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悲情蕭紅:2次懷前任孩子嫁人,4次被抛棄,31歲因庸醫誤診早逝01-與家人的決裂02-與蕭軍的相遇03-結識魯迅先生04-嫁給端木蕻良05-蕭紅病逝香港

作者:曉讀夜話
悲情蕭紅:2次懷前任孩子嫁人,4次被抛棄,31歲因庸醫誤診早逝01-與家人的決裂02-與蕭軍的相遇03-結識魯迅先生04-嫁給端木蕻良05-蕭紅病逝香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1-與家人的決裂</h1>

1911年6月1日,農曆五月初五,所謂的“惡月惡日”,黑龍江呼蘭縣一戶姓張的地主家,一個女嬰出生了。

據說這一天出生的孩子,要麼早夭,要麼禍及父母。是以她一出生就不受家人待見,隻有年過六旬的祖父張維幀喜歡不已,給她取名為張廼瑩。但是她的另一個名字——蕭紅,更為世人所熟知。

蕭紅,就這樣來到了這個對她滿是冷漠的人世間。在家人眼裡,她就是一個“禍害”。8歲那年,她的母親果然被她“克死”了。

蕭紅對母親的印象,和對父親的印象一樣壞。他們經常打她,把她關在房間裡,有時候甚至還用石頭砸她。這種冷漠而畸形的家庭環境,可想而知對童年的蕭紅造成了怎樣的傷害。

好在年邁的祖父還能帶給她一些家庭的溫暖。雪天黃昏,蕭紅就在爐邊聽祖父念古詩,從那些自己似懂非懂的字句裡,蕭紅恍然找到另外一個美好世界。每次挨了父親的打罵,蕭紅總會躲到祖父的房間裡。

時光匆匆,轉眼到了1926年,蕭紅已經長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高小畢業的她想要繼續到省城去上中學,卻遭到了父親的極力反對。

在一次争執中,張廷舉大罵蕭紅:“你個死不要臉的!”蕭紅心中有氣,于是頂嘴道:“什麼叫不要臉?誰不要臉?”張廷舉看蕭紅竟敢頂撞自己,上前就給了她一巴掌,把蕭紅打倒在地。

與父親的對峙持續了大半年,蕭紅病倒了。祖父心如刀絞,近乎哀求地對兒子說:“讓她去上學吧,小心病壞了!”張廷舉冷冷地回了一句:“有病就在家養病,上什麼學!”

從父親張廷舉對待蕭紅上學一事的态度中,可見她的童年過得有多糟糕。

一年後,蕭紅還是去了哈爾濱上中學。在與父親的對抗中,她取得了一次小小的勝利。但是很快,她的求學生涯就遭遇了危機。

悲情蕭紅:2次懷前任孩子嫁人,4次被抛棄,31歲因庸醫誤診早逝01-與家人的決裂02-與蕭軍的相遇03-結識魯迅先生04-嫁給端木蕻良05-蕭紅病逝香港

1930年,剛剛中學畢業的蕭紅,被父親許配給富家公子汪恩甲。更加不幸的是,對她一向疼愛的祖父也在這一年離開了。蕭紅對這個冰冷的家再沒有半分眷戀,她要逃跑。

恰巧,遠房表哥陸哲舜要去北平讀書,蕭紅便央求表哥把她帶到北平,在女子師範附屬中學就讀高中一年級。蕭紅和表哥在校外租房,同室而居,這讓得知消息的家鄉親人大吃一驚。

覺得“顔面盡失”的陸、張兩家,迅速切斷這對年輕男女的經濟來源。早已結婚成家的表哥隻好收拾行李,乖乖棄學回家。

渴望得到異性愛護的蕭紅,第一次感覺到被男人抛棄了。

沒了依靠的蕭紅不得不回到家,此後就被父親軟禁起來。但在7個月之後,蕭紅借機逃走,再次去了北平。

蕭紅的未婚夫汪恩甲坐不住了,他要去北平追回蕭紅。汪家大哥汪恩厚得知弟弟為了一個女人如此“沒出息”,氣急敗壞之下,一紙訴狀把蕭紅告到法院,要代弟解除婚約。

“膽大妄為”的蕭紅到法院反訴,狀告汪恩厚無理代弟休妻。法庭上,法官詢問汪恩甲,解除婚約究竟是誰的想法?

