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種花村,如何實作“美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作者:道地農旅
看種花村,如何實作“美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這是一座緊鄰黃河的“江南水鄉”,這裡有小橋流水,古樹參差,青磚綠瓦掩映在姹紫嫣紅之中。村民臨黃河而居,家家院落綠樹成蔭、花枝搖曳。她就是顧家善村,一座以花為媒,實作“美麗經濟”的西北鄉村。

今天,道地農旅·道地君就帶你走進顧家善村一覽她的芳華!

看種花村,如何實作“美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一、顧家善村概況

顧家善村,位于甘肅白銀水川鎮中西部黃河之濱,距白銀市區26公裡處,東、西、北三面毗鄰水川鎮大川渡村,南與榆中縣青城鎮隔河相望。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943人,現有耕地面積1514畝。

顧家善先民500多年前從江蘇遷移而來,這裡的村民有着愛花、養花的傳統,家家戶戶、房前屋後、牆裡牆外,目之所及、繁花錦簇。

像很多偏遠農村一樣,顧家善村短短幾年前還是一個“走爛泥路”的村子,村民大多靠種植大棚蔬菜和外出打工為生,村子裡冷冷清清。

得益于美麗鄉村建設的催化和提升,顧家善村通過始終把産業發展擺在突出位置,突出旅遊、花卉兩大主導産業,以鄉情為本、以鄉韻為骨、以鄉愁為魂,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發展“生命線”,“美麗經濟”打造不斷更新。

看種花村,如何實作“美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二、顧家善村與花的故事

1 政府牽頭,建設鄉村風貌

花村·顧家善 2017年,白銀區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堅持規劃先行,注重村情、尊重民意,立足田園風貌,啟動實施了花村·顧家善改造工程,整合資金1200萬元,打造了花村·顧家善“123456”特色景觀,即“一條街道,兩條巷道,三個廣場,四個花園,五個主題園,六戶農家院”。吸引了大批白銀市、省城蘭州及周邊地區遊客前來參觀。

花園式庭院 在此基礎上,顧家善村憑借得天獨厚的地域環境和自然風光,從休閑養生、鄉村旅遊中挖掘發展潛力,通過強化生态建設、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工作,切實打造“春有草、夏有花、秋有果、冬有綠”的花園式農村庭院。吸引更多遊客觀賞鄉村自然景觀,體驗田園休閑生活,領略鄉村民俗風情。

看種花村,如何實作“美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2 村委帶動,壯大花卉産業

走出去 成立了村集體花卉合作社,積極推廣“公司+合作社+農戶”種植模式,規劃流轉土地300—500畝,以農民土地入股、訂單式種植、電商平台銷售、遊客現場購買等方式,實作農村經濟和環境建設“齊步走”。

引進來 積極搭建對接平台,引進花卉新品種,并持續選派種植能手去甯夏、臨洮、天水等花卉基地參加學習交流。全村現有150多戶散戶種植花卉,花卉品種達300餘種。

看種花村,如何實作“美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3 築巢引鳳,實作産業興旺

火熱的鄉村旅遊,讓不少出去的年輕人選擇了回鄉,他們帶着新觀念、新思路,借助鄉愁鄉韻,做起了“美麗”文章。

招商引資 依托黃河水資源和百年老梨樹,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花村”,本村返鄉青年創立花村錦繡旅遊有限公司,引進三潤園有限公司,建成三潤園農家樂,輻射帶動農家樂12戶。與甘肅恒裕合作,建成顧家善1982文化驿站。還有“留園民宿”、“曾家大院”等特色民宿如雨後春筍般紮根發芽,

展銷農特 村子建有農産品展銷中心,銷售農家醋、幹面、薄皮核桃等特色農産品,提高傳統農業的附加值;并打造獨具特色的村級“隴原巧手館”,銷售刺繡、荷包、剪紙、草編等巧手産品56件。

品牌建設 村集體購置旅遊觀光車6台,設計花村·顧家善賞花休閑經典旅遊觀光線路;每年在各類鮮花盛開時還會舉辦“花主題節事活動,持續引爆,塑造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

