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首霜降詩詞,張繼這首詩影響有多大?毛甯的這首歌來源于此詩《楓橋夜泊》——唐 張繼《漁家傲·秋思》——宋 範仲淹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的到來,預示着氣溫驟降、晝夜溫差變大。

兩首霜降詩詞,張繼這首詩影響有多大?毛甯的這首歌來源于此詩《楓橋夜泊》——唐 張繼《漁家傲·秋思》——宋 範仲淹

古代人将霜降分為三候:

”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

意思是,霜降開始,豺這類動物就要為度過冬天來儲備食物了;這個時節草木變得枯黃,落葉滿地;準備冬眠的一些動物,也開始藏在洞穴中準備過冬了。

兩首霜降詩詞,張繼這首詩影響有多大?毛甯的這首歌來源于此詩《楓橋夜泊》——唐 張繼《漁家傲·秋思》——宋 範仲淹

一起看看都有哪些經典的霜降詩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5">《楓橋夜泊》——唐 張繼</h1>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是唐代詩人張繼的一首七言絕句。

月亮已經落下了,天空隻剩下幾隻烏鴉發出凄涼的啼叫聲,天空到處彌漫着寒冷的氣息。漫漫黑夜裡,看着江邊的楓樹和漁家還亮着的燈火,自己卻愁悶得睡不着覺。此刻那姑蘇城外寂靜的寒山古寺,卻在半夜裡敲打着鐘,遠遠地傳到我的船上,更讓我難以入眠。

這首詩讀下來,給人一種非常憂愁的感覺。作者為什麼發愁呢?

兩首霜降詩詞,張繼這首詩影響有多大?毛甯的這首歌來源于此詩《楓橋夜泊》——唐 張繼《漁家傲·秋思》——宋 範仲淹

當時,唐朝剛經曆安史之亂,社會動蕩不安。張繼也隻好過着避亂的羁旅生活,深秋的一個夜裡,他在路過寒山寺的時候,他坐在孤舟裡,江南的美景雖好,但是想到國家目前的狀況,自己又遠在他鄉過着漂泊的日子,情不自禁寫下了這首充滿愁緒的詩,對後世影響深遠,“寒山寺”和“楓橋”兩個地方都因這首詩而聞名。

這首《楓橋夜泊》在中國的曆代唐詩類書籍中都收錄,甚至在亞洲一些國家都廣為流傳。不僅在文學作品上,再擴充延伸到繪畫、音樂等方面,其内涵也越來越豐富。許多的畫家都想通過畫筆重制《楓橋夜泊》詩中的唯美、凄冷的意境,給人留下許多不朽的繪畫佳作。音樂上,根據其創作的《濤聲依舊》更是被毛甯演繹得淋漓盡緻,風靡海内外。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1">《漁家傲·秋思》——宋 範仲淹</h1>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将軍白發征夫淚。

兩首霜降詩詞,張繼這首詩影響有多大?毛甯的這首歌來源于此詩《楓橋夜泊》——唐 張繼《漁家傲·秋思》——宋 範仲淹

這是北宋詞人範仲淹創作的一首詞。

上阙,主要寫景。

秋天來了,塞外的風景和江南有所不同,天上的大雁又到南方的衡陽去過冬了,一點都沒有停留的意思。四周邊城又響起了号角聲,層巒疊嶂的山峰在黃昏落日的映照下,更加暮氣沉沉,隻剩下孤零零的城門緊閉着,一片蕭條的景象。

兩首霜降詩詞,張繼這首詩影響有多大?毛甯的這首歌來源于此詩《楓橋夜泊》——唐 張繼《漁家傲·秋思》——宋 範仲淹

下阙,主要抒情。

喝下一杯濁酒,忍不住想起了遠在萬裡之外的親人們,可是,當下外患還未平息,沒有功成名就,又怎麼能半途而廢傳回家鄉呢?遠處的羌笛之聲悠悠傳來,寒冷的天氣此刻已經滿地結霜了,我久久不能睡着,為什麼睡不着呢?是因為操心國事,看着征戰的将軍頭發和胡須都變白了,那出征的士兵們也會在半夜裡忍不住掉下眼淚。

整首詞讀下來,能感受到範仲淹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關于霜降詩詞,大家還知道哪些?歡迎留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