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军历史的人都知道,从井冈山时代起,毛主席就开始打造这支人民军队新型的人际关系。这支人民军队是人民子弟兵,人和人之间都是“同志”。用“指战员”这个平等称呼对军队的官兵关系进行了根本改造:负责军事指挥的各级首长都叫指挥员,负责吹号的叫司号员,负责做饭的叫炊事员,负责喂牲口的叫饲养员,负责看病的叫卫生员,其他普通战士叫战斗员……总之,大家都是这个军队的普通一员,只有分工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政治上完全平等。
所以我们看到,毛主席发布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开头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同志们,中央军委命令你们,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毛主席给志愿军的作战命令开头往往是“彭德怀司令员并全体志愿军指战员同志们”。在开国大典上,朱德总司令宣读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命令开头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工作员”。我们在以前的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中,看到解放军各级首长和战士们之间都互称“同志”,“司令员同志”“政委同志”“指战员同志们”等。
建国后军队中的各种“员”的称呼也推广到了整个社会,后来就有“八大员”之说:售票员、驾驶员、邮递员、保育员、理发员、服务员、售货员、炊事员等,人们之间一律互称“同志”,形成了一整套反映新型社会关系的新称呼。电影《今天我休息》里边的警察和群众之间也都是互称“同志”,不论是里边的角色还是观众,都感到非常亲切。
著名电影《南征北战》中,我军和敌军有两句经典台词,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我军和敌军的区别。小胖墩战士对炮兵战士说:“同志,大炮不能上刺刀,解决战斗还得靠我们步兵啊!”而国民党李军长对张军长说:“张军长,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是叫“同志”还是叫“兄弟”是我军和敌军的重要标志之一。前者代表着共同的政治信仰,是先进文明;而后者代表的是江湖意气,是落后文明。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同志”这个称呼逐渐消失了。部队里的“指战员”变成了“官兵”,地方上人们之间也以“师傅”“老板”等互称。而在影视作品中,国民党军队中的称呼“弟兄们”竟然也成了解放军之间的称呼。看着影视剧中我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和志愿军的首长称呼战士们“弟兄们”感觉非常不舒服,这一方面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因为这是我军历史上不存在的称呼;另一方面,这是国民党军队里的常用称呼,把这一称呼硬搬给我军战士,是对我军指战员的侮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