沒想到汪恩甲為了顧及大哥顔面,聲稱解除婚約是自己的主張。就這樣,蕭紅輸掉了官司,也從一紙婚約中解脫了。

但是覺得丢人的張廷舉,把蕭紅痛打了一頓,并且送到鄉下關起來。蕭紅還是想方設法,再次逃掉了。

蕭紅這一走,就開始了她坎坷、悲苦、落寞的一生。與家人徹底決裂之後她再也沒有回頭,老家呼蘭河城就隻存留在她記憶之中,最後在她的筆下凝結成那本傳世之作《呼蘭河傳》。

悲情蕭紅:2次懷前任孩子嫁人,4次被抛棄,31歲因庸醫誤診早逝01-與家人的決裂02-與蕭軍的相遇03-結識魯迅先生04-嫁給端木蕻良05-蕭紅病逝香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2">02-與蕭軍的相遇</h1>

兩人暢談至深夜,蕭軍留下了身上僅有的五毛錢,步行十多裡路回到自己住處。此後,他每天都來找蕭紅。他對蕭紅的情感,除了本能的保護欲之外,還有一種男人對女人的喜歡。

1931年12月,蕭紅發現自己懷孕了。她感到無比激動,提筆寫下《春曲》,并着手為即将出生的孩子縫制衣服。沉浸在幸福之中的蕭紅并不知道,汪家已經明确要求汪恩甲與她斷絕來往。

五個月之後,蕭紅的肚子漸漸大了起來。一直賒賬的汪恩甲已在東興順旅館欠下600多塊大洋,不耐煩的店家開始頻頻催繳。汪恩甲借口回家拿錢,留下身懷六甲的蕭紅在旅館内等錢贖身。

負心的汪恩甲一走了之,再也沒回來。這是蕭紅第二次被男人抛棄。

被留在旅館久等汪恩甲未歸的蕭紅,被店家威脅要賣去妓院。蕭紅既驚且怕、萬般無奈之下,她在1932年6月向哈爾濱《國際協報》副刊編輯裴馨園求救。

盡管素未相識,裴馨園收到信後還是非常同情她,就派報館任的編輯蕭軍到旅館探望。

蕭軍帶着幾本書來到蕭紅所在的旅館,打開那間破舊雜貨間的大門。看到一個憔悴的孕婦,臉色蒼白,神态疲憊,穿了一件已經變灰了的藍布長衫,拖了一雙變了形的女鞋。

蕭軍聽了蕭紅的訴說,對數百大洋的欠款也無能為力。當他把帶來的書送給蕭紅準備離開時,忽然發現散落在破舊床鋪上的幾頁紙。紙上是蕭紅寫的一首詩:

“去年在北平,正是吃青杏的時候;今年我的命運,比青杏還酸!”

蕭軍心中被觸動了,他坐下來與蕭紅攀談起來。這一坐,便成為蕭紅命運的轉折,也是兩人“孽緣”的開始。

悲情蕭紅:2次懷前任孩子嫁人,4次被抛棄,31歲因庸醫誤診早逝01-與家人的決裂02-與蕭軍的相遇03-結識魯迅先生04-嫁給端木蕻良05-蕭紅病逝香港

蕭軍出身行伍,比蕭紅大幾歲,當時已經結婚,隻不過老婆孩子不在身邊。面對這個身處絕境的女子,蕭軍作為男人的保護欲望被激發出來——他要拯救這位女子于水深火熱之中。

1932年夏天,哈爾濱連降暴雨,潰堤的松花江讓整個城市變成一片汪洋。蕭紅所在的旅館一樓已經被淹沒,滔滔洪水讓人們驚慌失措。

誰也沒有注意到,挺着大肚子的蕭紅從三樓垂下一根繩子爬下來,不顧一切地跳上一條飄蕩在旅館外的小船。

走投無路的蕭紅沒有任何選擇,自然是投入了蕭軍的懷抱。她依偎蕭軍的懷中,臉上浮現出劫後餘生的笑容。

蕭軍接受了蕭紅,但卻不能接受她的孩子。況且他收入不高,無力撫養孩子。蕭紅分娩那天,蕭軍冒着大雨将她送到醫院,卻因交不起住院費被拒絕入院。蕭軍靠着拳頭威吓了一番,才讓蕭紅住進了三等産房。

