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人亡命天涯,有人騎驢找馬:打勞工極簡史 面試是第一關人脈很重要牛人投履歷打勞工,打工魂宇宙盡頭是編制?

作者:最愛曆史

#古代生活日常#

有時候,牛人和普通人的活法很相似。

在求職這事上,春秋時期的管仲曾經屢屢碰壁。

管仲是個失敗的創業者,早年和好朋友鮑叔牙合作經商,生意黃了。

創業失敗後,管仲去當兵,上戰場幹啥啥不行,逃跑第一名。好友鮑叔牙還幫他辯解,跟别人說,管仲家裡有老母需要供養,臨陣脫逃不是因為貪生怕死,而是出于孝心。

多年後,管仲總算找到一份好工作,卻是昔日死對頭齊桓公給的offer。

齊桓公小白還是公子時,管仲輔佐齊國國君之位的另一個争奪者公子糾,為了幫公子糾奪位,他差點兒一箭射死了小白。公子小白死裡逃生,回到齊國繼位後,本來要殺管仲洩憤,卻被心腹鮑叔牙勸阻。

鮑叔牙說,管仲有大才,是齊國宰相的不二人選。

于是,管仲在颠沛流離大半生後,出任齊國宰相,走上人生巅峰。

找工作,自古以來都是一件難事。

有人星夜趕科場,有人亡命走天涯,有人吃苦耐勞,有人投機取巧,不過都是為了衣暖食飽,安放自己的肉體與靈魂,乃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有人亡命天涯,有人騎驢找馬:打勞工極簡史 面試是第一關人脈很重要牛人投履歷打勞工,打工魂宇宙盡頭是編制?

▲齊桓公任命管仲為相,勵精圖治,成為春秋霸主。圖源:影視劇照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1" data-track="23"> 面試是第一關</h1>

跑招聘,接受心儀老闆的面試,是古代名人求職的一條路子。

戰國時期,北方的燕國一度國力衰微,整天被齊國欺負。

燕昭王在位時,一心想振興燕國,但苦于沒有人才。

這時,一個叫郭隗的智者以“死骨千金”的典故給他提建議,說大王想得到賢人輔佐,可以先從招納我郭隗開始,像我這樣才疏學淺的人都能得到重用,天下英才必定會聞風而至。

于是,燕昭王建起一座黃金台,尊郭隗為師,表示禮賢下士,并下诏重金求賢,搞了一場大型“招聘會”。

齊國的陰陽家鄒衍、趙國的大将劇辛等列國名人聽說燕國待遇好、福利高,先後前來投奔,這其中還有樂毅。

作為精通兵法的将門之後,樂毅在魏國卻郁郁不得志,他聽說燕王求賢若渴,跑來面試,碰碰運氣。樂毅來了後,隻見燕昭王盛情難卻,再三請求他留下為官,便辭去魏國的職務,在燕國擔任亞卿,相當于宰相。

樂毅選擇了正确的雇主,後來,正是他率領燕國聯軍,戰勝了其強大的仇敵齊國,五年内攻取齊國七十餘座城池,隻剩下莒、即墨二城沒有攻下。

盡管沒能攻滅齊國,但燕昭王這場招聘會,終究使燕國從衰敗中崛起,在戰國七雄中站穩了腳跟。

有人亡命天涯,有人騎驢找馬:打勞工極簡史 面試是第一關人脈很重要牛人投履歷打勞工,打工魂宇宙盡頭是編制?

▲燕昭王求賢。圖源:影視劇照

職場中,“騎驢找馬”是一個曆史悠久的求職戰略。

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是一個典型例子,而他在離開前任老闆項羽後,也是通過新老闆劉邦的面試,才得到重用。

韓信初涉職場時籍籍無名,大概就像現在的雙非院校畢業生,而且家裡沒房沒車沒存款。

這個遭受友人白眼、得到漂母送飯的青年,在秦末亂世中提着三尺劍,投到項羽之叔項梁帳下,即史書中所載,“及項梁渡淮,信仗劍從之,居麾下,無所知名”。

起義軍一路打到了秦都鹹陽城,韓信仍是個默默無聞的無名小卒。

此時項梁已死,韓信成了項羽的部下。

項羽看在韓信是叔父舊部的面子上,給了他一個“郎中”的職位,讓他執戟站崗,當警衛員。

韓信本來想借此機會給項羽出謀劃策,得到提拔機會,卻在實際工作中發現,這位不可一世的楚霸王傲氣十足,根本聽不進意見,隻好趕緊跳槽跑路。

有人亡命天涯,有人騎驢找馬:打勞工極簡史 面試是第一關人脈很重要牛人投履歷打勞工,打工魂宇宙盡頭是編制?

