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商注意!網信辦全面清理“僵屍”粉,緊盯五類賬号營運亂象

作者:平陽農村電商
電商注意!網信辦全面清理“僵屍”粉,緊盯五類賬号營運亂象

為切實解決賬号營運存在的突出問題,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于10月18日召開“清朗·網際網路使用者賬号營運亂象專項整治行動”全國視訊工作會議,提出:将對即時通信、新聞資訊、論壇社群、網絡直播、知識問答、生活服務、電子商務、網絡視訊、網絡遊戲等各類網站平台賬号亂象進行集中整治。

No.

01

會議強調,

專項整治行動要緊盯五類賬号營運亂象:

違法違規賬号“轉世”。

加強賬号注冊管理,嚴禁已被依法依約關閉的賬号以相同名稱、相似名稱等關聯名稱重新注冊,對于已被關閉的賬号主體,根據違法違規程度設定一定的禁止重新注冊期限。

02

網際網路使用者賬号名稱資訊違法違規。

堅決處置名稱、昵稱、頭像、簡介和封面等包含違法違規資訊的賬号,假冒仿冒黨政軍機關、企事業機關、新聞媒體等組織機構名稱、辨別以假亂真誤導公衆的賬号,不具備經濟、教育、醫療衛生、司法等領域專業資質仍從事專業領域資訊内容生産的賬号。

03

網絡名人賬号虛假粉絲。

嚴格管控網絡名人賬号異常漲粉行為,全面清理“僵屍”粉、機器粉,大力打擊通過雇傭水軍等方式的非自然漲粉行為,定期清理“僵屍”賬号。

04

網際網路使用者賬号惡意營銷。

從嚴處置利用社會時事“蹭熱點”、釋出“标題黨”文章煽動網民情緒的賬号;傳播低俗、庸俗、媚俗内容的直播、主播賬号;炒作明星八卦等泛娛樂化資訊,引發網民互相攻擊的賬号;以知識傳播名義歪曲解讀國家政策,幹擾公衆認知的賬号;“帶節奏”操控評論,幹擾真實輿論呈現的水軍賬号。

05

向未成年人租售網絡遊戲賬号。

嚴格網絡遊戲賬号實名注冊和登記要求,清理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遊戲賬号的租售交易。此外,因機構調整等原因無法登出的政務号也将予以集中處置。

此前,早有專家對賬号營運的各種亂象以及亂象産生的本質源頭進行過解讀。其中,直接指出【自媒體營銷】的閱聽人是“人民群衆”,而不是資本眼中的“流量”。自17年以來我國已經進入監管自媒體的時代。

今天提出的整治五類賬号營運亂象,實際之前也是反複強調過的“不法營銷方式”的幾種類型。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

個别自媒體營銷号通過不法營銷方式擷取大量關注,利用不法傳播手段,非法制造輿論點,裹挾不明真相的公衆,嚴重侵害了他人合法權益、消費者權利、合法經營者合法權利和政府公信力。自媒體本質具有媒體屬性,閱聽人是社會大衆,表達場所是網絡公共空間,所涉及的内容不僅應遵守法律法規,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權益,還應遵循公序良俗和社會公共道德。國家網信辦這次對自媒體的整治行動,得民心順民意,是以保障公衆網絡知情權和表達自由為核心的,是長期以來網民強烈反映的結果,是依法上網、依法管網和依法治網的重要展現。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張铮

一些自媒體平台圍繞“注意力市場”架構,以“點選”和“流量”作為訴求,導緻亂象叢生,劣币橫行。這次整治行動,響應了網民對清朗網絡空間的核心需求号召,進一步明确和強化了平台的主體責任,更重要的是維護了正規内容生産者的權益。整治網際網路亂象還有三個方面需要注意。其一,對自媒體的整治,不應将内容生産主體的“所有制屬性”作為依據;其二,整治行動的延續需要“放管服”;其三,靠算法傳遞導向,靠智能引領價值。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網際網路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 方禹

早在2017年6月1日,《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管理規定》(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令第1号)的生效實施,意味着傳統的對門戶網站監管的時代轉入了對“自媒體”監管的時代,将“網際網路站、應用程式、論壇、部落格、微部落格、公衆賬号、即時通信工具、網絡直播”等形式都納入了網際網路新聞監管範疇。法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此次國家網信辦對自媒體“亮劍”行動就是強化執法的最有力展現,通過立法、執法有機結合,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