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繁曾先師年譜
原創:酒大雷 許繁曾武學研究會 2019年2月14日
酒大雷
編者按:為紀念八卦掌、形意拳一代明(名)師、著名國術家、北京許氏之一代宗師許繁曾先生逝世十五周年,特釋出《許繁曾先師年譜》,望北京許氏同門和武林友人多提寶貴意見,不斷完善許師年譜以告慰先師在天之靈,許繁曾先師的精神和事業永存。
1921年6月14日,農曆五月初九,許繁曾先生出生于國術世家。許繁曾先生的叔父許禹生先生于民國元年即1912年發起成立北京體育研究社,許禹生先生為北京體育研究社副社長,社長由北京市長擔任。北京體育研究社的登記宗旨為“提倡尚武精神、養成健全國民,并專事研究中國舊有國術使成系統,不含宗教及政黨性質”。1917年創辦北京體育講習所,為體育研究社的增設機構,1920年更名北京體育學校。體育研究社也以“研究體育、振興尚武精神”為宗旨。
許繁曾先生出生的那年即1921年,中國共産黨成立,這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1926年,許繁曾先生六歲開始從叔父許禹生(劉德寬、楊健侯之弟子)學習國術基本功、六合拳、嶽氏散手、八卦掌、太極拳等。
1928年12月25日,北平國術館董事會召開成立大會,許繁曾先生的叔父、體育研究社副社長許禹生先生為副館長,北平市長何其鞏先生為正館長。北平國術館宗旨為“提倡國術、增進全市群眾健康”。
1929年2月3日,北平國術館舉行開館慶典。許繁曾先生在北平國術館學習内外各家拳械,更從堂兄許笑羽學習形意拳,從四哥許子先斈通背拳,從韓福順先生學八卦刀,從張仲元先生學鹿角橛。
1932年,許繁曾先生十二歲,在長春大同公園從八卦掌名家程有功先生學八卦掌。
1938年(三十年代),許繁曾先生赴津訪通背拳名家張哲先生不遇,在意國花園巧逢程有信老師,一見投緣而從程師學習七年。程有信先生是八卦掌宗師、程派八卦掌創始人程廷華先師之次子,是程式八卦掌之集大成者。許繁曾先生為八卦掌大師程有信先生的開山頂門大弟子,是為八卦掌第四代傳承人。
1945年(四十年代),許繁曾先生又拜宋派形意拳名家李耀東(字旭洲)先生為師,學習宋氏形意拳。李旭洲先生是形意拳宗師、宋派形意拳創始人宋世榮宗師之子宋虎臣大師的入室弟子,并得師爺宋世榮先生親傳。許繁曾先生是為形意拳第八代“黃”字輩(山西派是“維”字輩)弟子。
許繁曾先生除八卦掌程有信、形意拳李旭洲上述二師承外,尚獲下列名士指教,使承德藝兆鮮。
其啟蒙先叔許禹生為大槍劉德寬、楊健侯弟子。
董海川始祖親傳的韓福順先生授八卦刀;
程有功師伯授一勢三聯單換掌;
張異仁先生授軸心力為主的八卦掌法;
程有龍弟子石仲義先生授程有龍練法;
張永德弟子周遵佛先生授上壓下挺穿掌法;
周祥弟子勵善章先生授周祥轉掌;
大槍劉弟子張仲元先生授鹿角橛;
四堂兄許子先授通背法根、砸樁等;
吳彥清先生授嶽氏散手。
許繁曾先師晚年曾十分風趣地說:“算起來,前前後後我的老師不下十幾位,這也許就是機緣,可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姓許不是。”許繁曾先生一生都對傳授過自己技藝的老師“衷懷銘刻,永生難忘”。
1946年,許繁曾先生在北平國術館任教,與其堂兄許笑羽(許續曾)、許小魯(許绂曾)、許子先(許邵曾)等共同為中華國術的傳承發展和弘揚做出了重要貢獻。
