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樂行者方錦龍:堅守初心,實力演繹傳統樂器驚豔四方

作者:匠人觀察賬号

他是樂器收藏家,他是音樂思想家,他是中國著名琵琶演奏家,他是殿堂級國樂藝術家,他用一把琵琶彈出人間百态,他用雙手彈奏中華風貌,他沒有刀槍那般的武器,卻英勇得如同征戰沙場的戰士,他的名字被記載進曆史,他的作為被人們銘記,他是方錦龍。

國樂行者方錦龍:堅守初心,實力演繹傳統樂器驚豔四方

講述匠人故事,品鑒獨運匠心,傳播華夏文明,本期子牙童趣匠人觀察就為大家介紹國樂大師——方錦龍的傳奇故事。

1963年,方錦龍出生在安徽省安慶市的一個音樂世家,有一個精通黃梅戲的父親,從小在音符環繞之間長大,由于家庭的緣故,在經濟發展滞緩的時代,方錦龍比别的小孩幸運,他見過各式各樣的樂器,他感受過不同風情的美妙。

國樂行者方錦龍:堅守初心,實力演繹傳統樂器驚豔四方

六歲是他第一次遇到琵琶的年紀,當時的他不知道這把隻有四根弦的硬邦邦木頭是什麼東西,隻知道彈出來的音響讓他失了神,父親作為引領人,帶着他推開音樂的大門,進入這個神秘且幽遠的世界。

令他意外的是,這一彈就是大半輩子,父親也成為了在他的人生裡畫下濃墨重彩一筆的重要人物。

國樂行者方錦龍:堅守初心,實力演繹傳統樂器驚豔四方

初學琵琶的過程不太順利,方錦龍稚嫩的手指皮膚被琴弦劃破了口子,磨出了老繭,找不到音調的時候他總是忍不住煩悶,也有過覺得太過繁瑣是以想要做個逃兵的瞬間,父親在察覺之後完美地扮演了老師的角色,教導方錦龍沒有付出就不會有收獲,告訴他磨煉琴技的是一件需要時間打磨的事情,欲速則不達。

父親的一番話讓方錦龍幡然醒悟,再次拾起賭氣放下的琵琶,回憶父親教過的細節,看着樂譜上的音符,繼續鑽研起來。

國樂行者方錦龍:堅守初心,實力演繹傳統樂器驚豔四方

等到國小畢業的時候,除了琵琶之外,他更是學會了柳琴、二胡、三弦等多達十多種樂器。

在動亂的舊時代,安心在家裡學習藝術是艱難的,不久之後,特殊時期洶湧而來,考慮到方錦龍年紀還小,禁不起奔波,父母商議之後決定将他送到老家。

國樂行者方錦龍:堅守初心,實力演繹傳統樂器驚豔四方

故鄉是個山水環繞的地方,沒有人來人往,沒有工廠作響,遠離了塵世的喧嚣,隻剩下甯靜宜人,山水的靈氣對方錦龍的藝術造詣起着顯而易見的作用,風吹琴響,好不自在。

國樂行者方錦龍:堅守初心,實力演繹傳統樂器驚豔四方

1978年,方錦龍的琴藝已經練得爐火純青,被選拔進名家荟萃的前衛民族樂團,他來到了更加繁榮的大城市,剛進去就擔任了撥樂首席和聲部長的職位,為了不辜負委以他重任的前輩,方錦龍恪守本職,并且也同時尋找自身技藝的突破點。

在他十八歲的時候,這個血氣方剛的少年有機會踏出國門,去到諸多有着深厚音樂基底的國家,參加了各種類别規模的藝術節,看着陌生的環境,看着生疏的觀衆,方錦龍感覺到自己的血液都在燃燒,他意識到,這是一個更大的舞台,這是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國樂行者方錦龍:堅守初心,實力演繹傳統樂器驚豔四方

方錦龍的名聲開始在圈内流傳,看過他演奏現場的人們都誇贊這個年輕人的琴藝,報紙和雜志上都刊登着他的消息,演奏的邀約應接不暇,方錦龍接觸到更多厲害人物,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身邊大師雲集,他更是半點不敢松懈,把自己所有的心血和精力都花費在琴藝打磨上,一鑽研就是整整十年,十年裡他做着同樣的事情,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便隻剩下彈琴,卻從不覺得枯燥乏味,在彈出流暢的曲子的時候會欣喜,在摸索出新的彈法會興奮,音樂成為了他的全世界,他陶醉其中,無法自拔。

