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命的力量:來自于極緻的甯靜,靜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

作者:道法自然Qz

“靜”能生智,“靜”不僅僅是一種智慧,“靜”還是産生智慧的土壤,這正是所謂的“靜生百慧。”

《昭德新編》說:“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一個人在遇到緊急情況,做重大決定的時候,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請讓我一個人靜一靜。”

可見,“靜”能避免沖動,做出錯誤決定,是産生智慧的最佳狀态。

生命的力量:來自于極緻的甯靜,靜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

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 《道德經•第四十五章》

俗話說,心靜自然涼,這裡的“靜”就是安靜的意思,“涼”是心安靜下來的一種清涼,甯靜的感覺,我們在心煩意亂,無比燥熱的時候是不可能産生智慧的,是以越是緊要關頭,我們越要讓自己安靜下來,安靜能産生智慧,智慧就是力量,戰勝困境的力量。

“沖動是魔鬼,”我們生活中因為一時的沖動,付出慘痛代價的事例太多太多,事後無一不懊悔的,可是天下沒有賣後悔藥的,在情緒亢奮,心浮氣躁的時候,能讓自己安靜下來,靜心思考,事情的發展方向一定會截然不同。

生活中,能讓自己靜下心來,你就赢了

生命的力量:來自于極緻的甯靜,靜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

靜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力量

《莊子•達生》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西周時期,有一個叫紀消子的養雞人,他養的雞是專門用來鬥雞的,這雞,隻要是他所養,打遍天下無敵手。

一天,周宣王重金禮聘他出任王室的鬥雞教育訓練基地負責人,紀消子自然是全心全意地為周宣王培養鬥雞。

十天後周宣王來視察工作:“紀先生,這雞是否已經馴養妥當?”紀消子老實地回答說:“這些雞虛浮驕矜,自恃意氣”,現在還不能用。

周宣王失望而歸。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心癢癢想鬥雞,又跑來問紀消子:“先生,現在雞可馴養妥當?”紀消子回答還是老樣子:“還不行,這些雞一看見影子就跳,一聽見響聲就叫。”周宣王隻得作罷。

生命的力量:來自于極緻的甯靜,靜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

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又來問,紀消子的回答還是不能讓周宣王滿意:“不行,這些雞還是那麼顧看迅疾,意氣強勝。”周宣王隻得怏怏離去。

又一個十天過去了,周宣王已經對紀消子不抱希望了,但還是心存僥幸的問:“先生,鬥雞可以用了嗎?”紀消子回答說:“差不多了,别的雞即使打鳴,它也不會有什麼變化了,看上去像木雞一樣,它的德行真可說是完備了,别的雞見它掉頭就跑。”

果然,周宣王用它橫掃鬥雞場無敵手,這也就是所謂的“呆若木雞。”

“呆若木雞”告訴我們,“靜”可以做到無人可敵。”

生命的力量:來自于極緻的甯靜,靜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大學》

這句話出自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的《大學》•意思是:

“知道應該達到的境界才能夠使自己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獲。”

在安靜中意念思慮清澈不染,可以看出心性的真正本源;在閑暇中氣度舒暢悠閑中,可以發覺心中真正的玄機;在淡泊性情中,可以體會心中真正的趣味。省察内心以覺悟天地間的至理,沒有比這三種方法更好的了。

當一個人安靜下來後,心中的想法就會被過濾得澄澈,當一個人在休閑中覓得從容,自會悟透心之真機。這就是讓心靈沉靜的好處。

生命的本身是甯靜的,隻有内心不為外物所惑,不為環境所擾,才能做到像陶淵明那樣身在鬧市而無車馬之喧,正所謂“心遠地自偏”。

生命的力量:來自于極緻的甯靜,靜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

靜下來的心是美得,看到的一切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萬物靜觀皆自得,人間最美是清歡

“靜”觀萬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樂趣,人們對一年四季中美妙風光的興緻都是一樣的。道理通着天地之間一切有形無形的事物,思想無時不滲透在風雲變幻之中。

靜觀萬物,花花草草,魚、蟲、蝦、鳥都可以得到自然的樂趣。

乳色鮮白的好茶伴着新鮮如翡翠般的春蔬,這野餐的味道着實不錯。而人間真正有滋味的還是靜下來的歡愉。

心很平靜的時候,你的意識比較細膩的時候,植物動物完全能夠感受到你的愛,跟你能量能夠連接配接,是以為什麼說萬物是一體的。

生命的力量:來自于極緻的甯靜,靜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

我們在日常忙碌的生活中,一定要時常給自己一個“靜”下來的機會。

因為隻有靜下來,不急躁,我們才能安靜的去思考,才能産生智慧,産生智慧才能經營好我們的人生,立于不敗。

能夠經常讓自己靜下來人的,生活一定能夠迎來美麗的廣闊空間。

2021.10.28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