許繁曾先生自幼好武,北京許氏、國術世家、家學淵源,其八卦掌、形意拳技藝師出名門、傳承有序,并得衆多國術名師指授,刻苦練功、執着追求、不斷進取,集八卦掌、形意拳、太極拳等内外各家拳術之大成,武學造詣頗受推崇,是八卦掌、形意拳傳承曆史上的一位重要代表性傳承人,為社會各界公認的中華武學的一代明(名)師。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許繁曾先生在北京月壇開場授徒。
五十年代,許繁曾先生先後收入室弟子劉朝瑞、楊志忠、劉升賢、單蒲等。
1962年,北京市國術運動協會成立。許繁曾先生堂兄許小魯先生為北京市國術運動協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兼任裁判工作委員會和長拳研究組的委員。
1962年,許繁曾先生在北京市國術觀摩賽中獲八卦掌及短器械兩項第一名。
在新中國建設時期,許繁曾先生繼續秉承北京體育研究社、北平國術館的精神理念和宗旨,一直堅持習武練功授徒,與衆多北京許氏門人一起為中華傳統國術的傳承弘揚默默耕耘。
許繁曾先生早年畢業于吉林省立高等農專,幾經滄桑,改業臨床,工作為北京市西運養老院醫生并從此崗位退休。伴随着改革開放的曆史程序,中華國術的傳承發展也進入了新的曆史階段,許繁曾先生也為中華國術的傳承發展積極努力工作。
1980年,北京市國術運動協會恢複工作,組建了第二屆委員會。
1980年,西城區國術協會(西城區國術專業委員會)成立,許繁曾先生為西城區國術協會(西城區國術專業委員會)副主席。
1982年,西城區國術館成立,許繁曾先生為副館長(館長張益明,副館長許繁曾、鮑玉藻),先後開班20餘期,招收學員數千人。
1983年-1986年進行國術挖掘整理工作,西城區武協成立了國術挖掘整理小組,許繁曾先生擔任副組長(組長張益明,副組長許繁曾、鮑玉藻),經過努力圓滿完成任務,并獲得北京市國術挖掘整理工作先進集體的光榮稱号,并頒發了錦旗。
1980年,許繁曾先生等衆多八卦掌傳人共同參與發起為董海川先師遷墳立碑活動,是董海川先師遷墓籌委會主要人員。許繁曾先生代表八卦掌程廷華、程有信一脈傳人在為董海川先師遷墳建墓活動發起人名單上親筆簽名并捐款。
1981年5月10日,八卦掌傳人開始遷請董海川先師之靈柩,許繁曾先生參加。
1981年5月17日,八卦掌傳人在北京萬安公墓舉行董海川祖師落葬儀式,許繁曾先生參加。
1981年11月29日,在京西萬安公墓舉行董海川墓碑落成儀式,北京國術界人士三百多人參加了大會。
1982年3月7日,北京市武協正式開會讨論并初步同意了北京八卦掌同仁建立八卦掌研究會的申請。
1982年5月23日,八卦掌研究會在新街口勞工俱樂部舉行慶祝成立大會,這是北京市成立的第一個單拳種研究會,國術界人士五百餘人參加了慶祝會。
許繁曾先生積極支援參與為董海川先師遷墓建碑的活動,在發起人名單上簽字并捐款,與衆多發起人一起是北京市武協八卦掌研究會建立伊始的主要基礎參與者、發起人和見證人。北京八卦掌研究會成立後,許繁曾先生積極支援門人參加北京八卦掌研究會的各項工作,曾擔任北京八卦掌研究會顧問,為八卦掌的傳承弘揚和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
1982年5月,許繁曾先生發起組織北京市形意拳研究會,任籌備組長。在市武協的支援和上司下,籌備組對全市的形意拳界老前輩和有影響的人物進行了廣泛的走訪串聯、征求意見、醞釀協商,召開了五次大的座談會,十六次小會,曆時十個月大家取得了一緻意見,申請成立形意拳研究會。
1983年3月15日,北京市武協正式準許成立“北京市武協形意拳研究會”。
1983年4月17日,北京市形意拳研究會在阜外真武廟召開成立大會,參加活動的北京市國術界知名人生和各界代表共計約有兩千多人,這是北京市成立的第三個單拳種研究會。許繁曾先生倡議,北京形意拳研究會經民主協商推舉孫劍雲擔任會長,許繁曾先生為北京市形意拳研究會副會長。