▲韓信早年落魄。圖源:影視劇照

衆所周知,韓信離開項羽後,來到了劉邦麾下。

那時,項羽的勢力蒸蒸日上,而劉邦不久前剛被項羽逼迫,放棄關中,受封“漢王”,退到巴蜀、漢中一帶。

在曆經坎坷,得到蕭何舉薦後,韓信終于能跟心儀的老闆劉邦面對面交談,讨論薪資待遇。

在這次面試中,劉邦聽着眼前這個名不見經傳的窮小子侃侃而談,思索着他提出的統一天下之策,不由得兩眼放光,佩服不已。

劉邦意識到,這就是他苦苦追求的大将,便不顧全軍衆将反對,設壇拜将,封韓信為大将軍。

此後,韓信率領劉邦駐紮在漢中的軍隊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開啟了大漢統一天下的序幕。

有人亡命天涯,有人騎驢找馬:打勞工極簡史 面試是第一關人脈很重要牛人投履歷打勞工,打工魂宇宙盡頭是編制?

▲劉邦見韓信後,拜其為大将。圖源:影視劇照

從韓信的經曆可知,好的面試是成功的一半。

但是,要給老闆良好的第一印象,還需要練就過硬本領,就像一個IT精英,沒有一兩個驚豔衆人的畢業設計和項目經驗,也不好意思拿出手。

漢末時,高卧隆中的諸葛亮是一個面試達人。

客居荊州的劉備為招攬人才,多次登門拜訪諸葛亮,直到最後一次才見到面。

這次會面,劉備有求而來,态度誠懇,請孔明給他出主意,說說如何拯救傾頹的漢室江山。諸葛亮胸有成竹,特意準備了一篇演講文稿,即著名的《隆中對》。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為劉備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創業藍圖:先避曹操鋒芒,以江東孫權為盟,取荊、益二州,内修政理,待時而動,如此可成就霸業。

劉備聽後連連說好,誠心邀請諸葛亮出山輔佐,擔任自己團隊的“經理人”。諸葛亮由此初出茅廬,開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後半生。

當時,荊州為士人南下避難之地,不乏出衆的謀士,為何劉備偏偏看上了在家種田的諸葛亮?

這就是不得不提諸葛亮親友團給他做的包裝,以及找工作的另一個因素——人脈。

有人亡命天涯,有人騎驢找馬:打勞工極簡史 面試是第一關人脈很重要牛人投履歷打勞工,打工魂宇宙盡頭是編制?

▲諸葛亮的《隆中對》,為劉備确立了建國方略。圖源:影視劇照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2" data-track="218">人脈很重要</h1>

劉備之是以三顧茅廬,是因為有人幫諸葛亮“内推”,長期在劉備面前宣傳造勢。

諸葛亮年幼喪父,随叔父南下荊州,定居于隆中。

為了使諸葛家在荊州士人群體中占得一席之地,諸葛亮的姐姐,一個許配給了荊州大戶蒯氏,另一個嫁給了荊州名士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而諸葛亮自己娶了另一位名士黃承彥的女兒。黃承彥與荊州牧劉表還是連襟,他的妻子與劉表的後妻是姐妹。

