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團150萬罰金背後:王興亮出回馬槍 刺殺拼多多聚劃算

美團150萬罰金背後:王興亮出回馬槍 刺殺拼多多聚劃算

億邦動力【ID:iebrun】在對手這件事上,就像開車一樣,你得偶爾看一下後視鏡,但你不能盯着後視鏡開車。

3月3日,美團優選收到市場監管總局的150萬“罰款單”。一同處罰的還有橙心優選、十荟團、食享會等五家社群團購企業。

春節以來,社群團購的AB面正在表現出來。A面是巨量資金一片風光,B面卻是飽受市場人士诟病。在高速發展中,社群團購此次被頂格罰款650萬,引發深刻反思。

“在對手這件事上,就像開車一樣,你得偶爾看一下後視鏡,但你不能盯着後視鏡開車。”美團CEO王興在回答媒體“你如何看中國網際網路半壁江山都是美團對手”的問題時如是說。

“外賣平台”曾是美團最顯著的标簽,不過,近幾年美團觸角伸向了出行、支付、酒店旅行、本地生活、生鮮團購......2020年Q2财報釋出的時候,王興就暗示,美團聚焦“Food+Platform”戰略,在生鮮零售和電單車等新業務領域加大投入之外,還将有新動作。

2020年8月,美團上線了電商業務“團好貨”。美團官方對“團好貨”的介紹為:團好貨,優質産區,好吃不貴的水果,還有新奇特百貨,全場一件包郵。

美團150萬罰金背後:王興亮出回馬槍 刺殺拼多多聚劃算

“團好貨”産品價格普遍較低,熱賣區商品價格大多在10元左右,主打下沉市場的意圖明顯。觀察“團好貨”很容易發現,首頁商品頁面展示與拼多多相似,而“團好貨”名字也令人聯想起拼多多的前身——生鮮社交團購電商“拼好貨”。

日前,“團好貨”低調進行調整,增加母嬰、數位、辦公、美妝、車品、鞋包、電器、女裝、男裝等,共分為十九個子闆塊。增加了iPhone這些高客單價尖貨,熱賣闆塊開始資訊流化,根據不同使用者的特征、需求和浏覽痕迹,轉變為“千人千面”的分發邏輯,進行商品推薦。

據美團内部一位經理告訴億邦動力【ID:iebrun】:“美團開辟新業務‘團好貨’,的确是殺向傳統電商領域,但這是有苦衷的,因為阿裡、拼多多等也在進攻美團本地生活等優勢領域。”

業内普遍認為,“團好貨”的上線意味着美團開始涉足傳統電商業務,試圖進入阿裡、京東和拼多多的腹地。而主打價格低廉的産品,又似乎劍鋒直指拼多多,如果美團打開“好友拼團”功能,與拼多多的鏖戰恐怕将在所難免。

美團與電商巨頭們正在謀篇布子,留給行業的問題是,美團在傳統電商腹地到底是能攻城略地,還是孤軍深入陷入泥淖?對行業來說,該如何看待團好貨的發展?

“初生”團好貨:

拳打聚劃算,腳踢拼多多

2020年8月,團好貨隻是藏在美團App裡的小程式,甚至不在首屏,需要向右滑動到第二屏,才能找到。

随着商品和功能的逐漸完善,美團開放了一級入口給團好貨,就在App底部第二個Tab,以前是發現欄,後改名為電商。

經過半年的測試,美團又上線了團好貨App,目前在蘋果App store已經可以下載下傳。看得出來,美團對于團好貨的打法有着清晰的節奏,透着美團欲在傳統電商領域裡攻城略地的決心。而且這種“戰法”頗有美團的傳統風格。

據美團公開資料,目前團好貨已有百萬商家入駐,支援使用者團購或單獨購買。進入2021年,營銷推進有了加碼的趨勢,從App上可以看到拉新福利不少:爆品,折扣,滿減,下單後還能搶紅包。

據了解,現在想要加入團好貨的商家,需要有完整的企業資質,團隊有店鋪營運經驗,店鋪保證金1萬元,扣點1%-5%,結算周期是T+7(T使用者簽收時間,預設簽收時間14天)。

億邦動力【ID:iebrun】調查得知,團好貨實際是美團閃購孵化的B2C電商業務,采用“産地直發+商品團購”模式,采用全國、全場包郵方式,新版本将上線拼團功能。

“從美團角度看,需要通過完善零售拼圖,實作效益的最大化,美團買菜實作自營生鮮,美團優選主打社群團購,美團閃購負責非餐外送,而團好貨則是補齊電商平台。”美團内部一位高管告訴億邦動力【ID:iebrun】。