國樂行者方錦龍:堅守初心,實力演繹傳統樂器驚豔四方

1985年,方錦龍受邀參加日本絲綢之路音樂會,在現場的大屏上看到了五根弦的琵琶,這跟他學習數十年的四弦琵琶是明顯不同的,了解後得知這五弦琵琶是遠在唐代之時人們所彈奏使用的,對音樂的熱愛以及對祖國的情意使他不願讓這傳統樂器成為曆史,也不舍得讓更動聽的音樂消逝于歲月,便當下做了決定,那便是要複原五弦琵琶。

國樂行者方錦龍:堅守初心,實力演繹傳統樂器驚豔四方

心願雖是好的,可是實作起來卻極不容易。

回國之後,方錦龍奔波在各個琴廠之間,向做了一輩子琴的老師傅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收到的回報卻如同一盆盆冷水從頭淋下,有人取笑他,有人質疑他,有人愛莫能助,好在無論聽到怎樣的言語,方錦龍的決心從沒被撼動過,他一遍又一遍地嘗試,失敗了也不氣餒,安慰自己說至少排除了一條錯誤的道路,那就離正确的路途很近了。

鑽研許久後,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方錦龍如願做出了第一把五弦琵琶,這個消息震驚了大衆,也令無數國民振奮,因為他所做出來的,不單單隻是一把琴,還有舊時代人們的一腔心血。

做出琴來之後,方錦龍繼續花心思去改良,嘗試着與其他樂器的演奏相融合,并在登上的舞台上,都為觀衆展示并演繹五弦琵琶,為大家講述這把琴的來曆和意義。

國樂行者方錦龍:堅守初心,實力演繹傳統樂器驚豔四方

随着網際網路的興起,人們言論的自由被大大拓展,方錦龍因為上過太多節目被人熟知,聲名大噪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雜音”,更有人評價他在舞台上演奏十多種樂器是在作秀,是在賺名氣。

他的藝術被一部分人們不予接受,面對質疑,方錦龍絲毫不慌亂,也并不會是以生氣,他并不認為自己是在炫耀會多少種樂器,也不認為自己所作所為是在博人眼球,如若非要說他是在吸引觀衆注意,那也是希望大家把注意力放在傳統樂器之上,把興趣和時間花在嘗試和學習之上,而之是以将多種樂器融合演奏,隻是為了盡可能多的向大家展示中華音樂的美妙和神奇之處。

國樂行者方錦龍:堅守初心,實力演繹傳統樂器驚豔四方

如今,方錦龍已經是一位五十八歲的老人,烏黑的頭發變得花白,硬朗的身體也變得遲緩,他雖然心裡不承認自己已經年邁,無奈抵不過現實。

意識到了自己年事已高,于是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培養後輩上,希望自己的技藝有人傳承,希望有可塑之才能與他志同道合,希望在自己不再能夠彈琴的時候,可以接過他手中的琴,延續對傳統音樂的鑽研與延續。在對弟子的教導上,他采用的方式是因材施教,以自己為模範引導這群孩子學習,身體不适也強忍着,隻為了讓他們專心學習彈琴這件事情,不想讓别的事分散了注意力。

國樂行者方錦龍:堅守初心,實力演繹傳統樂器驚豔四方

一轉眼就過去了大半輩子,從什麼都不懂,隻是好奇的六歲孩童,到富有聲譽的年輕演奏家,再到如今引領新人的長輩,方錦龍将自己的所有光陰都投入到音樂裡,演奏的時候他是自在享受的,而彈琴對他而言不隻是興趣,也不僅是事業,更是他賦予自己的責任與使命。

他不認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音樂家,更樂意把自己稱為傳頌人,不走尋常路又如何,和傳統意義上的藝術家不一樣又怎樣,在他的世界裡,音樂在他手裡,琴弦是他的筆墨,書寫的是曆史、當下和未來。

國樂行者方錦龍:堅守初心,實力演繹傳統樂器驚豔四方

方錦龍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是兩條腿走路,一條腿紮根在傳統中,另一條腿走的是現代的路。”而他用自己的成就證明,這不隻是脫口而出的字詞,而是他願意用一生去證明的初衷。

國樂行者方錦龍:堅守初心,實力演繹傳統樂器驚豔四方

聽完方錦龍的事迹,你有什麼感想?你對傳統音樂的看法是怎樣的?在了解到他的故事之後有沒有發生改觀?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如果你喜歡我的視訊,請關注我,為我點贊并轉發,你們的每一份鼓勵,都将是我做出更好視訊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