諸葛亮在隆中躬耕隴畝,身份卻與荊州上流社會有着緊密的聯系。他對自己的才能十分自信,常自比為前文提到的名臣管仲、樂毅,從小立志當一流的名相、名将。

四處寄人籬下的劉備到荊州投靠劉表後,不甘心就此沉倫,還想幹一番事業,為此常虛心求賢。

當地名士司馬徽以善于識人辨才著稱,被稱為“水鏡”。劉備屯駐新野時特意去拜訪他,請他推薦人才。

司馬徽的“水鏡”名号實際上是諸葛家的親戚龐德公炒作起來的,他跟諸葛亮也很熟。

劉備一來,司馬徽對劉備說:“一般的讀書人見識淺陋,怎麼能認清天下大勢呢?隻有能認清天下大勢的人,才稱得上是俊傑。根據我的觀察,在這荊州境内,隻有諸葛亮和龐統(龐德公侄子)才是精英中的精英,人才中的人才。”

從此,劉備記住了諸葛亮的名字。

諸葛亮的好友徐庶也不忘給孔明打call。

徐庶到劉備那裡應聘,因才能出衆得到重用。劉備問他,你有沒有其他朋友可以推薦?

徐庶說:“我有個好哥們叫諸葛亮,将軍您是否願意見他?”

劉備大喜過望,說:“那讓他和你一起來吧!”

徐庶再度為諸葛亮出場做預熱,說:“此人才華橫溢,可以相見,但不可怠慢,我認為,還是将軍屈尊親訪為好。”

劉備一聽更急了,趕緊打聽諸葛亮的住處,親自前去拜訪,這才有了後來的“三顧茅廬”。

有人亡命天涯,有人騎驢找馬:打勞工極簡史 面試是第一關人脈很重要牛人投履歷打勞工,打工魂宇宙盡頭是編制?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圖源:影視劇照

到了晉代,九品中正制壟斷上進之路,将世家大族子弟評為上品,不給寒門子弟出頭之日,人脈的重要性更加不可估量。

東晉大臣陶侃年輕時家中清貧,在縣裡當小吏,與母親相依為命。

由于陶侃為人清廉,工作薪水低,一家人日子過得很拮據。

這天,鄱陽郡名士範逵來到陶侃家做客。陶侃的母親見家裡沒有什麼好招待客人的,便剪掉自己的長發,到街上換了些酒回來。

古人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範逵知道陶侃母親剪發換酒的事後感到愧疚。

可陶侃之母讓他不要在意,說:“頭發剪去可以再長,但朋友失去不可再得。我為我兒能結交你這樣的朋友感到高興。”

吃完飯後,陶侃為範逵送行,一送竟是一百多裡地。陶侃與母親的真誠心意,深深打動了範逵,也為本來貧困的一家積累了人脈。

一路上,範逵問陶侃:“你要不要到郡裡去做官?”

陶侃如實說道:“當然想,但我在郡裡沒有什麼關系啊。”

範逵說:“你放心,有我在。你們廬江太守張夔是我舊友,我的面子他會給的。”之後,範逵果然向廬江太守張夔舉薦陶侃,并盛贊陶侃的美德。張夔得知後,派人請陶侃來郡中任職。

在範逵與張夔等伯樂的推薦下,陶侃逐漸在官場嶄露頭角,後來為南渡的東晉朝廷建功立業,一度任荊、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諸軍事,名震天下。

有人亡命天涯,有人騎驢找馬:打勞工極簡史 面試是第一關人脈很重要牛人投履歷打勞工,打工魂宇宙盡頭是編制?

▲陶侃畫像。圖源:網絡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3" data-track="219">牛人投履歷</h1>

從古至今,“關系”一詞在中國總是耐人尋味。

但對于那些沒有人脈的青年才俊而言,一份漂亮的求職信,也能幫助他們在人群中脫穎而出。

唐代科舉制中有一個流程叫“覓舉”,即應試的士子為求舉用,奔走于朝中大臣門下,請求得到他們的提攜。

這一過程中,舉子要準備好“求職信”,以表現自己的才能。

初唐詩人陳子昂年輕時是科舉的常客,從四川老家千裡迢迢趕到長安找工作,為求京中權貴舉薦,四處登門贈詩獻文、投履歷,但多次被拒之門外。

陳子昂痛感一身才華無法施展,落第後曾寫下“轉蓬方不定,落羽自驚弦”的詩句。

相傳,一次偶然的機會讓陳子昂在京城打響了名聲。

有一天,陳子昂看到有人捧一張瑤琴在街上求售,索價昂貴,達官貴人在旁觀看,卻沒有人買。

此時,陳子昂豪擲千金,把琴買下,并對在場衆人說,我生平最擅長鼓琴,諸位如願聽在下演奏,敬請明日到寒舍來。

次日,賓客雲集,卻見陳子昂捧着新買的琴說:

