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文明生活,有你有我!近日,河南省文明辦釋出2021年河南省公益廣告獲獎作品,一個個生動的作品訴說着如今的中原兒女正執文明建設巨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濃墨重彩地描繪河南高品質跨越發展的絢麗圖景。大河網聯合河南文明網推出“在河南,文明不隻是說說而已”系列策劃,獻禮中國共産黨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
2021年河南省公益廣告音頻類二等獎作品《關愛環衛勞工》
大河網訊(政務記者 朱麗文)在光速運轉的城市中,總有一些人始終堅守,橘紅色的工作服在路燈的輝映下,閃爍着點點的光芒,在我們熟睡中,城市已經被打掃幹淨,他們用最樸實的行動,守護着城市的美好。
機械助力科技賦能 開啟環衛“新時代”
美由心生,身随心動。近年來,河南各地城市管理部門在工作中不懈地探索與努力,對車行道全面采用機械作業,對重要路段人行道采用人機配合的模式進行深度清洗,實作作業精細化,解放環衛勞工的雙手,極大地減輕了他們的體力勞動。

機械清掃,助力環衛精細化管理。張铮 劉豪供圖
在許昌市區的大街小巷,随處可見環衛勞工忙碌的身影。10月24日,許昌市環衛處清掃一隊路長薛學美在文峰路上忙碌着,她不斷重複着彎腰、起身的簡單動作,隻為守護城市的清潔。
從事環衛工作十幾年來,薛學美埋頭苦幹、任勞任怨,把髒和累留給自己,把幹淨和優美獻給他人,多次被評為“優秀路長”。
“做這份工作要有吃苦的心理準備,不管天熱天冷都不能松懈偷懶。我們的職責就是把路掃幹淨。”薛學美說。
許昌市民對城市道路幹淨整潔習以為常的背後,是各作業部門按照《許昌市城市道路清掃保潔品質要求和作業規範》,在單一保潔作業和機械清掃的基礎上,增加道路巡檢隊伍、路面清洗隊伍、沿街店鋪垃圾收集隊伍、“城市家具”清洗隊伍、應急作業隊伍等,實作分工精細化。
許昌市城管局環衛處主任周建生告訴記者,在作業過程中,他們推廣“一把掃帚”“日掃夜洗”“人機結合”等模式,消除保潔空白點,實作“從牆角到牆角”的無縫隙同步保潔。
“城市環境幹淨整潔,得益于我們有一套新的工作方法和高效的運作機制,最關鍵的是調動了人的積極性。”周建生說,他們制定了《許昌市環境衛生作業精細化管理辦法》,建立了跟蹤督察機制及考核獎懲機制,完善了環衛工作應急預案,形成了一套在管理上上下關聯、按制度管人,在工作上獎罰分明、責任到人的運作機制。
一碗愛心粥 溫暖一座城
在河南,提起愛心粥屋,很多人都不陌生。關愛環衛勞工,咱河南人從來不是說說而已,免費愛心粥屋的開辦,是最實在的行動,他們為環衛勞工送上愛心早餐,傳遞每日清晨的第一份溫暖。在河南數不清的免費愛心粥店中,大多都貼着醒目的告示:愛心粥不靠國家和政府投資,屬民辦、非營利,全免費,全素食,慈善公益性實體;志願者無報酬、全義務服務;愛心粥由志願者、社會團體和愛心人士捐助運作。
“我們要趁大家沒出門車少人少時把街上衛生打掃好,早飯很多時候都是湊合吃的,中午回家才能吃頓熱乎飯,看到愛心早餐的設立,大冷天我都覺得心裡暖。”10月20日早上7點半,剛剛結束工作在愛心早餐點就餐的董小芳笑着說道,她家住在洛陽市大口鎮區附近,每天淩晨五點多就已經到街上開始清掃工作了。
早上6時,愛心粥準時開始發放。白米粥,散發着香氣的白菜炖粉條和綻放着笑臉的人們,在旭日映照下顯得分外生動……這裡是75歲的方城人趙桂民,在南陽市社旗縣城創辦的第三家免費愛心粥店。從2013年開辦愛心粥店到現在,8年的無私付出,她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粥婆婆”。趙桂民租住在社旗縣城,一心撲在免費愛心粥店上。兒孫們受她影響,在方城縣城也開了一家免費愛心粥店,這是她最自豪的事。
除了固定的免費愛心粥屋,每年的臘八節,各地都會設愛心粥發放點,收獲的不僅是冬日裡的一絲暖意,還有市民們對參與更多志願服務活動的支援與期許。
溫暖不間斷,愛心行動一直在路上。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把培養人人獻愛心的活動連接配接到人人關心社會和諧、人人參與文明城市建立上來,營造一個人人争做志願服務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