1984年4月15日,北京形意拳研究會舉行慶祝成立一周年大會,在西城新街口勞工俱樂部舉行表演大會,許繁曾先生等登台獻藝做了精彩表演。
1986年,許繁曾先生主講《淺談形意拳的練法》,參加聽課的學習者有數百人之多。
1988年,形意拳研究會被北京市體委、北京市國術運動協會評為先進集體,年底通過差額選舉産生了形意拳研究會第二屆委員會,許繁曾先生為副會長。
1991年,形意拳研究會進行了第三屆委員會的換屆選舉工作,許繁曾先生為副會長。
1994年7月,形意拳研究會進行了第四屆委員會的換屆選舉工作,許繁曾先生為副會長。
1994年,山西太谷全國形意拳邀請賽,北京取得了團體第三名的好成績,并獲得了大會頒發的道德風尚獎。
1996年9月,形意拳研究會進行了第五屆委員會的換屆選舉工作,許繁曾先生為副會長。
1995年,許繁曾先生等參加了國家國術院召集的關于創編全國形意拳推廣套路的創編活動。
1995年8月,北京組隊參加河北深圳舉辦的國際形意拳交流大會,取得了團體第二名、第三名的好成績。
1997年7月,北京形意拳研究會講座,許繁曾先生講《形意拳的特點》。
1998年8月,《北京市武協形意拳研究會會刊》刊登許繁曾先生的文章《形意拳的特點》。
2002年,許繁曾先生的《形意拳的内外“三合”》一文公開發表在《中華國術》2000年02期上,是形意拳史上的一篇經典文獻。
許繁曾先生發起組織成立北京形意拳研究會,任籌備組長,從第一屆到第五屆一直擔任副會長,兼任理論組長,先後多次給廣大會員進行理論講座,把多年的練拳心得體會毫無保留傳給後代。許繁曾先生為繼承、發揚、研究、推廣形意拳做了大量工作,為形意拳的傳承弘揚和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
1983年,許繁曾先生獲全國千名“國術優秀輔導員”稱号。
1985年,許繁曾先生在北京市老年人國術比賽中獲甲組傳統拳術第一名。
1987年,許繁曾先生獲國術挖掘整理工作獎。
1995年4月,《武魂》雜志1995年第4期(總82期)刊登《訪許繁曾先生》(作者張永春),同期雜志封面即為《北京形意拳名家許繁曾》。
1996年12月13日,北京市國術運動協會國術理論文史研究會正式準許成立,許繁曾先生擔任副會長。
1998年8月28日,許繁曾先生參加北京市國術運動協會國術理論文史研究會舉辦了天下第一刀展評會,該刀是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鑄造的指揮刀。
2001年,許繁曾先生舉行八十歲壽誕。
許繁曾先生為人和善、處事低調、不善張揚,對于傳播八卦掌、形意拳不辭勞苦,積極參加北京西城武協、北京八卦掌研究會、北京形意拳研究會等各社團組織的活動,發揮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許繁曾先生還在河北、湖北等地及北京華僑補校、郵電大學、北方交大、等基層機關任教,還曾擔任濟南市形意拳研究會顧問、北京郵電學院武協顧問、北京電視台國術顧問等職,北京體育研究社、北平國術館的精神理念也随之融入中華文明的曆史長河。許繁曾先生團結武林同道,為八卦掌、形意拳,為中華國術的傳承弘揚和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為社會公認的著名國術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許繁曾先生在北京月壇開場授徒。五十年代,許繁曾先生先後收入室弟子劉朝瑞、楊志忠、劉升賢、單蒲等,1995年最後收關門弟子張學軍。