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戴經書明故黃母屠氏孺人摹志銘

作者:紅韻軒

墓志在我國有非常悠久的曆史,它始于漢,盛于唐,衰于民國年間,沿襲下來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現存最早的墓志,是東漢的《賈武仲妻馬姜墓記刻石》,于1929年在洛陽出土,刻于東漢延平元年(106)九月,被譽為中國墓志鼻祖。該志石長46、寬58厘米,志文隸書,15行,每行13至19字,書法剛勁有力。

賈武仲妻馬姜墓記刻石拓片

戴經書明故黃母屠氏孺人摹志銘

墓志,是存放于墓中載有死者傳記的石刻。它是把死者在世時,無論是持家、德行、學向、技藝、政績、功業等的大小,濃縮為一份個人的曆史檔案,以補家族史、地方志乃至國史的不足。也是墓志斷代的确證。墓志銘是一種悼念性的文體,更是人類曆史悠久的文化表現形式。墓志銘一般由志和銘兩部分組成。志多用散文撰寫,叙述逝者的姓名、籍貫、生平事略;銘則用韻文概括全篇,主要是對逝者一生的評價。但也有隻有志或隻有銘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寫的,也可以是别人寫的。墓志銘,是古代文體的一種,通常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是序文,記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稱為“志”;後一部分是“銘”,多用韻文,表示對死者的悼念和贊頌。明代徐師曾在《文本明辨序說》中說:“按志者,記也;銘者,名也。”

明故黃母屠氏孺人摹志銘

戴經書明故黃母屠氏孺人摹志銘
戴經書明故黃母屠氏孺人摹志銘
戴經書明故黃母屠氏孺人摹志銘

故---已故 ,已經死去的。黃母---黃氏子女的母親。孺人 ---孺人是官員夫人的稱謂。 明故黃母屠氏孺人摹志銘刻有“孺人姓屠,平湖世家,優仲贈刑部尚書竹阿諱……機之..書庫,盛之元配而人厚佳石鳳儀,嫡..... ”。

戴經,字孟常,嘉興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舉人。 曆延平、九江二府推官,正德十三年(1518)升泰安知州。緻仕,有《浔陽餘稿》、《雙湖集》行世。

墓志銘是給過世的人寫的,在古代,墓志主要是把死者的簡要生平刻在石碑上,放進墓穴裡,以求得人死留名。

中國曆史上,從隋唐宋到元明清,持續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使得一批批文人才子金榜提名不久就會被選派到各級“政府”走上仕途,拿着朝廷的俸祿,安居樂業、豐衣足食。但科考的臨場發揮無法把文人的才華全都“考”出來,一批在民間極具聲望的才子卻“屢試不第”,這些淪為無業遊民的文人不善農工商貿,他們謀生的手段大多依然是靠寫。其中不乏一些古代知名文人給死者寫碑文賺錢。如唐代的韓愈,寫碑文頗得潤筆之利,他寫《平淮西碑》得到的酬勞是500匹絹,按《中國物價史》的記載換算:唐開元年間500匹絹相當于7690鬥米,而買7690鬥需要199940元,韓愈寫此碑文就拿了近20萬元稿費,而碑文隻有1505個字,每字價值約132元。這就使得流傳下來的一些墓志銘極具文學價值。

墓志之作,多由名家撰述和書寫,它在文化、書藝方面的價值,更是顯得彌足珍貴。随着《文物保護法》的頒布和實施,新出土的和散落于民間的墓志及墓志拓片被征集和儲存到博物館、圖書館等文博機關,進而興起了一股墓志研究熱。

人的一生,說短也不短,說長也不長,從生到死是一個階段,生前做的事,死後留下什麼呢?古往今來,許多名流官宦得出結論,人死後最該留下的是一段文字和一個人的文化,即墓志銘。但百年風雨人生,豈是幾行刻石能夠寫全?生平輝煌者又如何呢?正如臧克家的《有的人》所說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有的人,情願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燒。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隻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場可以看到;他活着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衆把他擡舉得很高,很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