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是廣東重要的淡水魚養殖地區,曆史悠久,不少人從教科書裡就知道的“桑基魚塘”起源于此。塘基種桑、桑葉養蠶、蠶沙(蠶糞)養魚、魚泥育桑,形成一個天然的小生态系統,達到半自給的狀态。随着生絲需求的急劇增長,大量的土地被改造成此類魚塘,進而使淡水養殖活動蓬勃起來。
鲮魚作為混養家魚中的一種,以其肉質白嫩細滑、味道鮮美且自身的“泥土味”少而勝于其他品種得到青睐,更因為魚肉在剁細成魚滑後黏性極佳,可以作為主料或配料制作成不同的菜式,同時又具有彈牙爽滑的特點,成為順德這個美食之鄉的重要食材組成。
魚滑,就是将魚肉去除粗骨後,用刀切成薄片後再細細剁成泥。鲮魚在打鱗、除腮後,用刀平着從尾部沿脊骨将魚肉起出,熟手者在刀刃到達魚腹粗骨部位時,會輕輕抽出,僅餘刀尖在背肉上劃過,直至頭部,然後直刀切斷與腮位之間的相連,接着用食指在腹骨上巧力一摳,再握着魚肉往外拉動,一側的魚肉便被取下。另一面再次重複後,由腹部相連的整塊鲮魚肉就算合格取出了。
剁好的魚滑或刮好的魚青,都會經過摔打至上膠才成,這過程裡一定要加上不同比例的鹽才會起膠,中間還要加入不同分量的清水。有經驗的師傅會根據天氣的變化、制作菜式的不同而調節水分的比例,進而制造出不同的口感。或是松脆,或是緊實,但一定會保持着彈性和爽度。例如用于煎魚餅則加水偏少,咬口實在、嚼而有勁;而用來做魚青丸時,卻是脆彈松軟、嬌柔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