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堂電影院》

作者:野生安利菌

《天堂電影院》是意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在1988年執導的第二部影片。該片不僅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還獲得了歐洲電影獎等多個獎項。

《天堂電影院》

該片采用倒叙的方式為觀衆講述了意大利西西裡島上小男孩多多的成長經曆。艾弗雷多的過世使得多多拾起了過去的時光。再次回到故土的多多,還能否找尋到那些已遺失的美好?

《天堂電影院》

開篇多多母親看似普通的電話卻成功地牽動了成年的多多的心。他整夜未眠,腦海中不斷地閃爍着一些片段。那些他曾以為自己早已忘卻的回憶又再次萦繞在他心頭,使他内心久久無法平複。本片的結構非常簡單,由現在和過往兩個部分組成。當然,導演将該片的重心更多是放在回顧往事上。過往的經曆也并不是漫無目的在進行着叙述,也是有取舍的。導演專門将多多過往的經曆也做了分割,将其分割成兩個部分,分别是:少年時期的多多的過往和成年時期的多多的過往。這兩個時期的多多分别體會并感受到了除親情以外的情感。一個是天堂電影院放映師艾弗雷多給予他的友情,另一個是多多的初戀艾琳娜所給予他的愛情。

《天堂電影院》

天堂電影院作為媒介不僅承載了少年時期和青年時期多多的過往,也同樣也承接了現在。它讓多多在現實中又找尋到了他那些曾以為自己早已忘卻但始終都不曾忘記的過去。導演将天堂電影院作為多多感情的交彙點通過現在和過往這兩條線索,始終貫穿整部影片。這兩條線索互相交織在一起并以天堂電影院作為節點,不斷地推動着故事情節的發展。影片的開頭采用倒叙的手法。這個開頭很好,多多母親打電話、多多母親和多多姐姐的對話這兩個部分便使得觀衆對該片産生疑問。誰是多多?為什麼他三十多年都沒有回家鄉?為什麼多多母親會認為艾弗雷多後多多回家鄉?這樣的開頭會使得觀衆帶着疑問去觀看該片。這樣做不僅可以為影片增設一定的懸念,還可以吸引觀衆的觀影興趣使得觀衆會想要繼續觀看該片并對影片後面将要發生的事情非常期待。

《天堂電影院》

窗外搖曳着風鈴,一個頭發發白,臉上布有皺紋的多多漸漸開始回憶起那些曾經發生在故土上跟自己息息相關的事情。

《天堂電影院》

一般采用倒叙通常都是用來表達回憶的。這種表達方式不僅可以表現時代的變遷還會使得影片更有曆史感、滄桑感。該片是因為艾弗雷多的過世勾起了多多對往事的回憶。這個對多多一生影響甚大的人也使得多多在回到故土後也發生了一些改變。影片中擁有一個萬人矚目的天堂電影院,這個帶給人歡樂的地方,這個始終擁有西西裡島上所有人的美好回憶的地方。當然,這裡對多多同樣很重要。這裡就是多多心裡最柔軟最怕觸及的地方,也是多多故事的開始,影片的叙事也由此開啟。是以,通過影片我們發現導演在建構影片上把握的十分到位。

《天堂電影院》

導演在構圖上的掌控能力也是非常厲害。導演在這部影片中更為注重地是表達人物的情感,是以鏡頭多是以人物為主。盡管影片在構圖時會選擇一定地背景作為襯托來渲染此時的人物情感,但在這部影片中導演并沒有刻意的去表現人物的情感,更多地是用一些物體去表達情感。

《天堂電影院》

影片開端的長鏡頭最後的落腳點放置在多多母親身上。在這裡,多多母親臉部朝左,作為該鏡頭主體的多多母親位置稍稍靠右,這樣所展現出的視覺效果更符合觀衆的視覺平衡。導演根據人物臉部的方向性來決定着畫面的重心。這個鏡頭中除了正在打電話的多多母親外,還有一個獨特的個體在該畫面中出現,那就是桌上的檸檬。放置在桌上的檸檬是以一個整體出現在畫面中。疏密也是構圖中的一個重要法則。畫面中成為一個整體的檸檬就代表着“密”,而畫面中的多多母親是單個出現的代表着“疏”。這中稀疏結合的構圖方式可以給人一種美感。同樣也可以是觀衆在視覺效果上覺得更舒服。除此之外,作者也特别會把握觀衆的視覺感受。觀衆最喜歡的畫面布局就是對稱布局。桌上的檸檬正好處于多多母親的左邊,是以檸檬的加入也使的這個鏡頭顯得更加對稱些。

(圖檔與文章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