根據北京許氏傳承資料記載,許繁曾先生弟子共計有87人:劉朝瑞、楊志忠、劉升賢、單蒲、張啟發、李忠、陳淑清、劉兆林、吳景會、白英東、房廣津、王福增、尹民作、馬克豐、黨雪田、簡成廣、曹恒茂、唐傑明、羅建章、張發智、周延辰、白秋慧、張福利、蔣霖、劉而立、馮維春、王曉燕、張小麗、王群生、萬巍、李桂琴、尚利民、王風琴、曲壽君、章德祥、黃少斌、王勝國、馮殿臣、馬振崙、楊越雲、劉占存、劉文華、張春富、塔惠來、汪錫順、魏誠林、王萬友、關明、劉之華、李克儒、翟永才、王正宗、馬國翠、劉書明、于進、王明建、唐若龍、許才、劉煥其、丁保華、王勇、劉勇、王建平、徐家元、張冬生、宋玉恩、信力、王恒普、張增記、李福強、劉穎宇、燕克強、張聞、秘錫玉、周士傑、劉元禮、劉增福、吳維善、艾信芳、萬幼斌、蔣本康、陳重喜、餘長林、陳新運、張武、李清文、張學軍。
許繁曾先生弟子門人衆多,都在默默地傳播、推廣、傳授八卦掌、形意拳等中華傳統技藝。
1980年前後,許繁曾先生的弟子單蒲先生奉師命在通州、朝陽等地開場授徒;許繁曾先生的再傳弟子李斌、白金明、李建傑、武鳳齊、毛海嶺等開始跟随單蒲先生習武,并獲許繁曾先生親授。
八十年代中期,許繁曾先生再傳弟子中的大師兄白金明先生與許繁曾先生之子許天健、許繁曾先生之女許立時等人一起創立北京天時金屬加工廠,這也就是北京五合國術館的前身。白金明先生在師爺許繁曾、恩師單蒲的支援下創立五合國術館,以傳承北京體育研究社、北平國術館之精神和理念。
1995年,許繁曾先生在深州第一屆國際形意拳邀請賽上正式對外公開打出“北京許氏”的旗号,由許繁曾先生弟子單蒲先生擔任領隊的“北京許氏”代表隊取得了團體第三名的好成績。
1995年,許繁曾先生親定北京許氏門規:
一、絕對遵守門規。
二、不欺師滅祖,終生不叛師門。
三、認真刻苦學習,不懶、不貪、不滿、不燥,虛心鑽研,達到能通、能懂、能練、能用。
四、不篡改師門所授拳藝、器械、套路,允許将自己心得體會所積累之精華另編成新套路,不允許混合不清。
五、欲學習他人武功,或想另拜他人為師,須經老師同意,但絕對不允許以師門武學作交易。違者當逐出門牆。
六、遵法守紀,見義勇為,尊長敬上,謙虛謹慎,克己從仁,不仗武欺人,崇尚武德。
許繁曾先生是八卦掌、形意拳傳承曆史上的一位重要代表性傳承人,為社會各界公認的中華武學的一代明(名)師,是著名的國術家。許繁曾先生晚年着手系統整理自身所學,著有《八卦掌》、《淺談形意拳練法》、《形意拳攻防特點及其發勁原理》錄音帶及《八卦掌》、《形意拳》錄像帶,整理建立了龍形八卦掌、十二形集精、十二形刀、八卦滾身刀、八卦雲龍劍,為推動國術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許繁曾先生結合家族曆史傳承,為更好的弘揚北京體育研究社、北平國術館的精神和理念,于1995年正式定名“北京許氏”。“北京許氏”不是一門一派,而更主張破除門戶之見,堅持“許武尚德”,以“研究體育、提倡國術、振興尚武精神、增進群眾健康、養成健全國民”為宗旨,是中華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傳承精神美德的優秀代表,許繁曾先生堪稱“北京許氏”之一代宗師。
2004年2月14日(農曆正月十四),一代名師許繁曾先生仙逝,享年84歲。
許繁曾先生仙逝後,以單蒲先生為代表的北京許氏衆多弟子門人秉承許繁曾先師遺志,開展許繁曾武學研究,在全國各地為弘揚許繁曾先師傳承下來的八卦掌、形意拳等中華傳統武學技藝而不懈努力。
