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南玉溪積極打造人才集聚“新窪地”。 供圖
作者 李華國
21世紀是一個資訊大爆炸、人才輩出、競争激烈的新時代,絕大多數年輕幹部對标焦裕祿、袁隆平、鐘南山的好榜樣銳意進取,奮發有為,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主動投身到幹事創業的熱潮中。但是也有少數年輕幹部總把自己當成“過客”,工作中總是用“不會做”“做不來”等借口推辭,逐漸演化為“躺平族”,不敢擔當、不願做事。然而曆史賦予使命,時代要求擔當,年輕幹部務必淬煉紮實的理論功底、切實的好謀善斷、務實的實踐作風。
把“學”字記牢,以學為本。“學如弓弩,才如箭镞,”學習是立身之本,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學乃身之寶,立身百行,以學為基。學習可以讓我們增強眼觀六路、明辨是非的能力,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中找準定位,把握正确方向。面對激烈的競争環境,理論上的清醒是政治上清醒的前提,理論上的堅定是政治上堅定的保證,年輕幹部決不能放任自己、随波逐流,苟且于一時的滿足,而是要常常“充電”,拒絕“躺平”,按照“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充什麼”的原則,認真學習各類理論書籍、政策檔案,主動向同僚學、向榜樣學、向群衆學,學習“真功夫”,練就“硬本領”。對标先進找差距,不斷用政治理論的“淬火”,篩出思想上的“雜質”,除去精神上的“灰塵”,鑄起信仰的“萬裡長城”。
把“思”字用活,以悟為實。“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主動查找自身在業務方面、工作方面、能力水準上的不足,時刻保持自醒、自警,在學習中深入思考問題,從固定思維中擺脫出來,“涉淺水者見魚蝦,入深海中得蛟龍”,多問幾個“為什麼”,不斷探索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在細節上總結升華。拒絕“躺平”,勇于克服思維惰性,強化思考的自覺,注重把學習成果融入進思考問題的過程,養成事事多思考、時時要思考的習慣,不能抱有“等”“靠”的想法。切實增強看問題的眼力、謀事情的腦力,遇到困難和挫折,不氣餒,時刻保持問題意識,多想深一步,在思考中學會融會貫通,做到舉一反三、揚長避短,從縱向總結經驗,從橫向尋找差距,從多向探求新路,總結提煉成功的做法和經驗,分析透徹失誤教訓,在思考中形成實用管用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把“幹”字放大,以幹為總。“為學之實,固在踐履,”年輕幹部在實踐中缺乏一定經驗,是以要在努力學習的同時強化實踐,從學習中來,到實踐中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要實幹,但不能蠻幹,堅持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索無縫銜接,不能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不論工作任務難易,拒絕“躺平”,始終保持強烈的使命意識、責任意識、進取意識,克服畏難情緒,勇于挑重擔子、接燙“山芋”、啃硬“骨頭”。充分發揚“釘釘子”精神,作一顆“不上鏽的釘子”,敢于拼搏,堅持滿懷激情幹事,在真刀真槍的實幹中成就一番事業,自覺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時代重任,在實幹中成就萬象人生,不負這個大有可為的新時代。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