陳某雖無二謝(謝眺、謝靈運)、淵明之才,也有屈(原)、賈(誼)之志,自蜀至京,攜詩文百軸,奔走長安,到處呈獻,竟不為人知。彈琴,我雖擅長,恐污尊耳。

說罷,陳子昂高舉瑤琴,一把将其摔碎,轉而把他寫的詩文贈給賓客。

在場的達官顯貴眼見陳子昂豪邁之舉,又讀了他寫的奇詩美文,才知他才華出衆,從此争相傳誦。不久後,陳子昂名滿京城,求仕之路逐漸平坦。

相比之下,盛唐時期的杜甫就沒那麼好運。

唐玄宗天寶年間,杜甫客居長安十年,為求仕嘗盡艱辛。

他受權臣李林甫打壓,舉進士不中,便以詩文幹谒王公大臣,寫了N篇求職信,還曾上街賣藥,寄食于親友家,卻始終擺脫不了貧困,最後也隻得到一個勉強糊口的崗位——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也就是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

盛世之下,朝中權貴醉生夢死,憂國憂民的詩人卻困守京城十年,過着“有儒愁餓死,早晚報平津”的生活,痛訴“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實。

等杜甫找完工作回家探親,發現家中傳來哭泣聲,原來小兒子已經餓死了。

有人亡命天涯,有人騎驢找馬:打勞工極簡史 面試是第一關人脈很重要牛人投履歷打勞工,打工魂宇宙盡頭是編制?

▲河南鞏義杜甫故裡。圖源:圖蟲創意

大唐詩人們為了找工作,寫過不少有名的求職信。

比如杜甫的偶像李白就在《與韓荊州書》中豪情萬丈地寫道:“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

這是李白初見大臣韓朝宗時寫的一封自薦書,他在文中贊美韓朝宗識拔人才,又毛遂自薦,介紹自己的才能,希望能得到提拔。

唐代另一份著名的求職信,則出自白居易筆下。

年少的白居易進京求取功名,在“覓舉”時帶着詩文前去幹谒文壇前輩顧況,希望對方能夠指點自己的作品,寫幾句推薦語。這些詩文其實就是白居易的求職信。

顧況收到白居易的詩文後,看了書上的姓名,再瞅了瞅面容憔悴的白居易,略帶嘲諷地說了一句:“長安米貴,居大不易。”意思是,長安物價貴,要留下來可不容易。

可當翻開白居易帶來的詩卷,顧況一下子就被震驚了。映入其眼簾的第一篇是白居易的代表作《賦得古原草送别》:“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顧況這才收回自己剛才的話,說你有這一身才幹,要在長安定居也很容易啊。

在顧況的賞識下,白居易在京城有了些許名聲,後通過寒窗苦讀,總算高中進士,走上大唐政壇。

有人亡命天涯,有人騎驢找馬:打勞工極簡史 面試是第一關人脈很重要牛人投履歷打勞工,打工魂宇宙盡頭是編制?

▲白居易畫像。圖源:網絡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4" data-track="347">打勞工,打工魂</h1>

除了為功名疲于奔命的名将才子之外,古代民間求職方式也是五花八門。

有學者認為,中國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出現雇傭關系。

先秦文獻中,常見的“傭”、“流傭”、“傭賃”等記載,都是受人雇傭、以換取工資的勞動者,堪稱中國最古打勞工。

其中有一類是有技術的小手工業者,叫做“散匠”,他們常自備簡單的生産工具,但沒有資本開設作坊,隻能攜帶工具流徙各地跑招聘,找到雇主後為其工作,獲得報酬。

還有一類是沒有技術、生産工具,單純出賣勞動力的打勞工,比如齊國太子田法章就給人當過傭人。

前文提到的樂毅将齊國擊垮後,齊國太子田法章出逃,流落民間,隐姓埋名到莒城太史敫家裡應聘當家庭服務員。太史家的女兒看田法章長得帥,人品好,不由得芳心暗許,經常與他約會,偷偷拿衣服、食物給他。