孩子一出生,便被送給了看門人,從此不知所蹤。

一個年輕的母親,在經曆的分娩的劇痛之後,又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孩子被送給别人,蕭紅的内心遭受了嚴重的創傷。在她的很多作品中,常将女性的分娩比着一場刑罰,而很多男人往往并不了解女人的痛苦,包括蕭軍。

悲情蕭紅:2次懷前任孩子嫁人,4次被抛棄,31歲因庸醫誤診早逝01-與家人的決裂02-與蕭軍的相遇03-結識魯迅先生04-嫁給端木蕻良05-蕭紅病逝香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1">03-結識魯迅先生</h1>

送走了小孩,蕭紅在友人的支援下結清了住院費,和蕭軍過上了二人世界。蕭軍是蕭紅走上文學的領路人,但也是她命中的劫數。

兩人在哈爾濱生活期間,物質條件十分貧窮,但愛情生活還算比較甜蜜。不久,因為形勢所迫,兩人離開哈爾濱,去青島投奔他們的好友舒群。

在青島,蕭紅和蕭軍過上了相對安定的生活,分别完成了《生死場》和《八月的鄉村》。他們還給遠在上海的魯迅先生寫信,并且得到了回複,這極大地鼓舞了兩人。

1934年11月,舒群被捕,蕭紅和蕭軍不得不離開青島,前往上海。到了上海後,魯迅先生會見了蕭紅和蕭軍,還把他們介紹給上海文壇的朋友,引領他們走上了職業作家的道路。

魯迅先生是一個愛才的人,他很欣賞蕭紅的文學才華,曾稱蕭紅是“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魯迅幫助他們出版了《生死場》和《八月的鄉村》,還親自為蕭紅的《生死場》作序。

彼時的蕭紅才23歲,而魯迅先生已是年過五旬,并且身體不好。在蕭紅眼裡,魯迅先生是如同祖父一般溫暖的老人;而在魯迅先生眼裡,年輕、活潑、直率的蕭紅如同一個孩子。

蕭紅可以随便出入魯迅的住所,并且可以暢所欲言地聊到深夜。魯迅親自送到門口,還囑咐妻子許廣平給雇車送她回家。

對缺乏父愛的蕭紅來說,魯迅先生既是她文學創作路上的精神導師,生活中更是給予她如同祖父一般的關愛。與魯迅先生的這一段交往,給了蕭紅難得的幸福、快樂的時光。甚至在她一生凄涼的時光中,算是餘生最大的安慰了。

悲情蕭紅:2次懷前任孩子嫁人,4次被抛棄,31歲因庸醫誤診早逝01-與家人的決裂02-與蕭軍的相遇03-結識魯迅先生04-嫁給端木蕻良05-蕭紅病逝香港

1936年,蕭紅與魯迅先生一家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她和蕭軍的感情卻出現了裂痕。此時的蕭紅,已經憑借《生死場》成了比蕭軍更知名的作家。

蕭軍處處留情,在蕭紅之前就和幾個女人有過情感糾葛,剪不斷理還亂。這讓蕭紅無法忍受,而蕭軍還是大男子主義者,也讓蕭紅對他頗有不滿。兩人的沖突由來已久,在這時候愈加激化。

在魯迅先生的建議下,蕭紅東渡日本。然而在日本期間,她的心情并沒有好轉,因為一切都不适應,内心感到十分孤獨,于是對蕭軍的思念也日益強烈。

1937年初,蕭紅回國,此時魯迅先生已經逝世,而蕭紅和蕭軍的感情并沒有因為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改善。

