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氣!國家這一招下去,那些變着法催年輕人借錢的APP該老實了

作者:毯叔盤錢

最近發生了一件大事,可能你們都還沒發現。

事情是這樣的,前兩天,央媽(就是中國人民銀行)悄咪咪出了一個【第3号】公告。

這個公告要求,所有從事貸款業務的機構,在網站、移動端應用程式、宣傳海報等管道進行營銷時,應當以明顯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并在簽訂貸款合同時标明,也可以根據需要同時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資訊,但不應比年化利率更明顯。

解氣!國家這一招下去,那些變着法催年輕人借錢的APP該老實了

圖源:網絡

而且,還有更更更重要的一句:

貸款年化利率可以采用複利或單利方法計算。複利計算方法即内部收益率法(IRR);采用單利計算方法的應說明是單利。

解氣!國家這一招下去,那些變着法催年輕人借錢的APP該老實了

有同學看到這個公告可能疑惑了:嗯?這到底是什麼意思?什麼是IRR?這個公告對我們有啥影響?

别急,咱一個一個來解決。今天我就給大家盤一盤央行這條最新政策,以及它所帶來的影響。

解氣!國家這一招下去,那些變着法催年輕人借錢的APP該老實了

先來說說央媽為什麼這個時候釋出這個公告?

其實,隻要看一看你周圍,或者翻翻網絡,馬上就能明白——

還不是因為,這些年以90後、00後為代表的年輕人,負債現象真的太太太嚴重了。

說一個權威資料,2019年尼爾森聯合支付寶釋出的《中國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就提到,18到29歲的年輕人中,實質性負債的比例是44.5%,其中90後人群人均負債高達12萬多。

解氣!國家這一招下去,那些變着法催年輕人借錢的APP該老實了

圖源:《中國消費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

中國人民銀行的資料也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國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嘗信貸總額高達854億,是10年前的10倍多。其中逾期借款人之中,90後幾乎占了一半。

為什麼年輕人負債這麼多?

不能否認,年輕人自制力弱、容易陷入沖動消費和提前消費,這都是内因。

可自古至今,年輕人從來都是如此,我們不應該隻是怪他們為什麼這樣,更要看看是什麼樣的社會環境把他們變成了這樣。

什麼樣的社會環境呢?總結起來一句話:現在這個社會,真的讓年輕人覺得借錢太太太容易了。

解氣!國家這一招下去,那些變着法催年輕人借錢的APP該老實了

圖源:網絡

不信,你現在打開各種app,别管是購物的還是遊戲的,是體育的還是娛樂的,都會第一時間彈出來一個好消息,叫你借錢!

甚至手機裡常年不翻閱的短信也是這一類“好消息”:

"大好消息!現在借錢額度提升了!”、“你可以享受到一筆貸款!” 諸如此類。

解氣!國家這一招下去,那些變着法催年輕人借錢的APP該老實了

不隻是在螢幕上,走在大街上,看看公交站牌和各種電梯間,你的眼球也會被各種借貸廣告占滿。

所有借貸平台都在用他們打造的美好生活方式,強行讓你相信:越沒錢,越需要借錢花。借錢越多,你的人生越美好!

當然,當你相信了他們的廣告,進入了借錢頁面,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會把你徹底拉下水——

就是上面所展示的利率數字,“日息0.005%”、“一萬元借一天隻需要3塊”、“月手續費率2.5%”等等。

“嚯!這麼低的利率,不相當于白借嘛!”

解氣!國家這一招下去,那些變着法催年輕人借錢的APP該老實了

圖源:《布達佩斯大飯店》

于是,借一次還一次,再借一次再還一次,這種低利率高周轉、借了錢感覺很容易就能還上的體驗,慢慢讓人放松了警惕,甚至會産生一種錯覺,真以為自己現在能借多少錢,将來就能賺到多少錢還。

滑向深淵,就是在這種不知不覺中開始的。

解氣!國家這一招下去,那些變着法催年輕人借錢的APP該老實了

如果你真的是這麼做的,那我要告訴你,你真的是“很傻很天真”了。

商家包裝地如此誘人,目的肯定不是白白借你錢做公益,而恰恰是想讓你産生這樣的錯覺,然後從你手裡大把大把賺取手續費、利息費等等。

而他們所宣傳的數額超小的日利率,也遠不隻表面寫得這麼簡單。

拿某呗來舉例,假設借1萬塊,宣傳上寫的日利率萬分之五,看起來這個數字很小對不對?

