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松原縣積極響應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牢固樹立新的發展理念,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統籌規劃、引領、創新引領、市場主導的原則, 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政策支援力度,有效推動畜牧業高品質發展。
努力優化營商環境
前安縣地處松嫩平原腹地,土地和草原資源豐富,年産玉米20億斤,飼料15萬噸,稭稈100萬噸,發展畜牧業的地理和資源優勢十分明顯,為實施園區化、規模化、集約化畜牧業發展,發展綠色, 有機生态畜牧業提供了獨特的自然條件。特别是志化羊場自主養殖"中國幹肉配美利奴羊",是我國唯一一個肉配美利奴羊品種,名額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填補了養羊産業領域的一些空白。錢安羊肉是國家地理标志保護産品,并已被列入國家農産品區域公有品牌名錄,品牌影響力非常大。同時,錢安縣擁有充足的人力資源,現有專職從事畜牧獸醫從業人員107人,其中,有進階職稱14名以上專業人員,中級職稱12人,初級職稱8人。這些人才為牛羊育種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援。
遷安縣率先規範和引導農民改變"小院、細長線"型粗放式飼喂方式,突出牧區集中區建設,采取多元化投資方式,解決安全用水、硬化道路、生産用電等問題。實行農民貸款優先、貼現獎金等政策,確定農民進入小區年率達到100%。其次,養殖集中區的優勢發揮出來,統一規劃,集中支援,重點支援。大力發展新的經營主體,加快發展穩定的産業綜合體、協會、合作社等新的社會組織,逐漸規範育種模式,降低養殖風險。加強養殖地保護,鼓勵牛羊規模化、園區化養殖加工,優先為符合條件的企業、合作社和大農戶建設提供養殖小區用地。同時,嚴格土地審批,堅決杜絕利用農耕社群機會占領草原、被土地包圍的行為。鄉鎮和行業管理部門也要加大對大農戶、合作社和企業的服務力度,在土地審批、登記和備案等方面實行代理,實行保姆式服務,積極協助協調水路生産銷售等疑難問題,幫助農戶, 合作社、企業積極争取省級扶持政策和資金。農業部門建立健全畜産品生産、銷售、消費資訊的收集和釋出制度,為大農戶、合作社和企業提供準确、及時、有效的資訊服務。檢驗部門牢固樹立"疾病風險大于市場風險"的意識,督促動物疾病防治措施,在動物養殖、販運、屠宰、加工等各方面依法加強動物疾病防控能力。保險公司大力推廣畜牧業保險,降低保險門檻,讓群衆心底有餘,風險有保障。
努力擴大農業規模
遷安縣通過采取擴大宣傳、效益引導、政策支援等措施,積極鼓勵和引導各村設立牛羊養殖合作社和黨支部,帶頭建立合作社,實作小群體化、規模化發展。合作社做鄉鎮有模式,村有特色,廣州有典型,戶戶有規模效益。力争到2025年,全縣肉羊養殖總量突破300萬頭,肉牛養殖總量突破15萬頭,具有規模優勢占據市場領先強國。牢固樹立"大投入、大企業"的理念,有針對性地引進全國知名水産養殖、加工企業,依托大型企業引領規模化、集約化、叢集化發展。大力引進和培育具有全方位深加工生産能力的企業,建立覆寫全生産、儲存、運輸、銷售全過程的"無斷鍊"肉類冷鍊物流體系,實作"集中養殖、集中屠宰、品牌管理、冷鮮上市"。同時瞄準醫藥、服裝、化工、生物工程等高科技領域吸引企業,提高加工的深度和精度,提升産品的附加值。
正在努力提高育種品質
前安縣将進一步加強美利奴羊、紅頭姬芫肉羊等地方品種的養殖推廣,支援企業研發創新,提高種畜性能和養殖品質,盡快形成本土品牌。積極引進安格斯牛、奧金斯牛、比利時藍牛、利木贊牛等國際肉牛新品種,加快形成牛的基本核心畜群,盡快培育适應性強、生長發育迅速、肉質性能優良、商品特性好的肉牛新品種。同時,對于全縣年産量高達百萬噸的稭稈,實際用于發展畜牧業的隻有幾萬噸,使用率不足10%的情況下,進一步推進"稭稈肉"工程,抓好綠色(黃色)儲藏窖的建設, 鼓勵坑庫、露水儲存,降低基礎設施成本,積極推廣稭稈酶法、鹽堿化、微儲、膨化、顆粒開發等技術,力争到2025年達到稭稈使用率的50%以上。加快推進标準化生産,着力實作标準化養殖"六大"目标,即:做好畜禽養殖、養殖設施、生産标準化、防疫制度化、糞便無害化處理和正常監管,積極引導養殖場(戶)改善動物防疫條件,建立并實施封閉化管理, 清潔消毒等重點防控措施。環保、農業等部門整合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和資金,重點向符合條件的養殖群落傾斜,争取今年項目落地。每個鄉鎮都會提出一個集中的養殖區,實行标準化養殖示範,建立模式,推廣複制,典型引導,示範驅動。
努力營造濃厚的氛圍
宣傳部門設立宣傳欄目,通過微信、微網誌、公衆号等宣傳媒體,積極宣傳縣畜牧業,政策好,環境好,大力倡導社群資本進入畜牧業,發揮良好的社會資本帶資金,用科技、帶動項目的積極作用,通過村鎮擴音器、街道、村社群, 一信等形式,全國各省、市、縣四級政策覆寫到每一個農民,讓家喻戶曉的名字,人人都知道,真正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營造出人人都是參與者,每個家庭都有緻富之路的強烈氛圍。同時,要充分發揮幹部的作用。抓好基層乾部教育訓練,組織基層科技人員,包村、包戶、蹲點,做到"宣傳一套政策,研究問題,把握典型,總結經驗,做好工作",為群衆提供一些看得見、摸得着、能學手、用、快來實用的技術和經驗。鼓勵村幹部做羊牛,每年選拔一批專業的村書記、專業的村幹部、專業的大戶,給予表彰和獎勵,讓幹部群衆發展畜牧業有動力,有希望。
通訊員 李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