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楊網記者李萍、郭雪偉、唐媛媛 實習記者李雨浪
在新疆,提起“百花村”,你能想到什麼?是艱苦卓絕的屯墾歲月、是全國各地的特色美食、是股票、是能源、是房地産……也許,每個年代的人都有關于“百花村”的記憶符号。“百花村”作為新疆和兵團餐飲業老字号,自1959年開業以來就以其五湖四海的餐飲風格獨樹一幟,成為新疆烏魯木齊的地标。

1959年4月20日,“國營百花村聯合食堂”開業,當天,共有86位自治區黨、政、軍上司人前來祝賀,并簽名留念。
近日,記者走進已經62歲的“百花村”一探究竟,它像一位從容睿智的老者,一邊守舊,一邊創新。
一段曆史:創業之初 八方名廚成就美食
百花村餐廳文化牆。
青磚灰瓦的四合院、複古的紅燈籠、各個餐飲檔口香氣四溢,麻醬涼面、新疆燒烤、成都火鍋、陝西油潑扯面、天津大包子、網紅奶茶店、潮流冰淇淋……各色美食撲面而來。
走進如今的“百花村”(新疆百花村股份有限公司),給人一種包羅萬象的感覺。
百花村餐飲廣場,消費者絡繹不絕。
時間倒回至上世紀50年代末,當時正是兵團事業初創和大發展時期。來自全國各地的大中專畢業生、城鄉青年彙聚新疆。
由于新疆飲食具有鮮明、濃郁的地域特色,很多内地來疆的人想念家鄉的味道。1958年,兵團司令員陶峙嶽、兵團第二政委張仲瀚決定在烏魯木齊市繁華地段建設一個彙集全國口味的大型餐飲機構,并陸續從内地招募廚師。1959年,國營百花村聯合食堂正式開業。
百花村餐飲廣場文化牆上,至今保留着開業圖檔。
對不少“百花村”二代廚師來說,自己是從小吃着“百花村”的飯長大的。在他們的印象中,當時的“百花村”,是個四合院大食堂,全國八大菜系,這裡都有人會做。
據了解,“百花村”的名字中“百花”意為“百花齊放,百家争鳴”,同時“百花”這個名字也能讓食客聯想到美麗的花朵和芬芳的花香。而“村”字也有兩層含義,一是當時“百花村”餐廳的内結構多為小檔位組合,覆寫很多省市的名吃,如同一個個村落;二來,大多數兵團戰士來自農村,由此紀念。從此,“百花村”之名正式誕生。
六十多年來,“百花村”也在不斷地變,先後經曆了創業初期、艱難時期、再建家園時期,直至1996年6月2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交易大螢幕上出現了一支簡稱“百花村”的股票。該股的亮相,标志着兵團第一家、 新疆第三家上市企業新疆百花村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上市。
從昔日的食堂,逐漸發展成為今天集能源、煤化工、房地産、高新産業、餐飲、資訊産業為一體的集團公司,多元化經營為“百花村”增添靓麗色彩。
百花村餐飲廣場,牛大骨檔口。
香氣四溢的百花村牛大骨。
一種傳承:麻醬涼面 幾代人的溫暖記憶
老字号菜肴裡有獨家的秘方,有曆史的記憶,也有兒時的味道。對“百花村”而言,與其共同成長的百花村麻醬涼面則是這裡的“元老”。
打料、配料、準備涼面……這是“百花村”麻醬涼面師傅戚銳每天的工作日常。作為食材與美味間的擺渡人,今年58歲的戚銳與麻醬涼面這張招牌已打了幾十年交道。
作為“百花村”熱銷單品,麻醬涼面的制作也有自己獨到的制作技藝。将面條入沸水中煮熟,撈出放案闆上待放涼,灑熟菜籽油少許抖散,涼待冷卻且互不粘連為止。麻醬涼面的靈魂在于芝麻醬,加上調制品,搭配清香的黃瓜絲,一份麻醬涼面便制作完成。
廚師調制百花村麻醬涼面。
經過這樣處理的麻醬涼面,面條爽滑有嚼勁。芝麻醬薄厚恰到好處,每根面都能紮紮實實的嘗到芝麻的香氣,而其他調制品又剛好中和了芝麻醬的膩,吃起來十分開胃。
“從16歲進入‘百花村’到現在,我已經在這裡工作了43年,最忙碌的時候麻醬涼面1天要消耗掉45袋(25公斤/袋)左右的面粉,記得那時候三毛五一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戚銳說。
