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粉體表面改性技術進階研修班将于6月13-14日在江蘇張家港舉行,報名請關注微信公衆号“粉體技術網”
表面改性被認為是制造顔料時所采取的重要工藝之一,對顔料的顆粒表面進行表面處理,可以改變顔料的表面特性,使之更符合應用上的要求。
1、氧化鐵紅顔料表面改性技術
(1)氧化鐵紅無機物表面包覆改性
氧化鐵在某些高分子聚合物中具有一定的觸媒作用活性,能引起聚合物早期老化,是以在其表面以氧化鋁一二氧化矽或有機矽包膜來降低其活性,可提高塑膠制品的使用壽命。用氧化鋁或氧化矽包膜的氧化鐵顔料也是一種抗絮凝氧化鐵顔料,适于塗料中應用。
(2)氧化鐵紅有機物表面包覆改性
氧化鐵顔料粒子的表面存在着堿性或酸性,可利用以季胺鹽、硬脂酸、磺酸等有機化合物處理表面而改性。
采用聚合電解質如聚丙烯酸鹽、聚胺類等分散劑改變顔料在水性體系塗料中的應用性能,其原因是聚合電解質分子中含有可電離的基團,易溶于水,極性很強,可以同時提供雙電子層穩定作用和空間位阻效應,在水性體系中的分散作用強。
(3)氧化鐵紅包核法改性
目前包核法是采用高嶺土或其他惰性材料為核,表面經多磷酸鈉活化,使α-FeOOH微晶包覆,煅燒後即可得到包核型氧化鐵紅。
2、氧化鐵黃顔料表面改性技術
(1)氧化鐵黃有機物表面包覆改性
為改進鐵黃在有機溶劑中的分散性,通常采用在體系中加入分散劑控制粒子的大小和均勻性,或加入表面活性劑将鐵黃粒子由表面張力較高的親水性變成疏水性。其中最常用的有六偏磷酸鈉、焦磷酸鈉、酒石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等。
(2)利用表面改性技術制備新顔料
鐵黃的顔色屬于暖色調,色澤自然柔和,裝飾性高,但是色澤不夠鮮豔。而有機顔料着色力好,色澤豔麗,将其與氧化鐵顔料複配,即可得到耐久性好,着色力強的顔料。由氧化鐵黃和酞箐藍兩種顔料進行複合可以得到複合鐵綠顔料,其生産過程是将顔料按比例加入高速分散機中分散均勻,進過濾、烘幹、粉碎而制得成品。産品可用于水泥着色,并顯示其獨特的耐光、耐侯、耐堿等性能,又因價格低廉已成為首選的水泥着色綠色顔料,取代了價格較高的氧化鉻綠顔料。也可用于配制工業塗料,但僅限于草綠色的塗料中。
(3)氧化鐵黃無機物表面包覆改性
為改進氧化鐵黃的耐熱性與耐候性,研究者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拜耳公司采用包核法制備耐熱級氧化鐵顔料,制備過程用鋅和矽部分取代晶格中的鐵,生産的适用于塑膠和耐一定溫度的塗料的鐵黃顔料,其主要成分是鐵酸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