在日本短短不到6個月的時間裡,蕭紅給蕭軍寫了35封信。所談的,無非是一些生活瑣事,這足見蕭紅對蕭軍的思念和關心。但是蕭軍并不領情,他并不懂得珍惜和愛護蕭紅。

在蕭軍的心目中,蕭紅似乎永遠是那個在哈爾濱街頭挺着大肚子,無依無靠的小姑娘。他可以對她好,對她不好,甚至可以打她罵她,背叛她;而她隻能像個傳統的小女人那樣,默默忍受一切。

抗日戰争爆發後,他們離開上海去武漢,在那裡認識了端木蕻良。1937年11月,應李公樸之邀,蕭紅和蕭軍決定去山西臨汾教學。然而此時他們之間的裂痕已無法彌補,蕭軍提出了分手。

第三次,蕭紅被男人抛棄了。

悲情蕭紅:2次懷前任孩子嫁人,4次被抛棄,31歲因庸醫誤診早逝01-與家人的決裂02-與蕭軍的相遇03-結識魯迅先生04-嫁給端木蕻良05-蕭紅病逝香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8">04-嫁給端木蕻良</h1>

1938年2月,蕭軍、蕭紅、端木蕻良等人到達臨汾。在臨汾,蕭紅和蕭軍因為去留問題發生了激烈的争執。蕭軍想留下了打遊擊,蕭紅則認為他們是作家,應該到安全的地方好好搞創作。

最終,蕭紅和蕭軍分道揚镳。

沒有蕭軍就沒有蕭紅,他給了她一生最熾烈、最難忘,但也是傷害最深的愛。除去一開始的生死之戀,兩人共同生活的6年中,蕭軍對蕭紅大部分都是家暴與背叛。

與蕭軍分手後不久,蕭紅和端木蕻良走到了一起。端木蕻良也是東北人,還和蕭軍是遼甯同鄉。他給蕭紅的第一印象非常好,文雅、腼腆的他和粗暴、魯莽的蕭軍完全就是兩個樣。

蕭紅與端木蕻良的結合,遭到了身邊所有朋友的反對,但是她還是一意孤行。1938年5月,蕭紅懷着蕭軍的孩子,與端木蕻良在武漢結婚。

落寞的蕭紅,在争取愛情的道路上“绯聞”纏身,在和命運抗争時遍體鱗傷。她曾說:“我在想,我寫的那些東西,以後還會不會有人看。但我知道,我的绯聞,将會永遠流傳。”

悲情蕭紅:2次懷前任孩子嫁人,4次被抛棄,31歲因庸醫誤診早逝01-與家人的決裂02-與蕭軍的相遇03-結識魯迅先生04-嫁給端木蕻良05-蕭紅病逝香港

蕭紅嫁給了端木蕻良,她以為找到了她想要的“自由、平等、愛情”。婚禮上,蕭紅如此表白端木蕻良:

“沒有争吵,沒有打鬧,沒有不忠,沒有譏笑,有的隻是互相諒解、愛護、體貼。我深深感到,像我眼前這種狀況的人,還要什麼名分。可是端木卻做了犧牲,就這一點我就感到十分滿足了。”

6個月之後,蕭紅生下了她和蕭軍的孩子,但是孩子在出生後幾天就夭折了。

蕭紅曾經懷着汪恩甲的孩子投向蕭軍的懷抱,如今又懷着蕭軍的孩子嫁給了端木蕻良。隻可惜,與汪恩甲生的孩子送了人,與蕭軍所生的孩子又夭折。

可憐蕭紅這一世,再也沒有做母親的機會。

蕭紅與端木蕻良在一起後,逐漸發現了他文雅、腼腆的背後有諸多缺點。他生性膽小、缺乏擔當、好吃懶做,是一個“膽小鬼、勢利鬼、馬屁鬼,一天到晚在那裡裝腔作勢”。

蕭紅其實并不愛端木蕻良,然而她已經沒有了選擇。

與端木蕻良的婚姻,并沒能給蕭紅帶來想要的幸福。抗戰時期,環境的惡劣,旅途的勞累,再加上孩子的夭折,都給蕭紅的身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此後蕭紅的身體狀況一直很差。

