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前三季度旅客運輸量有序上升 民航業敲開更多機會之門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為經濟社會的“晴雨表”,民航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十分明顯。

交通運輸部資料顯示,今年國慶假日期間(10月1日至7日),全國國内旅遊出遊5.15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減少1.5%,按可比口徑恢複至疫前同期的70.1%。實作國内旅遊收入3890.61億元,同比減少4.7%,恢複至疫前同期的59.9%。

其中,民航業的表現可謂是比較亮眼,成為了運送客流出行的主力之一。

中國民航局提供的資料顯示,今年國慶假期,全國民航運作總體安全平穩,10月1日至7日,全民航運輸旅客近930萬人次,航班正常率超過93%。廣州、深圳、成都、北京、重慶、上海等地旅客出行較多,成都、重慶、廣州、深圳、西安等地為熱門到達地。

“去年國外不少航空公司都停業甚至破産,全球民航業一度陷入低谷。”威爾森分析師徐宏分析說,中國民航業有望繼續加速複蘇和發展。

近日,民航局航空安全辦公室副主任李勇透露,前三季度,民航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貨郵運輸量分别為669.3億噸公裡、3.53億人次、545.6萬噸,同比分别增長22.0%、25.8%和14.3%,分别恢複到2019年同期的69.3%、71.0%和100.1%。

“旅客運輸量之是以能夠恢複到疫情前同期四分之三的水準,一方面是民航業逐漸找到了後疫情時代運作的節奏。”徐宏對記者說,“此外,各大航空公司在近一年多的時間裡,進行了發展和布局的調整,這樣的舉動也進一步提升了整體複蘇的速度。”

近日,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以下簡稱“東航”)海南分公司揭牌成立,标志着作為民航國家隊、主力軍的東航正式開啟全方位服務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新篇章。

揭牌儀式上,東航進一步貫徹落實2020年6月13日與海南省政府簽署的《戰略合作架構協定》,與三亞市人民政府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定,與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簽署企業入園協定。

“根據協定,新成立的東航海南分公司總部将設在三亞,并進駐崖州灣科技城,攜手海南有關各方,瞄準高水準起步、高品質發展,全力打造成為海南主基地航空公司,為海南自貿港搭建起連通全球的‘空中絲綢之路’。”東航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徐宏看來,海南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對标世界最高水準的開放形态。而民航業具有天然的“國際化”屬性,“高效性、便捷性、安全性、國際通達性”等優勢将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記者了解到,東航是最早進入海南的航空公司之一,于1998年成立了東航海口營業部,2011年又成立三亞營業部,目前,東航營運着750架客貨運飛機組成的現代化機隊,2019年的旅客運輸量1.31億人次。

“随着海南分公司的成立,東航新時代的市場版圖向南延伸,将把海南航網更有力地融入整個東航連接配接全球170個國家和地區、1036個目的地的航線網絡布局之中,提升海南地區航空客貨運輸的全球通達性,有力推動自貿港相關産業高速發展。”東航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按照規劃,東航計劃在海南整體投放飛機50架左右,全方位拓展海南至全國、全球航線網絡,服務建構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以下簡稱“國航”)同樣加速在航空網絡等基礎領域的建設腳步。9月30日,長春市政府與國航在長春龍嘉國際機場舉行國航長春-法蘭克福開航儀式,當日中午12:50,首航航班從長春龍嘉國際機場啟程前往法蘭克福。

中航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王明遠介紹,長春-法蘭克福航線是長春開通的首條定期遠端國際航線,航班号為CA779/80,每周一班,周四從長春出發,執飛機型為A330-300。該航線的開通将為東北地區國際客運航線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同時滿足這一地區不斷增長的航空市場需求。

在王明遠看來,近年來,國航與旗下子公司一道,不斷加大在長春市場的運力投入,長春已成為國航在東北地區發展的重要節點。該航線的開通是國航推動吉林航空市場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舉措,将為吉林與德國之間搭建起便捷的空中橋梁,促進吉林高水準對外開放,更好發揮“一帶一路”視窗的重要作用。

徐宏持同樣的意見:“吉林省地處東北地區的中心,擁有汽車工業、糧食農業、能源化工等一批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産業,以及豐富的旅遊資源,其省會長春是著名的‘汽車城’‘電影城’,國家‘一帶一路’向北開放的重要視窗。而法蘭克福是德國乃至歐洲重要的工商業、金融、會展和交通中心。”

徐宏指出,長春-法蘭克福直飛航線的開通不僅順應了市場需求,也為東北地區與歐洲之間的交流合作架起空中橋梁。

王明遠表示,未來,國航将充分發揮民航業在“雙循環”格局中的重要支撐作用,為我國對外開放和國際交往搭建更為高效暢通的空中通道。同時依托航空運輸主業,繼續支援長春區域樞紐建設,不斷夯實在東北地區的戰略布局,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為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實作新突破貢獻力量。

事實上,除了“織密”航空線路外,民航業也在服務端進行了多項提升。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以下簡稱“大興機場”)為例,自成立以來,圍繞“一張臉走遍機場”的目标,依托“5G+人臉識别技術”,在大興機場實作了自助值機無紙化和票台的去人工化,完成從購票、值機、登機口等各個出行服務環節的一張臉認證,降低保障成本,提升旅客出行感受。

與此同時,在大興機場内,多個航司設定了專屬服務櫃台,面向3大類旅客16個群體,尤其是解決老年人在内的特殊旅客最後一公裡在候機樓出行時、多點區域服務和運用智能技術的困難。

記者了解到,該類櫃台會提供包括老年旅客在内的特殊旅客的健康碼登記、服務咨詢、指引、陪伴等便利化服務和幫助。并在愛心櫃台旁設定老年旅客休息等候區域,從業人員協助辦理乘機手續的同時,供老年旅客休息等候,提升老年旅客出行體驗。

面對已經到來的第四季度,李勇表示,針對換季和冬季運作特點,加強換季安全教育訓練,完善冬季運作保障方案,做好航季過渡期間各項安全工作。

“此外,民航局将繼續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和運輸保障相關要求,積極配合建構國際國内雙循環的發展格局。”李勇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真齊 來源:中國青年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