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華全媒+丨大資料這棵“智慧樹”如何改變中國

新華社貴陽5月26日電 題:大資料這棵“智慧樹”如何改變中國

新華社記者鄒多為、潘德鑫、向定傑

中國大資料産業年均複合增長率逾30%、産業規模超萬億元、5G終端連接配接數占全球80%以上……26日,2021中國國際大資料産業博覽會在貴州省貴陽市開幕,一個個令人振奮的資料從現場傳出。

從落地生根到枝繁葉茂,大資料這棵“智慧樹”,正在中國大地拔節生長,深刻改變你我的生産生活。

新華全媒+丨大資料這棵“智慧樹”如何改變中國

5月24日拍攝的貴州省貴安新區“華為雲”資料中心項目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數字化為經濟轉型增添動力

經過40餘天激烈角逐,基于雲資源的流體力學仿真服務團隊帶來的“QFLUX計算流體動力學仿真軟體”,25日從全國827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斬獲2021數博會工業App融合創新大賽一等獎。

除15萬元獎金外,大賽還将為其提供投資孵化、産融對接、品牌宣傳等服務。

新華全媒+丨大資料這棵“智慧樹”如何改變中國

5月26日,智能機器人在數博會上跳舞。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攝

作為數博會經典賽事,工業App融合創新大賽不僅為大資料創新提供了競技舞台和成長平台,也見證了中國大資料産業和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

——全社會資料總量爆發式增長。目前我國資料增量年均增速超過30%,資料中心規模從2015年的124萬家,增長到2020年的500萬家;資料應用正從消費網際網路向工業網際網路加速滲透,我國已經成為全球大資料應用最為活躍、最具潛力、環境最優的國家之一。

——數字經濟助力高品質發展。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經達到7.8%,電子商務、移動支付普及率居全球首位,數字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的發展路徑,不僅重塑了生産方式和産業格局,也推動中國高品質發展實作新的躍升。

“目前,資料成為重要生産要素,資料價值不斷釋放,資料資源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越發突出,已成為加快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要引擎。”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劉烈宏在數博會開幕式上表示,大資料産業作為激活資料要素潛能的關鍵支撐,是推動工業經濟邁向數字經濟的重要決定性力量。

新華全媒+丨大資料這棵“智慧樹”如何改變中國

5月26日,參會者在數博會上通過虛拟汽車體驗綠色出行。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數字化讓民生服務更加便捷

注冊使用者超4500萬人,累計系統通路量達17.386億人次,累計掃碼亮碼15.413億人次……較早推出“健康碼”、與全國互聯互通後,貴州交出一幅疫情防控的“資料畫像”。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數字資訊系統成為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

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資訊中心主任吳士勇說,随着技術的發展,大資料應用場景不斷增加。例如,為了強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資訊中心建立了确診和疑似病例資料庫、密接人員資料庫等6大資料庫,通過資料對人群畫像,區分風險等級。

近年來,随着大資料、雲計算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的發展,我國數字政府建設穩步推進。

《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0年)》顯示,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全球排名從2016年的60多位上升到目前的40多位,各類行政許可事項實作“網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的比例持續提升,全國一半以上行政許可事項平均承諾時限壓縮超過40%。

新華全媒+丨大資料這棵“智慧樹”如何改變中國

5月26日,參會者在數博會現場觀看視訊短片。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攝

資料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

數字經濟在不斷衍生新産業、新業态、新模式時,也給政府監管帶來挑戰。

侵犯知識産權、大資料殺熟、個人隐私洩露、平台壟斷加價等問題接連出現,不僅損害個人乃至社會權益,擾亂市場正常秩序,更破壞了創新的生态土壤。

數字經濟這艘“大船”要想行穩緻遠,必須守護好資料安全這塊“壓艙石”。連日來,在貴陽大資料安全産業示範區,一場以網絡安全為主題的攻防演練正在進行。

2016年以來,貴陽大力建設大資料安全靶場。“網絡空間存在的安全問題,需要靠靶場來檢驗。”貴州數安奇天網絡安全服務有限公司董事吳劍說。

360集團董事長周鴻祎表示,願與貴陽合作,把當地安全營運體系、安全營運團隊、網絡安全公共服務建立起來,一起為大資料産業發展保駕護航。

新華全媒+丨大資料這棵“智慧樹”如何改變中國

5月26日,參會者步入“數博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攝

為加強資料安全保護,提升國家資料安全保障能力,“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明确提出,建構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适應的政策法規體系。

目前,民法典、網絡安全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網絡資訊保護的決定等法律法規已對資料安全、個人資訊保護等進行了規定;資料安全法草案、個人資訊保護法草案也已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二次審議。

正如中央網信辦網絡資料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在數博會上所言,運用政策、法律、技術等綜合手段加強資料安全管理,堅決打擊群衆反映突出的濫采濫用個人資訊問題。

來源: 新華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