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範熙壬祭孫中山文稿重見天日始末+裴高才《共和先驅範熙壬》披露

作者:裴高才文心飛翼
範熙壬祭孫中山文稿重見天日始末+裴高才《共和先驅範熙壬》披露

裴高才在《共和先驅範熙壬》作品研讨會上介紹創作過程

曾幾何時,筆者為撰述《共和先驅·範熙壬》一書,經王士毅教授引薦,在範熙壬長女範亞維教授與長子、台灣詩人範延中那裡,發現了範熙壬撰述的《祭前大總統孫中山先生文》與李大钊祭孫中山的一幅長長的挽聯,筆者為此在書中披露了一些鮮為人知的内情——

範熙壬祭孫中山文稿重見天日始末+裴高才《共和先驅範熙壬》披露

右起裴高才台北向資深詩人範延中贈書

範熙壬(1878-1938年)是從湖北黃陂走出辛亥革命志士、民初第一屆國會議員,袁世凱、曹锟公然踐踏法律後,範熙壬抵押自己的北京官邸作為川資,毅然組織議員南下投入孫中山的護法運動。1924年10月22日,馮玉祥發動了“北京政變”,宣布成立“國民革命軍”,當即将賄選總統曹锟囚禁于中南海延慶樓,繼而控制北京局勢。

範熙壬祭孫中山文稿重見天日始末+裴高才《共和先驅範熙壬》披露

王士毅(左)與範亞維在切磋裴高才著《範熙壬》

在召開軍政會議的25日,馮玉祥發出通電,邀請孫中山北上,共商國事,并提出召開由各實力派參加的國民會議,産生正式政府。此時的範熙壬非常興奮,經他與李大钊等人士的積極奔走呼号,終于促成奉系張作霖、皖系段祺瑞與孫中山形成“反直三角同盟”。

範熙壬祭孫中山文稿重見天日始末+裴高才《共和先驅範熙壬》披露

裴高才主創《共和先驅範熙任》二部曲,長江出版社、弘文書局

曹锟的倒台,也讓範熙壬等拒賄國會議員看到了一絲法統重光的希望,但他們又不願與曾經充當曹锟禦用工具的賄選議員為伍。于是範熙壬與居住天津的40餘名拒賄議員,響應上海的拒賄議員褚輔成、田桐等30餘人的倡議,于11月10日在津設立“反對賄選議員辦事處”,并電邀在滬拒賄議員北上。

範熙壬祭孫中山文稿重見天日始末+裴高才《共和先驅範熙壬》披露

範熙壬(前右一)全家福

此時的段祺瑞與張作霖也故作姿态,于11月1日電請孫中山北上主持大計。當時正值國共第一次合作,因李大钊與範熙壬等人士力舉孫中山北上,孫遂于4日接受邀請,10日發表了《時局宣言》(即《北上宣言》)。

為歡迎孫中山北上,國會非常會議推舉範熙壬為主席,參與系列活動。

此時的孫中山,不顧海風凜冽,日夜兼程,于12月4日抵達天津,抱病接見各界人士。範熙壬等代表國會在天津歡迎中山先生時,拟“于歡迎之便詳達組織非常會議之意”,争取孫中山的支援。但因孫中山身體的原因,“未能切實接洽”,故請範熙壬、彭養光、王用賓、張繼等議員留津,“就近與中山協商”。這時,李大钊與範熙壬等緻力于籌備召開國民大會。報界在刊發孫中山與範熙壬等各界名流在天津張園的大幅照片時稱,這象征着國(國民黨)、共(共産黨)、群(議員)三方的真誠合作。

範熙壬祭孫中山文稿重見天日始末+裴高才《共和先驅範熙壬》披露

範熙壬(前排左三)會同國會議員與各界人士趕到天津歡迎孫中山(前左四)北上

12月31日,孫中山抵京,其後便沉疴不起。1925年1月26日下午,他病情加重,不得不住進協和醫院治療。經專家會診,決定于晚9點動手術。打開腹腔後,方知已到肝癌晚期。由于孫中山不能正常工作,範熙壬與李大钊一直四處奔波,日夜起草檔案。在李大钊的主持下,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終于在京隆重開幕。孫中山聽到這一消息,精神為之一振,他激動地對宋慶齡說:“我真感謝守常(即李大钊)呵!這标志着群眾已唾棄了善後會議,開始了自行召集國民會議,以奠國基的鬥争。”

