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20人類月球日——回顧中國“浪漫”的探月之旅

作者:新途徑線上
7.20人類月球日——回顧中國“浪漫”的探月之旅

7.20人類月球日——

回顧中國“浪漫”的探月之旅

“人類月球日”是每年的7月20日,為了紀念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登月成功。(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回顧中國探月曆程,逐夢九天,探索永不止步!

探月工程立項

7.20人類月球日——回顧中國“浪漫”的探月之旅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并命名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2006年2月,國務院頒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明确将“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列入國家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

嫦娥一号

7.20人類月球日——回顧中國“浪漫”的探月之旅

嫦娥一号是中國探月計劃中的第一顆繞月人造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完成使命,撞擊月球表面預定地點。

嫦娥一号衛星首次繞月探測的成功,樹立了中國航天的第三個裡程碑,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

嫦娥二号

7.20人類月球日——回顧中國“浪漫”的探月之旅

嫦娥二号,是中國探月計劃中的第二顆繞月人造衛星,也是中國探月工程二期的技術先導星,原為嫦娥一号的備份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

嫦娥二号任務的圓滿成功,标志着中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突破并掌握了一大批新的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為後續實施探月二期工程的“落”和“回”以及下一步開展火星等深空探測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中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程序又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嫦娥三号

7.20人類月球日——回顧中國“浪漫”的探月之旅

嫦娥三号,是中國探月工程二期發射的月球探測器,由着陸器和巡視器(“玉兔号”月球車)組成。

嫦娥三号首次實作了中國地外天體軟着陸和巡視探測,是中國航天領域技術最複雜、實施難度最大的空間活動之一。

月球車“玉兔”

7.20人類月球日——回顧中國“浪漫”的探月之旅

玉兔号是中國首輛月球車,和着陸器共同組成嫦娥三号探測器。玉兔号月球車設計品質140千克,能源為太陽能,能夠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強輻射、零下180攝氏度到零上150攝氏度極限溫度等極端環境。

玉兔号是中國在月球上留下的第一個足迹,意義深遠。它一共在月球上工作了972天。

中繼星“鵲橋”

7.20人類月球日——回顧中國“浪漫”的探月之旅

“鵲橋”是嫦娥四号月球探測器的中繼衛星,是中國首顆、也是世界首顆地球軌道外專用中繼通信衛星,于2018年5月21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四号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作為地月通訊和資料中轉站,“鵲橋”可以實時的把在月面背面着陸的嫦娥四号探測器發出的科學資料第一時間傳回地球,具有重大的科學與工程意義,也是人類探索宇宙的又一有力嘗試。

嫦娥四号

7.20人類月球日——回顧中國“浪漫”的探月之旅

嫦娥四号,是中國探月工程二期發射的月球探測器,也是人類第一個着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實作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着陸和巡視勘察,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嫦娥五号

7.20人類月球日——回顧中國“浪漫”的探月之旅

嫦娥五号,由國家航天局組織實施研制,是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傳回的月球探測器,為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

嫦娥五号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務,也是中國航天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截至2020年12月),實作了中國首次月球無人采樣傳回,助力月球成因和演化曆史等科學研究。

逐夢九天,探索永不止步

7.20人類月球日——回顧中國“浪漫”的探月之旅

圖檔來源:央視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