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白夜有讀,今天的這篇文章将向您介紹加布裡埃·可可·香奈兒這位傳奇時尚女王。
可可·香奈兒一生中情史豐富,愛慕者衆多,但對她影響最大,最重要的有2個男人。
這2個男人帶來的至痛和至愛,讓可可·香奈兒明白:世界上最可靠的從不是男人,而是女人自己。她愛過,也深深被愛,但對于她來說,對愛情的渴望遠遠不及她想要擺脫貧困,從底層的生活中解脫出來的心。
這種發自内心的自我,讓她從一個凄苦的棄女,一步步成為時尚王國的女王。

圖檔來自網絡
01
加布裡埃·可可·香奈兒,1883 年 8 月 19 日,出生在法國的索米爾。
她的父親是一位處處留情的浪子,而她的母親是這位浪子的“獵物”,母親未婚生子,在她6歲的時候,留下了4個孩子,就去世了,隻想擺脫拖油瓶的父親把她和妹妹丢棄到了福利院,從此沒有任何音訊。
她先後在福利院和教會度過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暗無天日的枯燥生活,讓她無比地渴望自由自在,渴望過上上流社會的生活。
在她成年後,帶着對自由的滿腹渴望,來到了時尚小城維希。在這裡,她找到了在服裝店做女工的工作。
當時的社會,隻要是婦人,必定人人都要帶一頂帽子,而這些帽子大多千篇一律,裝飾老套繁複。于是,可可·香奈兒産生了一個好點子,她想買一些帽子,自己經過“二次加工”再賣出去。
但問題是,可可·香奈兒并沒有錢去買這些需要加工的帽子。她想到了去酒吧駐場,這是一個無需成本投入就能自力更生的機會,是她在當時最可行的辦法。
在酒吧,可可·香奈兒用她的獨特魅力征服了酒吧的每一個人,人們瘋狂叫響着她的名字“coco,coco”。
這個酒吧是香奈兒破繭成蝶的開始,在這裡她一點一點褪去骨子裡的彷徨和自卑,有了屬于自己的奮鬥目标和方向。
在這裡,她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個男人——艾蒂安·巴勒松。
02
巴勒松瘋狂愛慕香奈兒,情窦初開的香奈兒也對巴勒松産生了好感,并一點點放棄了内心的防線,兩年後,香奈兒終于決定投入巴勒松的懷抱,成了他的情人。
她跟随巴勒松去了貢比涅莊園生活,在那裡她真正見識了心目中的上流社會,比她自己想象的更誇張:成群的仆人、寬闊的馬場、豪華的宴會廳、數不盡的房間、穿着高貴的人們、璀璨的吊燈……
“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香奈兒深深地被眼前的世界吸引了,她以為她所期望的幸福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但是,不久後她發現,巴勒松在莊園裡養着其她的情人,還經常與不同的姑娘尋歡作樂,帶她們到莊園裡留宿,私生活混亂不堪。
可可·香奈兒見識到了上流社會的絢麗,也因它的肮髒受到深深打擊。
本來,香奈兒想依靠巴勒松的勢力實作自己夢想,但巴勒松從來都沒想過和她結婚,她是這個男人的附屬品,是他的玩物,依傍他生存。沒有他,她什麼都不是。
她面臨着2個選擇:一、做一個職業情婦;二、努力做自己,但這要吃苦頭。
可可·香奈兒和巴勒松提到要開帽子店的想法,但遭到了拒絕,“這個想法太荒謬了,你們女人賺錢的最好地方是在床上。”
這句話極大地刺激了香奈兒,她感覺到被侮辱,原來在男人眼中,女人竟應該過這樣的生活。
女人為什麼不能有自己的夢想和事業?為什麼隻能選擇一個男人嫁掉?
