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分之一的男人沒有親密朋友!男人的孤獨在35歲達到頂峰?

現如今,有三分之一的男人說他們沒有親密的朋友,并且在他們30多歲的時候出現了所謂的“孤獨高峰期”。難道我們隻能簡單地讓我們的社會生活在工作和家庭責任的大潮中一直漂泊嗎?或者這其實在促使人們去發現潛藏在此現象下的重要資訊?作者翻閱了所有聯系人名單,想嘗試尋找到一位可依賴的朋友。

三分之一的男人沒有親密朋友!男人的孤獨在35歲達到頂峰?

大學畢業幾年後,我的一老友李丹(化名)在我和幾個男性朋友組建的微信群裡發來消息。“傻x們,傻x們,傻x們!”,消息開頭其實并沒有引起我們的注意力,但是接下來的内容讓我們悲歎,心裡有一絲的蠢蠢欲動,一種召喚感油然而生。

在過去的學生時代中,我們六個人大學時在一間宿舍裡面共同住了4年。學習任務,狂歡,小沖突,不幸,绯聞,冒險行為:這一切都很自然地發生在我們當中。很難想象我們在大學畢業之後再也沒有這樣過了。

但是大家畢業後的生活是有共同趨勢的:我們的時間不再花在驚險刺激的事情上,而是貢獻給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和女朋友。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北京,但都處于城市的不同角落。我們還是會舉辦聚會,但一般都是晚餐聚會,并且一定是距離大家都居中的地方。

是以,李丹建議我們是時候開始恢複大學時候的生活了。他組建的群聊取名為“男生宿舍”,借着這個名字想表達:“這可不适合女孩們。”他提議了一個大家一起真人CS的日期。“你們當中的有些人可能會想:“我要加班,”或者是“我最近太累了懶得動”或者更糟糕的話都想得出來,李丹寫道:“好吧,我隻能說,你完全被你的生活控制住了,趕緊振作起來吧!”我們已經三十多歲了,而且分散在全國各地: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等等,如果我們打算重聚——若是我們不實際實施,也就算了,但是如果我們真的想實施這個計劃的話——那麼我們就需要花上至少1個月的時間來計劃這個事情。至于新朋友,如果沒有年輕時期的共同經曆,那麼他們就更難參與其中了。正如我的朋友劉山(化名)所說的那樣:“如果一個人連你糟糕的樣子都未曾見過的話,那麼他來參加聚會還有什麼意義呢?

三分之一的男人沒有親密朋友!男人的孤獨在35歲達到頂峰?

時間問題

說到男性友誼,自滿和缺乏技巧似乎普遍存在。去年年底,輿觀調查網(YouGov)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18%的男性沒有最好的朋友,而32%的男性甚至沒有一個可以稱為親密朋友的人。相比之下,女性的資料分别為12%和24%。女性也更善于結交新朋友:22%的女性稱她們在過去六個月裡建立了新的友誼,而此資料對于男性來說,隻有18%。

孤獨的生活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明顯男性比女性更孤獨。在1200名男性中,11%的人聲稱他們每天都很孤獨,35%的人說孤獨讓他們感到很沮喪。男性的孤獨感在35歲達到頂峰——這個年齡段的職業和家庭責任往往變得更加苛刻。

“時間。”“就是時間問題。”“我已經沒有時間了。”當我問這個年齡段的男人為什麼不經常見朋友時,我得到了以上這些回答。即使你能找到時間——在事業、孩子、忙碌或與你的伴侶共度良宵中,抽出某個閑暇時間段——讓你的朋友們也同樣抽出時間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我在積極維持友誼方面很差勁,”一位朋友承認,“我經常因為使事情變得糟糕而受到責備。這些責備往往來自于女性。”另一位朋友張楠(化名),認為自己過于依賴老交情的“魔力”。他說:“以往,很簡單地,我就可以和多年不見的朋友們再次聯系,但現在因為這些不可改變的事實阻力,已經很難和老友們重建立立起優質的聯系。”

三分之一的男人沒有親密朋友!男人的孤獨在35歲達到頂峰?