1940年春天,蕭紅和端木蕻良去了香港。

悲情蕭紅:2次懷前任孩子嫁人,4次被抛棄,31歲因庸醫誤診早逝01-與家人的決裂02-與蕭軍的相遇03-結識魯迅先生04-嫁給端木蕻良05-蕭紅病逝香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4">05-蕭紅病逝香港</h1>

香港,成了蕭紅人生旅途的最後一站。

在香港時期,雖然健康狀況并不理想,但是她還是堅持創作,完成了《呼蘭河傳》《馬伯樂》和《小城三月》等重要作品。

1941年春天,蕭紅住因為肺結核病進了瑪麗醫院。同年11月底,因受到醫院的冷遇,蕭紅傳回九龍的家中養病。

12月8日,太平洋戰争爆發,九龍陷于日軍的炮火。次日,端木蕻良和青年作家駱賓基護送蕭紅從九龍轉移到香港看病。

受蕭紅弟弟以及端木蔚良的委托,比蕭紅小6歲的駱賓基來到病房照顧蕭紅,陪伴随她走過了人生最後的44天。在此期間,由蕭紅口述、駱賓基記錄,寫出了蕭紅留在人世間的最後作品《紅玻璃的故事》。

悲情蕭紅:2次懷前任孩子嫁人,4次被抛棄,31歲因庸醫誤診早逝01-與家人的決裂02-與蕭軍的相遇03-結識魯迅先生04-嫁給端木蕻良05-蕭紅病逝香港

1942年1月12日,蕭紅病情加重,漸感不支,求醫心切的她被庸醫誤診為喉癌而動了手術,術後的蕭紅不能飲食,無法說話,痛苦不堪。

1月18日,端木蕻良和駱賓基将病情急劇惡化的蕭紅轉入香港瑪麗醫院。

次日深夜,自感時日不多的她在一張紙片上寫下:“我将與藍天碧水永處,留下那半部《紅樓》給别人寫了!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1月22日,蕭紅帶着無盡的怅恨離開人世,年僅31歲。

在蕭紅生命的最後時刻,她特别渴望回到親人身邊,她曾懇求好友駱賓基将她送到許廣平處。很顯然,她和端木蕻良的感情并不好。

駱賓基在《蕭紅小傳》裡寫道:“蕭紅在炮聲中的病榻上,曾經向我表示——我們死在一起就好了。”

這段和蕭紅的短暫感情,不但讓駱賓基得到了《呼蘭河傳》的版權,還讓文壇記住了他這個名字。但是後來,駱賓基也是以和端木蕻良反目成仇。

端木蕻良指責駱賓基受人所托,卻和蕭紅發生私情;駱賓基則說端木蕻良眼看蕭紅病重,想要抛棄蕭紅。誰對誰錯,莫衷一是。

在蕭紅生命的最後時刻,她第四次苦嘗了被男人抛棄的滋味。

悲情蕭紅:2次懷前任孩子嫁人,4次被抛棄,31歲因庸醫誤診早逝01-與家人的決裂02-與蕭軍的相遇03-結識魯迅先生04-嫁給端木蕻良05-蕭紅病逝香港

蕭紅曾這樣解讀自己:“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為我是一個女人。”

作為一位作家,蕭紅無疑是成功的;但在愛情面前,她卻是一個失敗者。作為一個接受新式教育的新女性,蕭紅未能擺脫對男人的依附。她畢生都在追求愛情、渴望被愛,卻始終未能如願。

為了愛情蕭紅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然而最終她還是孤身一人。她自己說:

“我總是一個人在走路。以前在東北,到了上海以後去日本,又從日本回來,現在到重慶,都是我自己一個人走,我好像命定要一個人走似的。”

沒有家庭的溫暖和愛情的幸福,她倔強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直到“一個人默默地、一聲不響地離開了這人間的世界”。

END.

在閱讀中見自己,見天地,見衆生。更多名人轶事,文學解讀,歡迎關注我的賬号@曉讀夜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