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是“同志們”,不是“弟兄們”——曆史上的稱謂不能随便更改

熟悉我軍曆史的人都知道,從井岡山時代起,毛主席就開始打造這支人民軍隊新型的人際關系。這支人民軍隊是人民子弟兵,人和人之間都是“同志”。用“指戰員”這個平等稱呼對軍隊的官兵關系進行了根本改造:負責軍事指揮的各級首長都叫指揮員,負責吹号的叫司号員,負責做飯的叫炊事員,負責喂牲口的叫飼養員,負責看病的叫衛生員,其他普通戰士叫戰鬥員……總之,大家都是這個軍隊的普通一員,隻有分工不同,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在政治上完全平等。

是以我們看到,毛主席釋出的向全國進軍的指令,開頭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全體指戰員同志們,中央軍委指令你們,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毛主席給志願軍的作戰指令開頭往往是“彭德懷司令員并全體志願軍指戰員同志們”。在開國大典上,朱德總司令宣讀給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指令開頭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全體指戰員、工作員”。我們在以前的電影、電視及文學作品中,看到解放軍各級首長和戰士們之間都互稱“同志”,“司令員同志”“政委同志”“指戰員同志們”等。

建國後軍隊中的各種“員”的稱呼也推廣到了整個社會,後來就有“八大員”之說:售票員、駕駛員、郵差、保育員、理發員、服務員、售貨員、炊事員等,人們之間一律互稱“同志”,形成了一整套反映新型社會關系的新稱呼。電影《今天我休息》裡邊的警察和群衆之間也都是互稱“同志”,不論是裡邊的角色還是觀衆,都感到非常親切。

著名電影《南征北戰》中,我軍和敵軍有兩句經典台詞,非常形象地說明了我軍和敵軍的差別。小胖墩戰士對炮兵戰士說:“同志,大炮不能上刺刀,解決戰鬥還得靠我們步兵啊!”而國民黨李軍長對張軍長說:“張軍長,看在黨國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是叫“同志”還是叫“兄弟”是我軍和敵軍的重要标志之一。前者代表着共同的政治信仰,是先進文明;而後者代表的是江湖意氣,是落後文明。

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同志”這個稱呼逐漸消失了。部隊裡的“指戰員”變成了“官兵”,地方上人們之間也以“師傅”“老闆”等互稱。而在影視作品中,國民黨軍隊中的稱呼“弟兄們”竟然也成了解放軍之間的稱呼。看着影視劇中我紅軍、八路軍、解放軍和志願軍的首長稱呼戰士們“弟兄們”感覺非常不舒服,這一方面是對曆史的不尊重,因為這是我軍曆史上不存在的稱呼;另一方面,這是國民黨軍隊裡的常用稱呼,把這一稱呼硬搬給我軍戰士,是對我軍指戰員的侮辱。

是“同志們”,不是“弟兄們”——曆史上的稱謂不能随便更改
是“同志們”,不是“弟兄們”——曆史上的稱謂不能随便更改
是“同志們”,不是“弟兄們”——曆史上的稱謂不能随便更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