在三十多歲的時候,你們将會懷着一種懷舊的渴望重建友誼。如果有一個朋友,你一直和他有很深的聯系,你們關系的靈魂将永遠存在。可能一路上會遇到更多的荊棘,但它的的确确就在那裡。但同時現實存在的困難:和老友聯系的機會越來越少,十幾歲和二十幾歲時友誼的共同使命感也越來越少。我們隻剩下這種令人不滿意的問候和離别。這種感覺可能會越來越多。

但其實也有新的因素在影響着我們。我們比前幾代人更分散,部分原因是我們蜂擁到大城市工作,而後發現在這些城市養家的費用高得驚人。調查發現,男性比女性更傾向于通過工作尋求社會關系。但是,自由職業、外包、職業經濟和在家辦公的趨勢,使我們中的更多人面臨與世隔絕的風險。更重要的是,随着工作量巨大,我們中的許多人正在通過延長工作時間來獲得補償。時間,時間,又是時間問題。

三分之一的男人沒有親密朋友!男人的孤獨在35歲達到頂峰?

居家男人

家庭是另一個當代因素。男人比我們以前更注重照顧孩子——我們想這樣,但我們也需要這樣,有時我們的伴侶工作時間更長。盡管這可能是積極的,但它也會小占用我們工作後喝幾杯酒的時間。其次是健康,更确切地來說,應該是酒精。酒吧仍然是預設的聚會場所,但是我對酒精的渴望(喝酒的能力)比以前差太多了。顯然,不僅僅是有這樣的問題。是以現在,我們都不太跟朋友出去玩了。

浪漫關系中經常會悄悄潛入一些動力。情侶們之間更擅長。你們當中的一個擅長烹饪,另一個擅長理财。在你認識你的另一半之前,你可能這兩項技能都還不錯,但随着時間的推移,“财務合夥人”不再在廚房幫忙,“烹饪合夥人”也不再管理賬單和銀行賬戶。

三分之一的男人沒有親密朋友!男人的孤獨在35歲達到頂峰?

“在我的社交生活中,我完全像個嬰兒。”我的朋友林宇(化名)說,他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他承認妻子是他的社交秘書。林宇認為他的妻子對朋友“很有品味”。然而,當他的妻子和其他女性朋友保持着獨立友誼的時候,他幾乎從來沒有見過哪個男人的友誼關系是一對一的。他确實有一個相識已久的“好朋友”,但即使這樣,他的妻子也要督促他聯系這個朋友。

然而,他似乎并沒有對此感到過多的苦惱和憤慨。隻是他有些困惑:“這也許是關于男性心理的吧?說到關于‘友誼的事情’,我會感到有些不舒服。”有幾次,他加入了孩子學校的爸爸群,定期會在學校附近的一家酒吧聚會。“這很友善,我也很喜歡去,但我還是忍不住會想:“既然我可以坐在家裡看電視劇,我為什麼還要加入他們呢?”

但一旦所有事情都平靜下來,孩子們離開家了,我們退休日子就要開始了,還有什麼事情可做的呢?

三分之一的男人沒有親密朋友!男人的孤獨在35歲達到頂峰?

迷失網絡

女人經常把母親身份當作建立新友誼的途徑,但男人們并不總會利用自己的父親身份。輿觀調查網的調查發現,71%的女性是通過孩子交朋友的,而男性的比例卻隻有49%。當我兒子開始上幼稚園的時候,我妻子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召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媽媽。這幾位媽媽大約每三周見面一次,常常通過微信定期互相打氣。

爸爸們或許彼此欣賞對方,但似乎我們從來也沒有結為團體的動力。和我交談的一些男人們,十分抵制通過孩子交朋友。我的朋友王飛(化名)說:“當我在操場上照顧孩子時,我就是不想和任何其他爸爸說話。”(自從五年前,他當父親以來,我就隻見過他一次,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我們的确有共同點,那就是都有孩子,但這似乎不是交談的基礎。如果我在學校門口說這種揶揄的話,可能會讓我在另一種情況下交到朋友,這個感覺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他們不一定是我想結交的朋友。他們隻是……其他人。”

三分之一的男人沒有親密朋友!男人的孤獨在35歲達到頂峰?