後來齊國策劃複國,大臣們才在民間找到這個打工太子,将他擁立為君,是為齊襄王。

齊襄王沒有忘記這段打工奇遇,将與他私通的太史氏之女立為王後。

秦末亂世中,不少豪傑給人打過工。

被推舉為義軍首領的楚懷王孫熊心曾在民間“為人牧羊”;劉邦的好兄弟周勃平時靠編織養蠶的器具維持生活,有人辦喪事就去吹箫奏挽歌;劉邦的私人司機夏侯嬰,早年靠養馬為生。

在大澤鄉振臂一呼,掀起反秦浪潮的陳勝也打過工。他受雇給人收割谷物,工作後躺在田園中休息,怅然良久,跟工友們感慨道:“苟富貴,無相忘。”

這句話,直到今日仍是無數打勞工的心聲。

有人亡命天涯,有人騎驢找馬:打勞工極簡史 面試是第一關人脈很重要牛人投履歷打勞工,打工魂宇宙盡頭是編制?

▲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圖源:網絡

唐宋以後,雇傭契約制度走向成熟,尤其是宋代商品經濟的沖擊,加速了農民階級的分化,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到城市中找工作。

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最盛時人口已達150萬左右,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大城市,各種行當自由發展,至少有160多行,酒店、香鋪、妓館、小食店、雜貨鋪、金銀鋪等各色商鋪館舍,分布于汴水虹橋兩岸,聚集了廚子、作匠、織工、傭人、妓女等各行各業的打勞工。

如《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舉目則青樓畫閣,繡戶珠簾。雕車競駐于天街,寶馬争弛于禦路。金翠耀目,羅绮飄香。新聲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調弦于茶坊酒肆”。

宋代,民間手工業者根據行業形成了不同的組織,各行都有“行頭”、“行老”等。

凡是需要雇勞工的老闆,隻需找行老聯系,由行老按匠籍向雇主推薦,雇主和勞工雙方再簽訂雇傭契約,寫明雇傭期限與工資,類似現在的勞動合同,受雇者與雇主無主仆名分,地位較為平等。

有人亡命天涯,有人騎驢找馬:打勞工極簡史 面試是第一關人脈很重要牛人投履歷打勞工,打工魂宇宙盡頭是編制?

随着我國古代商品經濟進一步發展,催生了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

到了明代,《大明律》第一次正式出現了“雇勞工”一詞,将城鄉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中的雇傭勞動者歸入此類,就業市場更加繁榮。

明代文人筆記《西台漫記》記載了江蘇一帶紡織企業主與産業勞工的雇傭關系:

我吳市民罔藉田業,大戶張機為生,小戶趁織為活。每晨起,小戶百數人嗷嗷相聚玄廟口聽大戶呼織,日取分金為飨飧計。大戶一日之機不織則束手,小戶一日不就人織則腹枵,兩者相資為生久矣。

從這段史料可知,當時,在南方商品經濟發達的地區,大戶的紡織企業主出現“用工荒”時,也會雇傭勞工(主要為小戶的紡織工作者),采取日薪制,順便解決當地的就業。

打勞工,打工魂。為了養家糊口,無數人起早貪黑,兢兢業業,自古皆然。

有人亡命天涯,有人騎驢找馬:打勞工極簡史 面試是第一關人脈很重要牛人投履歷打勞工,打工魂宇宙盡頭是編制?

