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興村位于終南村北,西寶公路北側。與東關村、終南村連成一體,沒有明顯的界線之分,共同組成終南鎮鎮區。轄終南北堡、終南大牆、西莊三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1979年580戶、3103人;2006年891戶、3712人;2014年935戶、3912人,耕地3291畝。

毓興村村委會
1955年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中,各村成立農業社,因終南北堡在明朝村堡建城時,城門上方刻有“終南毓秀”四個字,取名“毓秀社”;終南大牆村和西莊成立農業社時,因在“太平興國宮”近側,取名太興社。1958年9月,終南公社決定由終南北堡、終南大牆、西莊三個自然村組成一個生産大隊,就取“毓秀社”第一個字“毓”字、“太興社”第二字“興”字,名為毓興生産大隊。1984年5月改名毓興村民委員會。
毓興
終南北堡,因地處終南鎮北而得名;位于西寶公路北側,與終南村、東關村緊密相連。10個村民小組。1979年448戶、2413人;2006年644戶、2695人;現有733戶、3078人。主産小麥、玉米、猕猴桃、苗木、花卉等。相傳唐武德五年(622)即已形成村子。因村子大,人口多,亦稱終南大堡子;還因地處終南背後,又稱終南後堡。村南北主出村路西側,第一道街是清代進士路德故居,現保留古建築規模,有木雕、門前牌樓基石等。該村清代有6人考中進士,路氏一門5進士,堪稱文化大村。
終南大牆,位于終南鎮西頭,西寶公路南側,相傳東漢建武三十年(56)先輩居此。是古周至縣城西關,因村中有段漢時古城牆,且高大,故取名終南大牆村。因處終南鎮西,有人稱之終南西大牆。相傳漢時為祭天觀星處,村中設有觀星台。3個村民小組,1979年99戶、527人;2006年205戶、845人;2014年共有156戶、648人,耕地762畝。主産小麥、玉米、猕猴桃。
西莊,位于終南鎮西1.2公裡處,西寶公路北側。相傳明天啟七年(1627)村人由外地遷來居住,形成村莊。因處終南鎮之西,取名西莊。1個村民小組。1979年33戶、163人;2006年42戶、172人;2014年56戶、186人,耕地168畝。
毓興村曆史上以種小麥、玉米為主,水稻占耕地總面積的40%,大牆村南至豆村亭子坡以北地區種水稻300餘畝,金牛河經此地域流過。終南北堡西、北、西莊村周圍地區,全為水稻産區,面積400餘畝。1995年後因連年幹旱,河水幹涸斷流,不再種植。20世紀80年代以前還種植棉花,1982年以後不再種植。
20世紀90年代中期,村民開始種植猕猴桃100多畝。苗木花卉也是村子主産品之一,主要集中在終南鎮南,終殿路兩側,600畝。
該村在農行終南營業所東邊場地上,建起“富佳樂超市”,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年交易額約800萬元。利用沿西寶路的優勢,開門面商鋪100餘個,經營百貨、家具、日用雜貨、生産資料、糧油、建築材料、油漆等,年收入50多萬元。
清時村中有路家私塾。1949—1958年底,終南國小設在現周至三中。1971年建毓興國小。2012年因在毓興國小建終南鎮中心幼稚園,将毓興國小撤銷,學生改去終南國小、雙明國小上學。
毓興路氏剪紙:明末清初就已形成,風格獨特,特色鮮明,是周至剪紙的代表,已列入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目錄。
終南五景圖:紙本,玉軸精裝手卷,清鹹豐年間翰林院編修路慎莊的代表作。現儲存于周至縣文管所。
青花纏枝蓮紋六池調色瓷盤,為路慎莊繪畫《終南五景圖》所使用的調色瓷盤,現為路氏後人收藏。
毓興村火神廟内有一通石碑,為民國16年(1927)馮玉祥将軍題詞,周至縣長趙晉源所立。解放後該碑長期存放于村果園裡,作為果農吃飯的飯桌。1990年左右,村幹部文物意識增強,發現該碑為馮玉祥将軍所題,遂叫群衆用車拉至火神廟豎立。
毓興村火神廟
火神廟,位于村部西約100米處,西寶公路北側一高台上。五間兩進,前為獻殿,後為祭殿,兩廂為道士或居士寝室。廟始建何年何代無考,據已有資料記載,最晚亦在宋代,曆史上曾遭兵焚。後重修時為節省建材,将舊瓦礫砌入牆内,遠近人稱“瓦渣牆”。火神廟供奉的火神是介子推和他的母親。每年正月十五為火神廟正會日。會期三日,方圓十裡八鄉的人們,扶老攜幼,前來逛會。每次廟會都要唱大戲,正會日還要遊紙火,敲鑼打鼓,年年如此。
郝适,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進士,先後任江西新奉縣、四川南部縣知縣。在任期政績卓著,為百姓稱道。
路氏一門三代出了五位進士,三位進了翰林院,其中路德、路慎莊父子最為出名。路氏一門,文風甚盛。路慎莊之孫路孝植,字仁甫,日本東京早稲田大學農業科畢業,曆任學部主任,教育部簽事,湖北省教育廳長,中國農業大學校長等職。路逾,筆名紀弦,中國著名現代詩人。曾出版詩集《愛雲的奇人》《不朽的肖像》等20多部。
毓興路氏
路德為清代嘉慶十四年(1805)進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後在關中各書院講學20多年,為陝西著名教育家。《路德手稿文集》為路德手寫體書稿,由西北政法學院離休教師王生才于2003年10月捐贈,現存陝西省檔案館。36000字,共收錄34篇文稿,麻紙,毛筆豎寫,大部分是小楷,部分行楷。包括墓志銘、遊記、雜文等多種文體,涉及教育、地方志、風土人情等許多方面。書中随處可見用紅筆所作的圈點、批注和修改。村中文物之一的“精明渾厚”四字牌匾,現為路德後人收藏;路德故居位于終南鎮毓興終南北堡南出村路西側,北堡原頭道街西側。門朝南,面積1300平方米。故居為清嘉慶年間所建,儲存較好。現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文物保護機關。
趙天印,現任陸軍學院副院長,大校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