科技也改變了一切。當然,可以使得你跟你在異地的好友保持聯系,同時成本也更低了。但這也意味着,某種程度的疏遠,比如在他生日的時候,你會給他發送一個蛋糕的表情符号,而不是打一個生日祝福電話。這就給人們抛出了一個問題:社交媒體是否使得友誼的某些特征變得可替代?很好笑的是,我們過去常常靠現實中的朋友逗我們笑。但是現在,我們與微網誌和抖音等軟體上關注的人建立了虛拟的社交關系,這些人看上去似乎比真實世界裡的朋友更和我們合得來,也更有趣。

市場競争的邏輯似乎也在以其他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方式取代友誼。有人建議微信也增加如同QQ的自動回複設定“模闆資訊”。如果你由于太忙而無法真正幫助你那些陷入危機的朋友,那麼你可以利用這個功能。資訊的開頭是,“很高興你可以聯系我,但我現在真的非常忙碌。”企業行話似乎正在侵入我們的私人生活和工作場所。好像我們已經忘了怎麼結交朋友。或者忘了有朋友的意義。也許是因為友誼很難貨币化?至少真正的友誼很難。

“我看朋友圈的次數不像以前那麼多了。”我這個不跟其他爸爸溝通交流的朋友王飛(化名)說道:“但如果我看朋友圈了,并且看到了朋友們的動态,我會想,‘哦,這是我的一個老朋友——但是——他叫什麼名字來着?”,實際上,我并沒有時間與他們真正交談。就在最近,我的一個朋友結婚了。我曾用一年的時間計劃去見他。我最後是從朋友的朋友那裡得知的這個消息。我很習慣在朋友圈上關注他,久而久之,都不把他當作一個真實存在在生活裡的人了。這一切讓我明白了,我們應該拿起電話跟老友們聯系溝通。”

三分之一的男人沒有親密朋友!男人的孤獨在35歲達到頂峰?

尋找夥伴

跟許多接近中年的男人一樣,馬雷(化名)也認為,很多年輕時期的友誼都無法經受從小夥子到家裡的父親的身份轉變。他最近從住了十年的小區搬家到兒子學校附近了,為他的孩子上學省出更多的路上時間。“是以,我突然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在那裡我不認識任何人。”他說,“我怎樣才可以交朋友?這是一個真正的問題。”

但他同時也認為,如果執着于找到過去那種類型的友誼是不太合适的。“到我這個年紀,我發現對我來說真正重要的是和我感覺非常信任的男性建立友誼。”他說,“舊的社交活動”——胡扯,和女人調情,喝醉——“隻是不再有同樣的吸引力了。在現代社會中,随着年紀的增長,我們已經失去了以前某個階段的重要意義。僅僅為了社交而建立的聯系并不能真正取代友誼。”

通過共同的目标建立聯系,是大多數男人真正希望從友誼中得到的:共同努力達到目标。男性傾向于通過密切合作之後而敞開心扉,而不是通過面對面聊天來敞開心扉。士兵之間的親密友誼就是一個例子,但你其實不必費太大力氣就可以擁有它。女性會感到孤獨,但男性也會感到孤獨——在英國有個男人工棚(Men’s Sheds)活動取得了成功,這些活動幫助了那些已經失去目标感的退休男性,改善他們的社會孤立。現在全英國有500多個“工棚”,男人們經常在這裡交換技能,彙集資源或者一起制作東西。這是一個友誼的空間,同時人們的壓力也很小。男人來不是為了深入交談。他們來學習如何用車床加工或其他技能的。人們覺得他們通過這樣的知識傳遞來重建友誼。

然而,對于三十多歲的男人來說,似乎總是回到時間這個話題上。他們擔心的是當退休的時候友誼會離開太遠以至于沒有任何修複餘地了。也許我們每個人需要做的是思考如何保持這些關系的活力。

三分之一的男人沒有親密朋友!男人的孤獨在35歲達到頂峰?