3月12日,彌留之際的孫中山,雖然早上醒來,但已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然而,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仍然斷斷續續地發出内心的呐喊:“和平,……奮鬥,……救中國”。9點30分,孫中山溘然長逝。

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立即組成治喪處,由李大钊擔任秘書股中文主稿。他們根據先生“我一生仰慕列甯,我希望死後能像列甯一樣的殡殓”的遺願,在當天将遺體送協和醫院做防腐手術,并通電全國黨員戴黑紗,停止娛樂宴會7日。頓時,海内外的華人紛紛集會,悼念這位世紀偉人。

範熙壬祭孫中山文稿重見天日始末+裴高才《共和先驅範熙壬》披露

李大钊肖像

3月14日,範熙壬主持召開國會非常會議特别會議,決定為孫中山舉行國葬,下半旗緻哀,并要求财政部撥出治喪費10萬元。在3月26日的公祭大會上,李大钊懷着悲痛的心情參與組織了追悼會,并送了一幅長長的挽聯:

廣東是現代思潮彙注之區,自明季迄于今茲,漢種孑遺,外邦通市,乃至太平崛起,類皆孕育萌興于斯鄉;先生挺生其間,砥柱于革命中流,啟後承先,滌新淘舊,揚民族大義,決将再造乾坤;四十餘年,殚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喚起自由獨立之精神,要為人間留正氣。

中華為世界列強競争所在,由泰西以至日本,政治掠取,經濟侵淩,甚至共管陰謀,争思奴隸牛馬爾家國;吾黨适丁此會,喪失我建國山鬥,雲凄海咽,地黯天愁,問繼起何人,毅然重整旗鼓;億兆有衆,惟工與農,須本三民五權,群策群力,遵依犧牲奮鬥諸遺訓,成厥大業慰英靈。

範熙壬祭孫中山文稿重見天日始末+裴高才《共和先驅範熙壬》披露

範熙壬起草的祭孫中山文

這一天,當年一起留日的範熙壬、範熙申、範熙績昆仲3人分别代表國會、海軍、陸軍一同出席公祭儀式,範熙壬還以悲痛萬分的心情代表國會議員起草祭文《祭前大總統孫中山先生文》。祭文這樣寫道:

維中華民國十四年三月二十六日,國會非常會議議員孫光庭等279人,謹薦酒醴庶羞,昭告于前大總統孫中山先生之靈。辭曰:

昆侖東趨,脈維三分,南極大庾,赤縣畇畇。瀛海外環,苞奇孕秀,挺生我公。邦家重構。……會創興中,館辟大同,神州輿誦,靡然響風。……辛亥仲秋,武昌建國,雲集響應,民怒盡赫。公曰歸哉,時不再來,定都金陵,寶曆遂開。功成弗居,法堯禅舜,中國一人,抵華盛頓。……

範熙壬祭孫中山文稿重見天日始末+裴高才《共和先驅範熙壬》披露

範回中(左)裴高才(右)向湖北省博物館長方勤贈範熙壬手稿與《範熙壬傳》

經裴高才斡旋,範熙壬子孫範回中、範雷于前往台灣,在範延中先生那裡将範熙壬代表國會議員起草祭文《祭前大總統孫中山先生文》一批手稿與善本帶回湖北,捐贈給湖北省博物館、圖書館與檔案館。海内外專家與辛亥革命後裔齊聚黃陂長樂園參加範熙壬銅像揭幕及《共和先驅範熙壬》作品研讨會。

範熙壬祭孫中山文稿重見天日始末+裴高才《共和先驅範熙壬》披露

海内外嘉賓齊聚黃陂長樂園參加範熙壬銅像揭幕及《範熙壬》研讨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