2017年,單蒲傳授、李斌著《程式八卦掌功法理論》一書由人民體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許繁曾武學研究會的名号公之于衆。李斌先生完成了恩師單蒲先生布置的任務,也了卻師爺許繁曾先師的一個遺願。伴随着許繁曾武學研究會的名号公之于衆,許繁曾武學研究會會長白金明先生義無反顧、責無旁貸地肩負起傳承許繁曾先師武學,發展北京許氏體育文化的重擔,攜弟子門人開啟八卦掌、形意拳北京許氏許繁曾武學系統整理的新階段。白金明先生在師爺許繁曾先生支援下創立的北京五合國術館傳承發展也進入了新階段,同樣了卻了師爺許繁曾先師的一個遺願。
2018年7月28日,許繁曾武學研究會祭拜一代明師許繁曾先生,“北京五合體育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北京許武尚德體育文化有限公司”。北京許武尚德體育文化有限公司的更名成立,是北京許氏武學傳承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标志着北京許氏武學傳承發展進入了新時代。
2019年1月19日,在北京市國術運動協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暨換屆大會上,由許繁曾武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劉升賢、許繁曾武學研究會會長白金明、許繁曾武學研究會秘書長酒大雷等為代表的北京許氏門人發起成立的北京許武尚德體育研究社獲得第七屆北京市國術運動協會正式授牌,成為第七屆北京市國術運動協會的第一批機關會員。北京許武尚德體育研究社以“許武尚德”為理念,以“研究體育、提倡國術、振興尚武精神、增進群眾健康、養成健全國民、助力民族複興”為宗旨,這也标志着北京體育研究社傳承發展進入了新時代。
特此紀念八卦掌、形意拳一代明(名)師、著名國術家、北京許氏之一代宗師許繁曾先生逝世十五周年!許繁曾先師的精神和事業永存!
參考文獻:
1、許繁曾先生傳承的師門資料檔案;
2、北京體育研究社、北平國術館《體育季刊》、《體育叢刊》、《體育》等曆史資料;
3、《北京市國術運動協會檔案》;
4、北京市武協形意拳研究會檔案資料;
5、北京市武協八卦掌研究會檔案資料;
6、《北京市武協形意拳研究會會刊》(1998年8月第一期、2003年10月第二期)
7、《程式八卦掌功法理論》單蒲傳授、李斌著;
以書會友、廣結善緣
——《程式八卦掌功法理論》2019年度閱讀收藏指南
【程式八卦掌功法理論】2019年度閱讀收藏指南
許繁曾武學研究會單蒲傳授、李斌著《程式八卦掌功法理論》一書已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全國公開銷售。
本會還有部分藏書對外公開銷售,歡迎武林同道、廣大讀者閱讀收藏。
《程式八卦掌功法理論》一書2019年度社會公開銷售價格保持為每冊100元人民币(含快遞費)。
閱讀收藏購書請聯系:酒大雷 13811136692(微信同号)。
《程式八卦掌功法理論》公開銷售價格為書面定價每冊86元人民币(不含運費)。快遞到付則可免收14元,僅需支付書面成本定價86元人民币。
有對八卦掌、對形意拳、對中華武學感興趣的朋友,有需要《程式八卦掌功法理論》一書的武林同道,請掃描以下二維碼添加微信13811136692(添加微信時請注明“購書”)與酒大雷聯系,購書款微信轉賬即可,并告知詳細快遞位址,即發順豐快遞。
以書會友、廣結善緣,讓我們一起學習交流中華傳統武學。
感謝廣大武林同道及各位讀者閱讀收藏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