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弄潮兒向濤頭立 —— 中鐵二十四局浙江公司九景衢鐵路浙江段I标二分部施工側記

□ 孫璞玉 文 雄 朱 峰

弄潮兒向濤頭立 —— 中鐵二十四局浙江公司九景衢鐵路浙江段I标二分部施工側記

↑黨員到全國“創先争優”示範村——淳安縣楓樹嶺下姜村學習

核心閱讀

在地處浙皖贛三省交界的衢州市開化縣,山河相間,谷狹坡陡,“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的錢塘江從這裡起源。巍巍群山起伏連綿,縣城的森林覆寫率達到80.7%。九景衢鐵路自江西入浙江,從這裡穿山越嶺,也開啟了這裡通上鐵路的曆史新篇。中鐵二十四局承建浙江段I标,其下屬浙江公司組建二分部,在九景衢鐵路浙江段建設中當起了急先鋒。‘’

弄潮兒向濤頭立 —— 中鐵二十四局浙江公司九景衢鐵路浙江段I标二分部施工側記

↑開展隧道坍塌應急救援演練

迎難而上勇向前

九景衢鐵路浙江段I标二分部線路長11.46公裡,其中隧道9座共7.1公裡、橋梁8座共2.47公裡、路基15段共1.89公裡。

九景衢鐵路浙江段岩溶隧道勘測資料顯示,23座隧道中岩溶隧道14座,I标二分部的9座隧道全列在其中。此外,楊林隧道、裴嶺2号隧道疑似有瓦斯。

二分部承建的所有橋位置均在岩溶發育地段。跨杭新景高速公路特大橋,雖然橋梁不長,隻有977米,墩台27個,但鑽探結果顯示有26個墩台底下存在各式大小不一的溶洞。8号~20号墩間溶洞密集,有些像糖葫蘆一樣連成串。在岩溶地區進行橋梁鑽孔樁施工過程中,極易發生坍孔、卡鑽、埋鑽等現象,既威脅施工安全,影響工程品質,也制約着工程進度。

弄潮兒向濤頭立 —— 中鐵二十四局浙江公司九景衢鐵路浙江段I标二分部施工側記

除了岩溶發育,跨杭新景高速特大橋12号~18号墩位還是古河道,一層近6米厚的鵝卵石松如散沙,打鑽孔樁容易坍孔,輕則埋鑽頭,重則造成樁機基礎塌陷。橋下岩層高低起伏巨大,9号墩樁長隻有20多米,而8号墩樁長超過60米。

得知這些狀況,二分部有些人打了退堂鼓。

弄潮兒向濤頭立 —— 中鐵二十四局浙江公司九景衢鐵路浙江段I标二分部施工側記

項目經理芮勇敢說:“困難當道,不能畏懼,隻要去做,做多了就不怕了。”正所謂:“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他在分部生産會上号召大家迎難而上,穩紮穩打。

針對項目隧道多淺埋、圍岩變化快、多處溶洞及橋梁上跨在建的杭新景高速公路等難題,分部設了4個分工點,購買了瓦斯檢測儀等工具。

分部總工程師左松庭組織技術人員一起學習技術規範,反複優化施工方案,送出公司、局指揮部、監理和業主多方評審,并積極向西南交大、鐵科院專家咨詢請教。準備充分後,二分部團隊鉚足幹勁兒,吹響沖鋒号,于2014年3月15日先于其他分部開工。

弄潮兒向濤頭立 —— 中鐵二十四局浙江公司九景衢鐵路浙江段I标二分部施工側記

步步為營過難關

《周易·乾》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小心謹慎,如臨危境,不能稍懈,這樣才能避開禍患。參與高風險的工程建設,更應如此。“絕不以犧牲安全來搶進度!”這個理念已深入項目部每個人的腦海裡,踐行在工程施工的每個環節中。

弄潮兒向濤頭立 —— 中鐵二十四局浙江公司九景衢鐵路浙江段I标二分部施工側記

分部對岩溶路基采用探灌結合的方式,抽取30%的孔位進行先導孔勘探灌注。路基注漿時,技術主管朱宏斌一直懸着心,他回憶說:“2014年9月的一天,注漿壓力表突然沒有反應了,正常應該是回降的。我們暫停施工,間隔了一晚,還是同樣情況,趕緊填水玻璃速凝劑,灌沙子。”

岩溶鑽孔樁施工難度之大,工程部主管橋梁的副部長童峰深有體會:“平常施工兩天的鑽孔樁,遇到溶洞就要施工5天以上,有的甚至長達10天。”跨杭新景高速公路特大橋8号墩的樁基長64米,施工比較複雜,打11号樁時出現了卡錘,着實讓項目部人員緊張不已。他們反複研究圖紙和現場實際,選用抛填法與鋼護筒跟進法相結合的方式,終于控制住了不利局勢。