Nonono,你不能隻看“日息”,而要看它轉化成“年息”有多高。

年息也就是年利率,年利率的計算是用總利息除以總本金再除以貸款年限。

日息5元,乘以365天就是1825元,再除以本金1萬元和借款時間1年,年利率就是18.25%。

解氣!國家這一招下去,那些變着法催年輕人借錢的APP該老實了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年利率18.25%,是不是有點懵?比你心中想象的那個數字高不好?是不是想借錢的沖動瞬間減少了不少?

而這,就是國家釋出這次公告的最重要目的。

按照央媽的要求,各家公司是改也得改,不改也得改,這兩天已經紛紛上線了最新年利率。

來,咱們看看微粒貸的,年利率16.425%。

解氣!國家這一招下去,那些變着法催年輕人借錢的APP該老實了

還有京東白條,分期12期的年利率是21.46%;

白條取現的年利率就更高了,23.725%。

解氣!國家這一招下去,那些變着法催年輕人借錢的APP該老實了

而京東金條是對标螞蟻借呗的,顯示的年利率是18.25%。

當然,還有一點需要注意,每個人的借款利率都不一樣,某不知名的網友就爆料自己的金條日息9毛5,年利率高達34.675%!

解氣!國家這一招下去,那些變着法催年輕人借錢的APP該老實了

美團生活費,顯示日利率0.065%,年利率23.4%。

解氣!國家這一招下去,那些變着法催年輕人借錢的APP該老實了

不多舉例了,基本大同小異。

上面所說的還是幾家所謂的“大公司”、“正規軍”,至于那些沒有牌照的不合規的貸款平台,年利率肯定比這幾家要高得多。

是以,你現在知道了,央行釋出的這個政策,就是想時刻提醒那些想要借錢的年輕人,要看清“真實”年利率,每次借錢三思而後行。

不過,等等!

眼尖的同學已經發現了,為什麼我這裡說的“真實”年利率,“真實”還加上了引号?

這麼說吧,别看剛才計算的年利率已經很高了,但這還并不是真正你要付的利息,因為真正的利息比這還要高的多!

什麼意思?

首先,我要和你說明一個概念:金錢,是有時間價值的。

同樣的1塊錢,在不同的時間,對應的價值是完全不一樣的。

比如說,20年前,1塊錢你能吃一碗面,如今可能隻夠喝一碗面湯。

同理可以推出,你占用資金的時間長短不一樣,産生的價值自然也不一樣。

解氣!國家這一招下去,那些變着法催年輕人借錢的APP該老實了

比如說,老王2015年欠你1萬塊錢,老王2016年還錢、和2021年還錢的價值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而由不同的時間價值引申出來的利率,才是網貸真正的利率——“年化利率”。

舉個例子,你想在某呗上借10000塊,日息萬5,你一算,1年的利息不就是5*365天=1825元,再分12期還款,每月還款額就是985.4元,平均到一個月利息隻需要152塊。

這152塊,平時少吃一頓館子不就還上了?完全可以接受啊!于是你開心的借來錢,開始享受人生。

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實際上的計算可不是這麼簡單的。

因為,你每個月都在還錢,本金都在減少。

實際上,這10000塊你并沒有借滿一年,你每個月都要還985.4元,你占用本金的時間減少了,但後面的利息卻一直按最初的本金10000來計算,是以真實的年化利率遠遠比18.25%要高。

解氣!國家這一招下去,那些變着法催年輕人借錢的APP該老實了

圖源:《半澤直樹》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怎麼計算真實的年化利率呢?

這就是上面央行公告裡提到的那個IRR,也就是俗稱的“内部收益率”,它不等同于普通的年利率,因為IRR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

IRR是一個函數,它的概念比較複雜,對于我們來說,了解它能用來算借錢的真實成本就可以了。

還是舉剛才的例子,你在某呗上借款10000,日息萬分之5,分12期還款,首月還1016.8元(包含部分手續費),之後的11個月,每個月還916.8元。

按照年利率(總利息除以總本金再除以貸款年限)計算,是11.016%。

但用IRR公式計算,真實年化利率卻是這樣的。

打開EXCEL表,輸入以下内容:

解氣!國家這一招下去,那些變着法催年輕人借錢的APP該老實了

在圖的第1個月至12個月輸入負數,因為你每月還款,手上的錢變少了,是以用負數表示,像首月還款1016.8就輸入-1016.8。

然後在旁邊方框裡輸入IRR函數:=IRR(B2:B14)*12,這樣就能算出真實年化利率為19.91%,是不是比11.016%高出很多?

