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又一個阿富汗!5000個集裝箱遠渡重洋,美國開啟“大逃亡”

作者:四分三十三秒

#台積電#

#台積電搬回美國意味着什麼#

作為全球最大的晶片制造商,台積電在全球高端産業鍊中的地位可以說舉足輕重。現如今正好5G時代來臨,人工智能、大資料、通信等各産業迎來快速發展期,在這種情況下,全球各大高端制造業對于晶片的需求愈發茂盛。可以說誰掌控了台積電,誰就能在今後高端産業的博弈中占據優勢地位。

又一個阿富汗!5000個集裝箱遠渡重洋,美國開啟“大逃亡”

從2019年開始,伴随着美國對中國高端産業的限制措施,台積電也對原來的合作夥伴反戈一擊,不僅拒絕對華為公司提供晶片,更是宣布了一項重大決定:将旗下的一個晶片工廠打包帶走,搬遷至美國。這個選擇正确與否,要等到幾十年後才能得到答案。

就在前不久,美軍灰溜溜地完成從阿富汗撤軍的行動,受到全世界盟友、對手和看客們的嘲笑。而這場事關台積電的搬遷行動,雖然從政治和戰略意義上不如此前的阿富汗,但有其根本的異曲同工之處。

又一個阿富汗!5000個集裝箱遠渡重洋,美國開啟“大逃亡”

最近,有關台積電要赴美建設5納米工廠的消息在輿論上不斷發酵。據悉,台積電已經與大型貨輪公司進行業務洽談,準備租用一艘集裝箱貨輪來完成工廠搬遷工作。有内部人士講,台積電這次租用的整艘貨輪,一共将放置5000個集裝箱的晶片生産裝置,全套工作完成下來,搬遷費用将花費1.07億美元。

又一個阿富汗!5000個集裝箱遠渡重洋,美國開啟“大逃亡”

雖說這次行動的主要實施方是台積電,但做出決定的卻并不是台積電自己,而是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政府。前些年特朗普政府時期,在美國官方的再三要求之下,台積電無奈答應到美國建設新工廠,工廠選址于美國的亞利桑那州。為了節約成本,台積電并沒有選擇在美國全建立設一家代工廠,而是将其位于台灣的一家工廠的裝置打包至美國。

又一個阿富汗!5000個集裝箱遠渡重洋,美國開啟“大逃亡”

單從經濟的角度去分析,台積電此次“搬家”并不是很劃算。首先從産業配套上看,台積電立足台灣已經有幾十年,各種上下遊的供應體系已經相當完善,這種情況下不遠萬裡前往美國,前途未蔔。另外,美國的用電、用水、人工等方面都遠高于台灣,短時間内這種差異并不是很明顯,但要是在十年、幾十年後,美國工廠的生産成本将是其原廠址的數倍甚至幾十倍。

又一個阿富汗!5000個集裝箱遠渡重洋,美國開啟“大逃亡”

之是以台積電甯可不計成本也要接受美國方面的安排,是因為這家全球最大的晶片制造商,從根源上看就是被美國資本所牢牢控制的企業。

1997年,台積電在美國上市,經過幾十年的資本市場運作,台積電超過80%的股權被外國資本所掌控,而在這其中絕大多數又是華爾街的美國資本。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台積電第一大股東是美國花旗托管台積電存托憑證專戶,其持股比例達20.54%。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創始人張忠謀僅持股0.483%,董事長劉德音持股0.05%,總裁魏哲家更是僅持0.03%的股份。

又一個阿富汗!5000個集裝箱遠渡重洋,美國開啟“大逃亡”

是以,台積電搬遷到美國根本不是所謂的“市場行為”、“經濟選擇”,而是單純地向美國政府表明立場,以期望在美國越來越濃厚的政治氣氛下,自己能夠平穩地進行正常生産活動。至于台積電未來的前景,又或者說此事對于我們來說意味着什麼?是好事還是壞事?需要結合不同的時期來差別分析。

又一個阿富汗!5000個集裝箱遠渡重洋,美國開啟“大逃亡”

首先從短期來看,對我們來說絕對是一件壞事。這一事件的發生,意味着美國在對我國高端産業“卡脖子”方面又多了許多籌碼。相反,國内晶片業和高端制造業的“彎道超車”尚沒有徹底完成。此外,如果美國逼迫台積電将其下屬的其它工廠全部搬遷至美國,對于我國的産業發展來說更是滅頂之災。

又一個阿富汗!5000個集裝箱遠渡重洋,美國開啟“大逃亡”

但從長期來看,這卻并不是大家傳統意義上的“壞事”。這一事件的發生,間接打擊了國内經濟産業領域的買辦勢力,堅定了我們獨立自主發展高科技的決心。此外,美國如此急迫地讓台積電從台灣撤離,開啟“大逃亡”行動,說明美方已經意識到之前對中國高科技産業的打壓措施已經不具備任何效果,隻有徹底斷掉這個最後念想,才能打擊到中國的半導體行業、

又一個阿富汗!5000個集裝箱遠渡重洋,美國開啟“大逃亡”

然而現在,随着華為、中芯國際等企業不斷在晶片領域實作突破,美國對中國的技術封鎖終将以自己的失敗而告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