香奈兒突然意識到,出路隻能在自己身上。
此時,她遇到了一個從心底裡贊美和欣賞她的男子,那就是香奈兒的一生摯愛——亞瑟·卡佩爾男孩。
03
卡佩爾和巴勒松不同,他了解和尊重香奈兒,樂于在事業上支援她。
最終,香奈兒下定了決心,離開了貢比涅莊園,去往巴黎。在卡佩爾的幫助下,香奈兒在巴黎開了她的第一家帽子店。
在巴黎,她沉醉于設計,癡心于工作,閑暇時會與卡佩爾約會,享受與夫妻的甜蜜時光。
她設計的帽子獨特,簡潔,美觀,巴黎的貴婦特别喜歡。
香奈兒又不遺餘力地為自己的帽子做宣傳,很快。“可可·香奈兒”成了巴黎大街上流行的标志。從此,可可·香奈兒開始了一頂帽子成就的傳奇。
随後,卡佩爾租下了康鵬街21号,預付了定金,作為禮物送給了香奈兒。康鵬街正是巴黎的時尚中心,是商家們青睐的黃金地段。
卡佩爾的這個舉動讓香奈兒感到生氣,她對他冷戰了。她覺得在卡佩爾眼裡,依舊把自己當作情人,她希望在愛情裡的兩個人是平等的,至少在經濟上她不要依附男人。
她本以為擺脫了巴勒松就是擺脫了男人,成為巴黎時尚風向标後,她滿心歡喜地以為自己已經不再依靠男人,可以靠自己養活自己時,才發現不過是自己以為。
她依然沒有錢支付第二家店的費用。
冷靜下來的香奈兒明白,即使自己生氣也不能解決問題,還不如到康鵬街去,真正地改變自己的處境。
香奈兒來到了康鵬街21号,更加投入工作當中。她設計多種多樣的帽子,親自為客人挑選款式。她眼光獨到,隻要看一眼就知道她們适合什麼樣的款式。
香奈兒的生意越來越好,賺的錢越來越多,這一次她有了足夠的底氣和資本。
她償還了所有的債務,并且将卡佩爾當初為自己所出的資金也如數奉還。
卡佩爾告訴香奈兒她實在沒必要這麼做,兩人之間早已不必分得如此清楚,但是香奈兒表現得十分堅定。
從棄女到情婦,香奈兒從未變過的就是對夢想與未來的追求,她善于發現需求,也懂得如何抓住機遇。
漸漸的,香奈兒心中的天平偏向了事業的一端,愛情之于她似乎不再那麼重要,這也正是卡佩爾所擔心的。
但是香奈兒卻無比确定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女人可以在任何事上依附男人,但唯有經濟獨立,方可在愛情中與男人站在同等的高度。
也許,香奈兒痛苦的童年,經曆背叛,貧困,造就了她的堅強和驕傲,也注定了她不能成為依附于男人的妻子。
香奈兒與卡佩爾的結合遭到了卡佩爾家族的反對,為了權勢,卡佩爾最終娶了一位英國貴族小姐為妻。
但香奈兒依然深愛卡佩爾,她雖然沒有成為他的新娘,但他卻是她的一生摯愛。
04
1919年12月22日,卡佩爾車禍去世,香奈兒痛失摯愛,生平第一次落了淚。
對她來說,卡佩爾不單單是夫妻,更是光。她和他之間,就像她們分别前的最後一句話:“你不知道,于我而言你是多麼重要,你是指引我生命的光。”
他帶她邁出自由的第一步,也教會了她如何生活,如何愛。他是她親密無間的戀人,更是她一生的痛。
卡佩爾去世後,香奈兒把自己的卧室全部用黑色裝扮,黑色的天花闆,黑色的窗簾,黑色的被單,黑色的地闆。她相信黑色有着神秘的力量,能夠穿越時間和空間,将她和卡佩爾聯系在一起,為她帶來卡佩爾的守護。
“我要讓全世界的女人為你穿上黑裙。”這句由愛而發的誓言催發了小黑裙的誕生。
香奈爾穿着她新設計的黑色裙子出現在了康鵬街,她用最莊嚴肅穆的黑色為他發起了一場沉重的悼念。
小黑裙很快收獲了女人們的芳心。
香奈兒将黑色從葬禮中救贖,讓它進入平常的生活中。它将自己的魅力盡情綻放,成了高貴、典雅、自由、時尚、深邃的代名詞。
1920年初,香奈兒在事業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從此,加布裡埃·可可·香奈兒在時尚的王國裡,所向披靡,一往無前,香奈兒5号香水,Channel 2.55手袋......,她一步步向前,最終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時尚設計師。
在卡佩爾之後,可可·香奈兒多次被求婚,這些男人有詩人,也有貴族公爵,但,可可·香奈兒始終沒有嫁給她們任何一個人。
也許,她想嫁的始終隻有亞瑟·卡佩爾一人,晚年的可可·香奈兒經常談起卡佩爾,她說,對我而言,他永遠是最愛的“男孩”。
也許,有些人命中注定是要做女王的,就像可可·香奈兒,如果她一心想做一個貴婦人,一個男人的妻子,那她可能注定會失望和痛苦。所幸她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在她看來,每個男人似乎都一個樣,挑選其中任何一個都毫無意義。
香奈兒說:“作為一個女人,你可以穿不起香奈爾,你也可以沒有多少衣服可供選擇,但永遠記得别忘記最重要的一件衣服,這件衣服叫作自我。”
從棄女到情婦,從情婦到最偉大的設計師,可可·香奈兒不斷的在得與失中權衡選擇,但她始終都沒有放下的是自我。
這件叫做“自我”的衣服,簡單優雅,自由獨立。每個人與生俱來,更是每個女人的無價之寶,希望每一個女人都能記得。
我是@白夜有讀,以上就是今天的文章,你認為作為女人,自我有多重要?自我對女人而言意味着生命呢?歡迎您給我留言哦。
如果您在文章中獲得了一點啟發,請您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到,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