我們再用某分期借款軟體來實操一下。

解氣!國家這一招下去,那些變着法催年輕人借錢的APP該老實了

借1000元分6期還款,每期還184.6元,用年利率計算是21.4%,已經不低了。

但再用IRR公式計算,按照上面介紹的做法依樣畫葫蘆,輸入數字。

解氣!國家這一招下去,那些變着法催年輕人借錢的APP該老實了

經過函數計算,最後得出的真實年化利率是36%!

怎麼樣?吓到你了麼?

現在,我們回頭再來看看央行公告中的的這句話:“貸款年化利率可采用複利或單利方法計算。”

你就應該明白了,上面所講的花呗、借呗、白條等等,基本都是按照數額小的單利方法計算的,也就是年利率;而顯示真正利率的複利計算方法——也就是年化利率,他們根本沒膽用。

你現在什麼感受?

另外,在真實的借款中,還經常出現提前還款的情況,這就相當于你提前把資金的時間價值讓出來了。這時候,你的年化利率可能比IRR計算的還要高!

是以,你現在更應該能明白,為什麼阿裡、騰訊、京東、美團等等巨頭公司,還有各家APP都争相進入金融貸款領域了吧,因為它實在是太太太賺錢了啊!

而且賺的都是因為年輕人不懂金融、被誤導的錢!

解氣!國家這一招下去,那些變着法催年輕人借錢的APP該老實了

其實,承擔高額利息,還隻是網貸的的第一重負面影響。

要知道,如果你忘記還款,違約逾期,還有可能會上征信哦。

什麼是征信?它就是你的個人信用報告,征信一旦出現負面記錄,以後你的出門交通、工作晉升、職稱評級等等都可能會受到影響,比如現在我們經常聽說的被限制高消費等等,這才是最壞的情況。

是以,回過頭來看,央媽的這一個小公告,雖然看起來不起眼,卻實打實地為挽救年輕人盡了一份力。

而且我要和你說,國家不隻發力了這一招,而是接連出台了好幾項政策。

解氣!國家這一招下去,那些變着法催年輕人借錢的APP該老實了

圖源:《給朱麗葉的信》

比如前一段時間,銀監會就釋出規定,禁止向未滿18歲在校大學生提供網貸服務。

還有去年,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釋出的網絡小額新規,其中最重要的三項規定:

第一,小貸跨省業務将歸銀保監會直接審批。

用大白話說就是,在全國開展業務的貸款機構(尤其是螞蟻)不再是地方監管局監管了,監管門檻全面提升。

第二,個人單戶網絡小貸餘額原則上不得超過30萬元,不得超過其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對法人或其它單戶網絡小貸餘額原則上不得超過100萬元。

這條的直接影響是,對網貸對象進行了嚴格限制,也就限制了網絡放貸的規模。

第三,嚴格限制網際網路小貸公司的杠杆率。在單筆聯合貸款中,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貸公司出資比例不得低于30%。

舉個例子,螞蟻的貸款服務,以前都是從銀行借錢給你,自己出錢。

而現在這條規定一出,就意味着,像螞蟻這種以較少資本金撬動高額貸款規模的高杠杆玩法将徹底被打死!

這幾個規定一出,很大程度上就能從源頭禁止網絡放貸的亂象,讓年輕人重歸正常的消費生活,這才是國家真正的良苦用心。

解氣!國家這一招下去,那些變着法催年輕人借錢的APP該老實了

圖源:《賭博默示錄》

當然,我知道,說了這麼多,肯定還會有些年輕人心态炸毛:

國家用心是很好,但我有時候就是急缺錢,那我能咋辦?不去借款APP借,難道去搶嗎?

少年,聽我一句勸,如果真缺錢,就向咱爸媽借。

以我的經驗來看,爸媽才是世界上最好的銀行,他們不僅不會收你利息,更不會用各種套路陷害你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