為應對隧道施工遇到溶洞、瓦斯的狀況,工程部部長危偉特意買來專業書籍,潛心研究,掌握地質超前預報、施工組織、危險源辨識與應急預案等方面的知識。他還找到這方面工作經驗豐富的監理、設計人員虛心求教,一同探讨完善技術管理措施。

為加強隧道施工安全品質管控,項目部在每個隧道口豎起警示牌,将《隧道施工安全九條規定》内容向隧道所有從業人員公告。安全利劍高懸頭頂,現場施工步步為營。

分部第一次遇到的岩溶隧道是樟樹塢隧道。2015年1月4日,隧道開挖至裡程DK240+041時,掌子面右側拱牆出現小面積坍塌。此段原設計為Ⅲb級圍岩,技術主管王浩立即向分部上司彙報,聯系現場設計組趕來勘察後,變更成Ⅳb級進行支護。1月8日,掌子面右側拱頂發生岩溶冒頂。項目部采取堆砌沙袋擋體、回填洞渣、噴射混凝土封閉等措施後,又搭設了洞身管棚,注入水泥漿。坍腔段處理完畢,超前預支護采用小導管,初期支護及二次襯砌按Vb級圍岩施工,最終安全通過此段。

2015年7月,在接連下了幾天大雨後,裴嶺2号隧道DK243+170段出現岩溶冒頂,這時隧道開挖已經通過了淺埋段。不過,令分管隧道的副經理兼安全總監張國華欣喜的是:“有了前面樟樹塢隧道的實戰經驗和技術交流,這次現場管理、作業人員處理這類問題更加鎮定熟練。”他帶着隧道主管王青超等人,安排作業人員在冒頂的山坡上注漿,對洞内反壓回填。聯系設計組将後續45米的圍岩等級變成Vb級,施工方法改為三台階臨時仰拱法。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項目部人員士氣高漲,勤奮付出,在困難壓頂時沖破重圍,打了一場場漂亮仗。

2015年9月29日,中鐵二十四局在九景衢鐵路浙江段Ⅰ标召開隧道施工技術交流會。在“标準化工地”楊林隧道出口,芮勇敢向前來參觀的60餘人講解在圍岩破碎、節理發育、瓦斯風險大的情況下,通過淺埋、岩溶地段采取的措施、積累的經驗。

精益求精建精品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因勢而變,才能推進發展,取得卓著成效。

在跨杭新景高速公路特大橋原古河道鵝卵石層施工時,承台基坑水流量大,需要多台大功率水泵一起抽水才能開展承台施工。15号、16号承台施工,甚至用了10多台大功率水泵抽水都難以抽幹。在鋼闆樁打不下、沙袋圍堰效果不佳的情況下,受樟樹塢隧道坍塌處理方案啟發,項目部采用了基坑四周注漿填堵鵝卵石間隙的方法,既經濟又實用,為順利完成承台施工提供保障。

樟樹塢隧道出口施工過程中,有一段800米左右的Ⅱ、Ⅲ級圍岩,項目部管理人員與作業隊一起在加強超欠挖控制上進行探讨,并改進開挖方法,采用增加導爆索、減小周邊眼孔距、下台開挖墊小台階鑽孔保證鑽眼方向等方法,取得了光面爆破的良好效果。

樟樹塢隧道進口、裴嶺1号隧道出口原設計為CFG樁加強地基,數量少,施工成本高。項目部積極與設計組聯系,一起現場勘查後,優化為混凝土換填方案。這樣不僅節約了成本,還大大友善了施工,加快了進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項目部改進水溝電纜槽施工工藝,使用整體式台車。傳統方式施工隧道水溝、電纜槽,需拼裝模闆,一般花費一天半才可以澆築一檔,模闆拆除後需要安放,影響其他工序施工。而水溝電纜槽整體式台車的模闆為整體式鋼模,強度高,不容易變形,保證了電纜槽整體順直,可每天澆築1檔,又不占用隧道内車輛通道,施工作業面清潔美觀。他們還購買了鑿毛機、止水帶熱熔焊機、防水闆紅外熱熔焊機、超前水準鑽機等一批小型機具,在各個工點上推廣應用。

