百分百能在跳繩上拿滿分。”七星國小體育老師兼跳繩教練賴宣治告訴記者,“跳繩無難事,焦慮,是家長最大的問題。”賴宣治表示,過去家長重視文化課,一有時間就送孩子去補課,補課班擠占了孩子本應有的鍛煉時間,過去鍛煉的不足,現在一下要提升體育分,讓家長對體育産生了莫名的焦慮,有升學壓力的存在,隻能最後依賴于校外的體育教育訓練班。

一名體育教研員告訴南都記者,體育跟文化科一樣,除了平時在校内課堂聽講外,還要進行必要的課後作業,才能鞏固課堂内的知識。如果單憑課内聽講,課後不練習肯定是不行的。“想要掌握任何一項運動,都需要足夠的練習時間。”

跳繩這項運動是否有報課外班的必要?賴宣治表示,“跳繩是學校體育課的必修項目,老師都會對學生進行指導,另外網上還有很多跳繩的教程,每天堅持跳20分鐘,拿滿分不是難事。”

采寫:南都記者梁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