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餘隆執棒上海交響樂團參加第十三屆音樂金鐘獎,“中國飛來的夜莺”在成都唱起四川山歌

作者:周到用戶端

經過8天的複賽、半決賽、決賽,第十三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鋼琴、古筝、聲樂(美聲)、聲樂(民族)4大獎項的共20名獲獎選手已經全部揭曉。

作為中國唯一的國家級音樂專業綜合大獎,本屆金鐘獎在四川成都舉辦,設四個項目共計44場高水準的音樂比賽和系列專場音樂會,其中上海交響樂團帶來專場音樂會和閉幕音樂兩場演出。

10月23日,上海交響樂團在著名指揮家、中國音協副主席、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的執棒下,開啟了蓉城的音樂之旅。

餘隆執棒上海交響樂團參加第十三屆音樂金鐘獎,“中國飛來的夜莺”在成都唱起四川山歌

在這場“中國音樂金鐘獎暨‘蓉城之秋’上海交響樂團專場音樂會”中,與上海交響合作過多次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黃英及鋼琴演奏家左章,再次牽手樂團,在四川大劇院聯手帶來丁善德的《夫妻送我向日葵》和聲樂套曲《滇西詩鈔》、《太陽出來喜洋洋》等中國民歌改編作品,以及穆索爾斯基的《莫斯科河上的黎明》、拉赫瑪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拉威爾的《波萊羅》等多部東西方經典作品。

餘隆執棒上海交響樂團參加第十三屆音樂金鐘獎,“中國飛來的夜莺”在成都唱起四川山歌

上海交響樂團與金鐘獎頗有淵源。2001年,上海交響樂團兩位駐團作曲家就在首屆金鐘獎上各有斬獲。

瞿維獲得“終身成就獎”,朱踐耳則憑借《第十交響曲“江雪”》獲得“器樂 、大型交響合唱作品”銀獎,朱踐耳更是于第三屆金鐘獎榮獲“終身成就獎”。

随後的近二十年間,上海交響樂團多次邀請金鐘獎獲獎選手登台演出,合力為中國年輕音樂人搭建演出舞台,為其職業生涯的長遠發展助力。

餘隆執棒上海交響樂團參加第十三屆音樂金鐘獎,“中國飛來的夜莺”在成都唱起四川山歌

當晚,音樂會以穆索爾斯基《莫斯科河上的黎明》開篇,觀衆伴随着這部描繪了當年莫斯科的清晨景色的音樂“寫生”作品,宛若沿着晨光跳躍的莫斯科河漫步,仿佛還能聽見士兵的步履聲,教堂的鐘聲,甚至看見袅袅上升的朝霞。

随後鋼琴家左章,與樂團一起奏響了拉赫瑪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該作品被稱為“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炫技一派的絕響”。電影《時光倒流七十年》那首令人激動的主題曲,即出自該作第18變奏。

下半場,被西方媒體譽為“中國飛來的夜莺”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黃英與上海交響獻上了丁善德的多部藝術歌曲,如四川山歌《槐花幾時開》、《太陽出來喜洋洋》,新疆民歌《可愛的一朵玫瑰花》《瑪依拉》,以及《夫妻送我向日葵》、《滇西詩鈔》等。

這些優秀的聲樂作品顯示了以丁善德為代表的老一輩作曲家在音樂民族化之路上的嘗試和探索。

丁善德曾提出,“民族化不是在作品中用了多少民族傳統表現手法,也不在于是否用民族樂器演奏,而是在于它是否而真切地表達中國人民的精神風貌和思想感情,是否具有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 。”

餘隆執棒上海交響樂團參加第十三屆音樂金鐘獎,“中國飛來的夜莺”在成都唱起四川山歌

指揮餘隆,尤其能了解外公丁善德的這種音樂情感,他表示這些曲子歌詞雖短小,但小曲子裡卻有大故事,表達着最樸素單純的情感和對生活最熾熱的愛。

黃英回憶,自己在上海音樂學院的恩師葛朝祉就是丁善德當年從法國請回來的。後來的她數次演繹丁善德的作品,也頗有傳承的意味。

藝術歌曲是像繡花一樣繡出來的,丁善德先生的藝術歌曲還加了一層民族特色,比如像《太陽出來喜洋洋》這首四川民歌用四川方言來唱就非常活靈活現。

據了解,本屆音樂金鐘獎頒獎典禮暨閉幕式音樂會将于10月26日在成都城市音樂廳舉行,屆時著名指揮家、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張國勇将攜手上海交響樂團,與本屆金鐘獎部分獲獎選手和評委張也、閻維文、迪裡拜爾、石倚潔,共同為觀衆帶來精彩演出。

<h4>

獲獎名單:

餘隆執棒上海交響樂團參加第十三屆音樂金鐘獎,“中國飛來的夜莺”在成都唱起四川山歌

</h4>

來源:周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