更深的紐帶

不是所有的男性朋友都認為友誼變了。“我認為我的友誼的深度和力量依然存在,”王飛(化名)說,“年紀漸長,我越來越覺得脆弱,同時,也越珍惜最初的友誼。”我贊成他的觀點,現在,感覺和朋友在一起的時間特别寶貴。

劉韋(化名)說:“這些年來,我的友誼團體規模縮小了,但感情卻加深了。我所維持的少數友誼,即使不多,但也能給我帶來與過去保持大量熟人同樣的好處。有句名言:“感情要麼加深要麼消亡”,我想這同樣也是我的經曆。在你十幾歲和二十歲出頭的年紀,通常出于一些靠不住的原因:地位、享樂、友善,你會積累很多友誼。也許三十多歲的男人隻是在友誼中做了一些明智的挑選。”

積極思考友誼似乎是一個好的開始。我相信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在吃什麼、如何鍛煉、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都花了相當多的心思。我認識的大多數爸爸都很重視如何撫養孩子。也許我們也應該開始把友誼看作一件重要的事情來維護,而不是視它為一些無聊的附加内容。維持友誼一點也不浪費你的寶貴的工作/電視/休息時間,友誼也不是你需要擔心是否做得正确。它可能會讓你從單調乏味的工作中解脫出來,試圖做到完美。

請記住,随着年齡的增長,你的優先事項會發生變化,找到一些不同于酒吧活動的事項是很有價值的。比如:報名參加馬拉松、在社群做志願者、學習樂器、郊外野營等等。

三分之一的男人沒有親密朋友!男人的孤獨在35歲達到頂峰?

“你的下一段友誼簡史”

我們的時間表很好地解釋了熟人要多久才能成為真正的朋友。

1-2小時之後 | 介紹

除非你們在不尋常的情況下見面(比如說在團體治療中),一般來說,你很可能會以随意的閑聊作為開始。就像在浪漫的約會中一樣,化學也起着作用。研究表明,第一印象對你們友誼的未來至關重要。

3-10小時之後 | 真正的聊天

這個階段建立了很多,我們的想法是否相同?這是你發現你們之間共同興趣的時候,無論是國術還是音樂劇。一項研究發現,與性格特征相比,分享的熱情更能促使友誼發展。

一項研究發現,人們在200個小時的互動後,可以成為“好朋友/最好的朋友”。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維持新的友誼。還有一點需要注意:要相信你的直覺。

24小時之後 | 第一個轉折點

随着你們關系的加深,你們在一起僅僅是為了聊天的話,應該會覺得很舒服。這也是你發現原則性問題的時候,比如相悖的三觀立場。試金石就是,你需要自我反問:“當我和這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我喜歡我自己嗎?”

30-33小時之後 | 兄弟約會

女性友誼傾向于在面對面的情況下發展——通常隻是坐着聊天就可以了——而男性友誼在可以産生共鳴的共同合作中得以發展:修理一些東西,去跑步或騎馬,或者隻是看比賽和看電影。

48小時之後 | 坦白

什麼時候分享個人資訊是明智的?你需要“看場合”,而且你可能必須采取第一步行動。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發現:坦白是值得的,分享秘密能增進我們的幸福感,讓我們的感情變得更真實。

60小時之後 | 尋求幫助

并不是每一種行為都能考驗你們關系的強度,這取決于該行為在痛苦量表上的位置。請求幫忙粉刷客廳和借款可不一樣。如果你是那個發出詢問的人,研究表明面對面尋求幫助會産生更好的結果。

94小時之後|十字路口

如果你們的友誼維持到了這個時候,研究表明你有一段合理的友誼。但如果隻是你們當中的某一位做所有的努力,那麼就像任何關系一樣,比如浪漫關系、職業關系,或其他關系,現在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或者是時候結束友誼關系了。

三分之一的男人沒有親密朋友!男人的孤獨在35歲達到頂峰?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