實際上,“百花村”麻醬涼面的背後,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剛開業的那年,這裡生意火爆,廚師特别忙,沒時間吃飯是常事。”戚銳說,有一回吃飯,由于過了飯點面都放涼了,大家就想湊合着拌一拌再吃。
已擁有六十多年生命力的百花村涼面。
說來也巧,剛好那天一起吃飯的廚師有來自武漢的、山西的、四川的、新疆的。在放調料時,武漢師傅在面裡放了芝麻醬,四川師傅放了辣椒,山西師傅放了點醋,新疆師傅又放了點大蒜。大家品嘗了一下,感覺還挺好吃,大家就想,這樣賣賣看吧。投放市場後,沒想到很受歡迎,“麻醬涼面”就這樣闖出了名聲。
從1959年到如今,“百花村”麻醬涼面已走過一甲子有餘的時光,但制作涼面的廚師們并沒有僅僅依靠麻醬涼面而闖市場,而是走上不斷研發的道路。今天的“百花村”麻醬涼面,先後研發出怪味涼面、百花村高旦面、百花村涼粉等新産品,同樣受消費者喜愛。
百花村涼面開發出新産品。
一份初衷:多元發展 全力打造美食盛宴
年輕人喜愛的奶茶、炸雞、來自四川成都的鹵味、老陝人家面館、雲南過橋米線……如今,走進位于“百花村”的二樓餐飲廣場,除了不少新疆美食以外,來自全國的餐飲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市民視野,迎合着不同消費者的喜好。
在老字号普遍面臨發展困境的今天,現在的“百花村”在保持原有傳統美食的同時,變得愈發“年輕化”、“多元化”,特色文化牆、高顔值的店面裝修風格、多種多樣的美食總能在第一時間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張仲瀚題字的金字招牌、獨具特色的格檔、仿制水泥磚塊的牆面,搭配紅燈籠、胡楊樹等元素,置身其中有濃濃的年代感。
百花村餐飲廣場,别具國潮風特色裝修。
“‘百花村’現有30多家特色餐飲檔口,比較有特色的是‘百花村’涼面,七坊街恺撒烤包子、燒烤等。”烏魯木齊“百花村”餐飲部總經理肖翔向記者介紹,未來“百花村”餐飲将積極拓寬美食市場,發掘一批特色餐飲引進“百花村”餐飲廣場,讓首府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品嘗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特色美食,充分展現出“百花村”海納百川的初衷。
百花村發展大事記。
附:“百花村”極簡編年史
1958年
兵團商業處處長陳明池構思建立兵團“百花村大飯店”。
1959年
4月20日,“國營百花村聯合食堂”正式開業。
1966年
8月,“百花村”被改名“革命村”,全稱為:新疆軍區生産建設兵團供銷部國營革命村食堂。
1975年
1975年4月20日-1981年12月3日,兵團建制撤銷,“百花村”更名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墾總局“百花村”國營聯合食堂。
1976年
10月6日,粉碎”四人幫”後,“百花村”字号恢複。烏魯木齊市委書記阿不冬·尼亞孜宣布恢複“百花村”的名稱,并加上“飯店”兩字,“百花村飯店”的稱謂由此誕生。
1996年
新疆百花村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兵團第一家、新疆第三家上市公司。
2000年
9月,在銀川舉行的第二屆國家“中華名小吃”認定會上,由百花村大酒店推出的“土雞蓋餅、紅油酸辣涼粉、百花村麻醬涼面、雪菜肉末卷餅”被認定會認定為“中華名小吃”。
2008年
9月8日,在第二屆烏魯木齊美食節“百家食譜菜品平面展”活動評比中,新疆百花村快餐連鎖經營公司的麻醬涼面獲得了“新疆名優小吃金獎”榮譽稱号。
2014年
10月,新疆百花村快餐連鎖有限責任公司被烏魯木齊商務局授予烏魯木餐飲老字号榮譽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