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是一個紛繁複雜的地方。要想在圈裡站得穩,實力、性格、情商、人脈、運氣都非常重要。今天,我們談的是一位紅極一時但因種種原因退下舞台,晚景凄涼的女歌後。
她的名字叫金炜玲。

1957年11月,金炜玲出生在上海一個音樂之家。父親是文工團的長号獨奏者。
家庭熏陶又天賦異禀,金炜玲唱起歌來如同天籁一般動聽。
十幾歲時,她就開始參加各種歌唱比賽。
1987年,20歲的金炜玲參加上海通俗歌曲大賽,實力碾壓各路好手,獲得第一名。
同年,南斯拉夫國際音樂節中國賽區比賽拉開帷幕。金炜玲報名參加,一路過關斬将奪得冠軍,亞軍和季軍分别是韋唯、毛阿敏。
金炜玲唱過許多歌曲,《情愛火花》《玻璃窗的愛》《快樂時光》《季候風》《愛上寂寞》《末日》等都美妙動聽。音樂專輯《愛情OK膠》,一經推出,銷量高達80萬多萬,這是一個令人咋舌的成績。
最火的時候,每天打開電視幾乎都能看到她的表演。
由于太紅了,金炜玲出門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還戴着大墨鏡,可是仍然被歌迷認出,攔住要簽名。
前面提到,金炜玲參加南斯拉夫國際音樂節中國賽區比賽奪得冠軍,按照賽制獲得了前往南斯拉夫參加總決賽的資格。
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她最終失去了這次機會。代替她的是谷建芬徒弟毛阿敏。
命運的不公,讓金炜玲對身處的舞台産生了深深的抗拒,她不再眷戀那裡,推掉了歌舞團的聘請和商演邀約,離開了上海這個傷心之地。
之後,金炜玲在江浙、東北各地走穴。在那個年代,走穴的歌手都很賺錢,何況金炜玲名氣大,歌藝精,更是賺得盆滿缽滿。
金炜玲到蘇州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南京音樂學院學聲樂的男子。金炜玲比他大15歲,兩人不顧年齡的差距結為夫妻,然後前往東南亞豪門夜總會駐唱。
不過,夜總會是個是非之地,免不了客人騷擾、同僚妒忌,夫妻兩人最終回到蘇州,投資經營一個名叫“頂點俱樂部”的茶樓。
一開始生意還不錯,但是她和丈夫都是音樂人,缺乏經營能力,很快生意變得蕭條起來,不斷出現虧損。
她和老公的感情也發生了變化,經常争争吵吵,最終以一紙離婚書分道揚镳。
性格剛烈的金炜玲,将房産留給了丈夫,自己帶着女兒,一身疲憊回到上海。
但是回到上海,弟弟覺得她是來争家産的,經常對她拳打腳踢,下手非常重。她被弟弟打成了腦震蕩,一度出現耳鳴,聽不見任何聲音。不知不覺間,金炜玲患上了抑郁症,想跳樓輕生。11歲的女兒發現後将她拉住。
金炜玲冷靜下來,覺得不能丢下女兒不管,于是選擇積極治療抑郁症。
那時她已經積蓄一空,為了生活,金炜玲放下面子去給别人家當臨時工。
每天騎半個小時自行車到雇主家,從早上8點開始幹到中午12點,用習慣拿麥克風的手買菜、做飯、洗衣、拖地……辛辛苦苦每小時賺15塊錢。
當臨時工雖然清貧,但金炜玲在這種簡單的日子裡厘清了情緒,歌唱的夢想也逐漸複燃。
前幾年,金炜玲看電視,裡面一位70歲的歌手在奧運會上放聲高唱,她終于鼓足了勇氣邁出第一步,開始參加歌唱節目,重返觀衆的視線。雖然經曆了人世的滄桑和時光的揉搓,但她的歌聲照樣美妙動聽。
在朋友的幫助下金炜玲還出了一張名為《找回人生》的專輯,在其中一首歌裡她唱到:
“過去讓它過去,我不再迷失這裡。我再不要彷徨癡迷,我再不要黯然無依,我找到失落的過去……”
從輝煌到困局,再到涅槃重生,這個過程漫長而艱難,所幸的是金炜玲沒有倒下。美妙歌聲的背後,我們能聽到她的勇敢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