▲蘇州,明清時期江南一大都會。圖源:圖蟲創意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5" data-track="348">宇宙盡頭是編制?</h1>

古代有“四民”一說,即“士農工商”。

最初,這四種基本職業大都是世襲的,後來随着社會發展、王朝更疊,階級發生流動,世代相傳的職業逐漸變成了“自主擇業”。

《列子》中有句話:“農赴時,商趨利,工追術,仕逐勢,勢使然也。然農有水旱,商有得失,工有成敗,仕有遇否,命使然也。”

先賢說,農民順應時令,商人趨求利益,工匠追求技術,官吏追逐權勢,可他們是否能成功,還要看命啊。

科舉考試,作為古代文人的一個就業途徑,記錄了無數考生的大起大落與悲歡離合。

隋朝為選拔官員創立科舉制,科舉取士曆經唐宋時期的發展,到明清時已經成為天下學子的執念,八股文大行其道,“官本位”思想在社會泛濫。

讀書人懷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的美夢,為獲得一官半職,一頭紮進考試中,有人一考就是一輩子。

晚唐時,書生曹松屢次參加科舉都沒有及第,考到頭發花白,垂垂老矣。

唐昭宗天複元年(901年),時年71歲的曹松終于上榜,與他同時考中的還有其他四名年逾古稀的老人,時人将這一榜戲稱為“五老榜”。

已然風燭殘年的曹松雖然有了做官的資格,但也僅僅被授予校書郎之類的虛職,沒兩年就病逝,再過幾年,連唐朝都沒了。

據說,宋神宗元豐年間,也有一個老書生,考了N年,年年落第。

到他年過七旬的時候,總算能參加進士考試,但因年老體衰,連提筆答題的力氣都沒有了,隻好在考卷上寫上一句話:“臣老矣,不能為文也,伏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得知有個老書生寫了這句肉麻的話,不禁感歎讀書人的艱難,特意下旨賜予這個老人官員身份,讓他得以食俸終身,安度晚年。

有人亡命天涯,有人騎驢找馬:打勞工極簡史 面試是第一關人脈很重要牛人投履歷打勞工,打工魂宇宙盡頭是編制?

▲明·仇英《觀榜圖》(局部),描繪科舉放榜,舉子們争相觀榜的盛況。圖源:網絡

即便是高中進士、步入仕途的人,也有各種各樣的煩惱,比如晚清名臣曾國藩,就長期對自己的科舉經曆耿耿于懷,引為終身憾事。

曾國藩28歲就考中進士,可說是年輕有為,不用自卑,但他那年考的是第三甲第42名,名次并不占優,若不是太平天國運動給了他立功的機會,可能他終其一生也隻是一個平庸的朝廷官員。

同樣在平定太平天國時嶄露頭角的湖南人左宗棠,才真正是科舉的失意者。

左宗棠9歲能作八股文,15歲考中秀才,名列第一,20歲鄉試中舉,前途一片光明,可在之後三次赴京參加會試時,都名落孫山。

這些挫折讓左宗棠放棄科舉,“絕意仕進”,從此退居湘江之畔,自号“湘上農人”,靠教書為生。

後來,天下動亂,不惑之年的左宗棠才以幕僚身份出山,一展抱負,終成晚清名臣,還帶兵收複了新疆。

在為子孫做職業規劃時,左宗棠說:“讀書明理,講求作人及經世有用之學,……不在科名也。”

他将朝廷發的俸祿用于赈災、籌建船政局、安頓部将親屬,留給子孫的不是高官厚祿,而是清白家風。

他在給兒子的信中說,子孫能像我一樣以耕讀為業,務本為懷,我就很欣慰了。

說到底,考科舉也不過是為了找工作。

有人亡命天涯,有人騎驢找馬:打勞工極簡史 面試是第一關人脈很重要牛人投履歷打勞工,打工魂宇宙盡頭是編制?

▲曾國藩與左宗棠。圖源:網絡

什麼是好工作?

孔子有一句名言:“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事,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孔夫子用略帶幽默的語氣說,如果能發家緻富,即便是拿鞭子給人駕車之類的工作,我也樂意去做,如果富貴不可求,那我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自古皆如是,但一個好時代,不該是利欲熏心的時代。

參考文獻:

[漢]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2006

[晉]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2006

趙爾巽:《清史稿》,中華書局,1998

孫立群:《中國古代的士人生活》,商務印書館,2003

熊慶年:《古代科舉》,東方出版中心,2008

羅章龍:《中國國民經濟史》,湖南大學出版社,2016

楊寬:《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