品質管控上,項目部對隧道施工的開挖光爆控制、錨杆支護、防水闆熱熔焊、仰拱清底,橋梁工程的鋼筋間距、預應力注漿,路基填築壓實、粒料控制等,嚴格實行首件驗收制,建立問題庫銷号制度,做到現場控制不留死角。基坑、墩身腳手架等統一标準進行防護,有力地提升了現場安全品質管理水準。安質部部長方朝帶着徒弟黃植,以安全巡查、專項檢查以及會同監理進行周檢查等形式,認真開展日常安全品質管理,督促作業隊對發現的隐患及時整改。分部鑽孔樁檢測結果均為合格,因溶洞處理耽誤的工期也控制住,有效避免了大量出現同一溶洞反複漏漿複打的現象。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項目二分部付出終獲回報。隧道施工QC小組的攻關課題《快速安全通過岩溶地質段隧道施工控制》榮獲浙江省優秀QC成果二等獎。楊林隧道出口被上海鐵路局評為“标準化工地優勝杯”,跨杭新景高速公路連續梁獲評九景衢鐵路浙江公司“标準化工地樣闆”。

文化引領聚人心

一個運作成功的項目,一定有優秀的管理文化作支撐。

項目進場伊始,浙江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錢建忠和黨委書記陳明一緻強調,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必須加大勞動競賽力度,推進項目施工生産;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公司、項目部與勞務隊需恪守誠信、深化合作,實作共赢。

正是在這種勞動競賽激勵文化和誠信合作共赢文化的滋養下,項目二分部攻城拔寨,一路領跑,享譽九景衢。

2014年6月,二分部掀起月度勞動競賽熱潮,細化各工點生産進度目标,嚴格考核,重獎重罰,充分調動項目部職工和作業隊人員的積極性。當月,跨杭新景高速公路特大橋縱向便道如期動工,分部黨支部書記吳駿和前期人員共得到5000元獎勵;楊林隧道出口進洞開挖,獎勵副經理沈友川和兩個技術主管6000元,隧道作業隊受獎5萬元;而裴嶺2号隧道進口未完成原計劃任務,作業隊被罰2.5萬元。

真獎真罰,讓後進者趕先進,讓先進者更向前。2014年以來,二分部土地征用和臨時借地、隊伍進場、工程推進、安全品質管理、技術創新等工作在項目部4個分部中一直遙遙領先。

2015年初,芮勇敢提出隧道、橋梁、路基的10個技術主管各分管一段的“工點主管負責制”,得到浙江公司副總經理陶建國的認可,并在分部得以實施,這不僅促進了施工生産節節攀升,還大大提升了分部管理人員的攻堅能力。

“2015年4月達到施工高潮,并一直保持工程推進勢頭不減。”芮勇敢在年度述職報告裡這樣說道,全年分部完成産值2.9億元,接近合同造價的一半。

2015年9月28日淩晨,他們完成跨杭新景高速公路連續梁澆築,成為九景衢鐵路浙江段首聯合龍的連續梁;2015年12月29日淩晨,跨溶洞(49.2+80+49.2)米連續梁順利合龍,至此,跨杭新景高速特大橋主體工程順利完工;2016年8月10日,樟樹塢隧道貫通,标志着分部9座隧道全部安全順利貫通。

如果說勞動競賽激勵文化是推動項目成功的一大引擎,那麼誠信合作共赢文化則為引擎提供了強大動力。

二分部邀請施工隊伍參加項目部的安全品質例會, 對新上崗作業人員定期進行安全教育教育訓練,發放工序品質控制卡片,與勞務隊伍簽訂《施工安全責任書》《品質承諾書》等。把外部勞務隊伍視作責任共擔、效益共享的合作夥伴,将其充分融入項目管理過程中,有力提升了現場管理水準。在中鐵二十四局浙江公司召開的2015年勞務作業隊座談會上,楊林隧道和跨杭新景高速公路特大橋作業隊被評為優秀,受到隆重表彰。

隧道施工中,項目分部堅持上司班子成員、部門負責人現場帶班制度。排班時,特意将精通隧道與隧道經驗較少的兩個人組成一班,不僅保證現場問題能及時有效解決,還為企業培養了更多的隧道技術管理人才。

項目黨支部圍繞生産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生産,積極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加強“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讓黨員幹部在勞動競賽中打頭陣、當先鋒,讓黨員幹部在誠信合作中亮身份、做表率,確定項目安全、品質和進度有序可控。黨支部還組織黨員到全國“創先争優”示範基地——淳安縣楓樹嶺鎮下姜村學習,組織集體觀影、紅色教育和節日聯歡等活動,不僅豐富了幹部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提高了團隊凝聚力。

2014年,中鐵二十四局九景衢浙江段指揮部對4個分部的月度考核中,二分部7次奪得第一名。業主2015年信用評價評比中,中鐵二十四局項目部獲上半年度第一名和下半年度第一名,在各分部綜合排名中穩居第一的二分部立下了汗馬功勞。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勇者不避艱險搏擊風浪,在洶湧大潮中巍然屹立。當圍岩突變、遭遇阻工的驚濤此起彼伏之時,中鐵二十四局九景衢鐵路浙江段I标二分部建設團隊踏浪立濤,履險如夷,展露出真正的勇者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