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風水祖師郭璞的傳說

郭璞(276—324),字景純,河東郡聞喜縣(今山西省聞喜縣)人,兩晉時期著名文學家、訓诂學家、風水學者,地理學家,道士,精通天文蔔筮,風水詩賦。以《遊仙詩》名重當世,著作有《郭弘農集》《葬經》《青囊經》,被後世風水師奉為祖師。

郭璞是正一道士,除家傳易學外,還承襲道教的術數,曾與許天師是好友,兩人遊遍大江南北,名山勝境,勘察地理。

由于八王之亂的内鬥,導緻晉室實力大減,永嘉五年,匈奴漢國攻破洛陽俘晉懷帝,西晉滅亡。北方世族紛紛南下江東避難,史稱永嘉之亂,衣冠南渡,郭璞此時也來到南京。

後來琅琊王司馬睿在權臣的擁立下建立東晉,當時的政局用一句話概括是:王馬共天下,馬自然是皇室司馬氏,而王就是琅琊王氏的王敦和其弟弟王導,兩人分别掌握東晉的軍政大權。

郭璞來到南京受到王導的賞識,被招納為幕僚,後來又被司馬睿看中,任為著作佐郎。因母親去世後他辭官守孝。期滿後被王敦引為記室參軍,相當于秘書。

由于琅琊王氏聲望過大,對司馬氏造成極大的威脅,司馬睿開始一系列手段制衡琅琊王氏,永昌元年,王敦以清君側的名義在武昌起兵,攻入建康,并且誅除異己,被拜為丞相、江州牧,進爵武昌郡公,還屯武昌後又移鎮安徽,自領揚州牧控制京畿地區。

兩年後,王敦野心按耐不住,準備謀反,事前便請來了郭璞占蔔,郭璞告訴他不會成功,王敦又問如果自己起事能夠活多久,郭璞回答如果起事,命不久矣,老實在武昌待着,則命長的無法計算,王敦怒極反問:你的命有多久?

郭璞早知道自己的結局,說道:“就在今天中午。”果然盛怒之下的王敦當天就把他殺了,是年郭璞49歲。王敦起事後不到兩個月也戰敗,不久病逝。

即使在今天依然流傳着郭璞諸蔔筮故事,聽起來神乎其神。

或許預知自己的死法雖然神奇,畢竟不美,明代小說《許真君斬蛟記》終篇“武昌府郭璞脫凡 ,許真君拔宅升天”中,作者鄧志谟安排了一個屍解的結局:

晉明帝太甯二年,大将軍王敦字處仲,出守武昌,舉兵内向,次于洞庭湖。真君與吳君同往說之,蓋欲止敦而存晉也。

是時郭景純亦在王敦幕府,是以三人得以相會。景純謂真君曰:“公斬馘蛟精,功行圓滿。況曩時西山之地,靈氣鐘完,公不日當上升矣。”真君感謝不一,此不在話下。

且說景純同真君吳君敬來參見王敦,敦見三人同至,大喜,遂令左右設宴,延請三人飲酒,至半酣,敦問曰:“我昨宵偶得一夢,夢見一木破天,不知主何吉兇?”

真君曰:“木上破天,乃未字也,公未可妄動。”吳君曰:“吾師之言,灼有先見,公謹識之。”王敦聞真君言,心甚不悅,乃變形于色,令郭璞蔔之。

璞曰:“此數用克體,将軍此行,幹事不成也。”王敦不悅曰:“我之壽有幾何?”

璞曰:“将軍若舉大事,禍将不久。若遂還武昌,則壽未可量。”王敦怒曰:“汝壽幾何?”璞曰:“我壽盡在今日。”王敦大怒,令武士擒璞斬之。真君與吳君舉杯擲起,化為白鶴一雙,飛繞梁棟之上。王敦一舉眼瞧之,已失二君所在。

且說郭璞既殒,衆人備辦衣衾棺椁,殓之以畢。越三日,市人見璞衣冠俨然,與親友相見如故。

王敦知之不信,令開棺視之,果無屍骸,始知璞脫質升仙也。自後王敦行兵果敗,遂還武昌而死,率有屍解之刑,蓋不聽三君之谏,以至如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