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到了山西的高平縣。到了之後,才發現原來這個地方就是戰國時期大大有名的長平,是曆史上長平之戰的發生地。
我去參觀了長平之戰紀念館,根據紀念館館長介紹,這個遺址的發現是95年當地的村民在蓋房子的時候意外發現的,這個紀念館就在村民打算蓋房子的地方直接建了起來。用大塊的玻璃把這個屍骨坑給罩了起來,從上往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累累白骨橫七豎八的躺在土坑裡。
館長詳細介紹了長平之戰,我對這這個曆史事件也産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回來以後搜集了一些長平之戰、邯鄲之戰的資料,這些在百家講壇節目裡王立群讀《史記》秦始皇也有講。
在戰國七雄裡面,趙國的整體國力可以和秦國抗衡,秦國要想統一六國,秦趙必有一戰,秦國進攻趙國,剛開始趙國主帥廉頗面對來勢兇猛的秦軍,占盡地利修築壁壘,固守不戰,形成對峙之态,持續了兩年多。
為了打破僵局,秦王秘密把主帥換成戰神白起,并派人到趙國用離間計把廉頗撤了下來,換成了紙上談兵的趙括。趙括轉守為攻,掉入白起的圈套,被擊斃,眼見主帥已死,全軍隻得投降,投降人數有40多萬。
俘虜太多,白起心有餘悸起了殺心,先繳獲了趙軍的武器,深夜在趙軍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坑殺殆盡。
當時上戰場的士兵好多都是十幾歲,死的這40多萬人緻使趙國往後退二十年的有生力量被消耗殆盡,這涉及到幾十萬家庭,裡面有自己的父親、兄弟、兒子。趙國舉國上下對殘暴的白起恨之入骨。
晚上吃飯的時候,當地人給推薦了一道菜, 就是高平燒豆腐。
據說這道菜就是趙國人為了洩憤而發明的。
白起姓白,白色的豆腐代表白起的肉身,人們便把豆腐比作“白起肉”,火燒水煮而食之,以洩心中之憤。先把豆腐切成3厘米厚6厘米見方的小塊,切成小塊,寓意千刀萬剮。
旺火在鐵篦上用炭火烤至兩面焦黃寓意先受火刑,食用時用白開水加熱再受烹刑,吃的時候用筷子夾開意思是受完刑還要分屍,如此還不解恨,還要把白起的腦漿(煮熟的豆渣)撒上姜汁、蒜泥、辣醬和鹽巴攪勻,用作蘸料。吃的時候,用筷子把豆腐塊夾開,拌着蘸料一起下肚。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白起在秦國,他是一個神一樣的存在,是一個戰無不勝的英雄。但是在趙國人眼裡,他就是一個殺人惡魔。同一個人站在不同的立場去評價,他就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人,讓人真是感慨萬千。
我對這段曆史,原先就算是看過,也沒有太深刻的印象,但是這次來到這個地方,就對這段曆史有了深刻的了解,是以古人經常說的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個真的是非常有道理。隻有親身經曆過的事情,才會印象深,感慨多。
趁我們現在還年輕,還能走得動路,我們真的應該多遊曆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感受我們曆史的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