文化助力 顧家善村注重挖掘村子的文化、特色。在農家樂、漁家樂、各種采摘遊、節慶遊的基礎上,加入鄉土文化的學習、體驗;着力打造的五福園、溝沿文化巷、鄉村記憶——農耕文化園、隴原巧手館都有濃濃的鄉村主題文化;突出了以鄉村田園景觀和村落印象為核心的旅遊吸引力。

賣文化、賣風景、賣農特、賣美食,帶動周邊旅遊産業紅紅火火。今年截至目前,顧家善存旅遊人數達50萬,實作旅遊收入300萬,人均增收3300元。

看種花村,如何實作“美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4 抱團取暖,發展全域旅遊

下一步,村子打算修建遊泳館、黃河岸牡丹園等休閑娛樂場所,與白銀市白銀區其他五個特色旅遊鄉村,合力打造白銀區鄉村旅遊六朵“金花”,通過發揮白銀區自身獨特的曆史人文和自然資源優勢,打造系列旅遊産品與旅遊路線,業态融合互補,大力發展以“六朵金花”鄉村旅遊為代表的全域旅遊。

看種花村,如何實作“美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三、道地之見

看完了顧家善村通過突出旅遊、花卉兩大産業,挖掘顧家善村的文化特色,打造以鄉村田園景觀和村落印象為核心的旅遊吸引力,切實通過美麗鄉村建設,發展“美麗經濟”的例子,道地農旅·道地君從中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與啟示:

1 産業選擇

從大棚蔬菜到大棚花卉,顧家善村根據本村家家戶戶愛種花,塑造“種花村”形象,對本村現有産業進行了改造更新。如果你的村子也在尋找适宜自己的主導産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政府鼓勵産業 可通過研讀地方政府政策檔案,或從政府重要上司的講話、考察調研中擷取産業選擇的資訊。政府決策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與科學性,還能幫助我們擷取資金、資源、人才等方面的幫助。

地方特色産業 如果項目所在地沒有合适且特色優質的産業,可調研周邊村/鎮是否有特色優質産業,通過對比自身資源禀賦,有選擇性的進行産業引入。

現有産業更新 調研本村/鎮現有的産業基礎與村民生活習性,挖掘是否存在可更新,産業帶動性強的優勢産業。

可整合的産業 可考慮政府牽頭、村委、鄉賢、企業操盤手自身或者其他村子能整合的資源和産業,植入與當地符合自身需求的産業。

2 品牌塑造

顧家善村從鄉村花園式庭院的硬體環境到大力發展花産業,通過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塑造了名副其實的“種花村”品牌形象,從顔值到内涵的打造,以“小江南”在西北鄉村中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發展道路。那麼我們的鄉村一個如何進行差異化品牌建設呢?

品牌定位 首先,我們可以從産業情況、資源禀賦、鄉土風情、特色文化等出發,與周邊進行比較,發現自己的獨特點,确定本村的品牌定位。

打造IP 通過挖掘品牌背後的内涵,結合鄉村生産、生活内容與場景,在硬體如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建設,軟體如鄉村文化中植入能代表品牌價值的IP符号,建設鄉村品牌氛圍,形成鄉村品牌風貌;同時通過持續性的舉辦參與性強、主題突出的IP主題節事活動,豐富消費者的品牌體驗感。

品牌變現 圍繞主導産業,不斷研發相關的農特、文創産品,并且以統一的品牌形象與品牌價值、品牌故事進行包裝宣傳,提升産品的附加值,同時強化鄉村的品牌建設,實作品牌變現。

【道地農旅】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而設立,以深耕農旅、振興鄉村為使命,以創新農業與農村發展模式為抓手,是中國農旅産業創新發展的上司品牌,創意經濟設計第一品牌。緻力建構田園綜合體、農業産業特色小鎮、共享農莊、現代農業産業園、康養綜合體及鄉村振興産業。為企業家和參與者搭建共建、共享、共赢行業生态平台。

歡迎更多的朋友能一起參與共同推動鄉村行業生态的發展和完善,一起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可持續實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