一位團好貨供應商向億邦動力【ID:iebrun】透露,團好貨目前主要“挖角”天貓、京東、拼多多的頭部、腰部商家,入駐團好貨條件相對寬松。從這個角度上看,團好貨更像對準了天貓、聚劃算,像是天貓的微縮版。從品類來看,更驗證了這一點。比如,OPPO、vivo等數位品牌也以旗艦店的形式入駐了團好貨。4個月内,團好貨從生鮮零食擴充至全品類。

從營運模式上看,團好貨與拼多多類似。用第三方的物流體系和開放平台的模式發展。目前,團好貨上以價格更低的廠牌為主,逐漸擴充至低價的品牌商品。從團好貨商品定價及前期低調發展政策來看,團好貨顯然把下沉市場當做主要目标,下沉市場使用者基數大而且分散,服務成本高,使用者需求多元且價格敏感,是拼多多的主戰場。

從2020年12月中旬開始,團好貨在向拼多多靠攏的方向上又進了一步,它重新調整了流量規則,依照“千人千面”推薦機制進行,利用算法和模型實作精準銷售預測,跟拼多多高度鏡像。

同時,團好貨非常“隐蔽”地嘗試“直播+團購”模式。12月,團好貨端口的上方卷軸框曾上挂團好貨直播帶貨連結,一般人不會察覺。進入直播間後,直播界面和下單方式與淘寶直播并無明顯差異,點選螢幕下方購物袋按鈕,選擇心儀的商品即可進行交易。盡管低調,美團團好貨的确在同時“得罪”拼多多和阿裡聚劃算的道路上“匍匐前進”。

不過,在傳統電商的地盤上,要對阿裡和拼多多構成真實的威脅,團好貨目前還略顯稚嫩。内部相關人士對SKU三緘其口,除了官方透露的百萬商家入駐,其他的公開資料幾乎沒有,盡管美團在流量扶持等方面力度很大,要達到效果還需要時間。

相反,團好貨初版的不成熟,倒是引起一些吐槽,比如除了驗證碼和賬号密碼還不支援任何其它登陸方式,分類中品類衆多但很多産品銷量都是0。

沒有一個産品出生就是完美的。網際網路産品本身就是在不斷疊代中走向成熟的,美團似乎對此心知肚明,這也是選擇低調的原因。但不管外界尤其是對手怎麼看,團好貨的“槍口”已經客觀上瞄準了拼多多和聚劃算。

王興有的不是電商夢

但美團需要電商戰場

了解美團的打法,團好貨“江湖出現”的過程仿佛就能說明一些問題。

2010年1月,國内第一家團購網站“滿座”上線,在這之後的半年内,拉手、窩窩、糯米、大衆點評、美團等,幾乎所有主要玩家全部入場。美團當時還“泯然衆人矣”。

美團150萬罰金背後:王興亮出回馬槍 刺殺拼多多聚劃算

2011年,團購網站數量達到駭人的5000家,光是頭部的12家企業就在資本市場融到了70億元,“千團大戰”由此得名,王興的“戰略能力”促成了美團最後的勝出。縱觀王興的戰略能力包括幾個方面:

擴張政策:以二三線城市為核心,一線城市跟随,在攻打一線城市的玩家倒下時進攻一線,在四五線城市“散兵遊勇”潰逃時收割四五線。

補貼政策:拒絕花錢買流水,補貼是為了拿供給的制高點。用優質的供給提升使用者的體驗。

盈利政策:以強大的營運能力拼4%的盈利,當全行業虧損時,美團實作了盈利,占據有利地形。

王興是一個可怕的對手,在于他具有相當的洞察事務本質的能力;在于美團十分強調戰略執行力、營運力。從之前的經驗看,美團善于咬住對手,在恰當的時機實作超車。但是,對美團來說,阿裡聚劃算和拼多多,至今是它邁不過去的坎,畢竟,馬雲、黃铮同樣不是等閑之輩。

美團150萬罰金背後:王興亮出回馬槍 刺殺拼多多聚劃算

王興對拼多多、大淘寶關注已久

美團的傳統電商夢早就開始了,2010年美團成立時,阿裡推出了團購網站聚劃算。2013年,團購激戰正酣,美團悄然進軍聚劃算腹地,收購了實物團購網站猛買網,堅持3年後,不敵聚劃算,遂放棄。

2015年,美團與大衆點評合并,布局酒店旅遊,完善産業鍊。也是在這一年,黃峥的拼多多成立,用社交拼團的模式殺入了電商行業,并迅速壯大,短短3年在美國上市,市值甚至超過美團。

從某種意義上看,被阿裡、京東、拼多多占據的傳統電商領域,一片紅海,巨頭們已經建立了非常寬的護城河,非常高的壁壘。美團此時進入,勝算難料。然而,探究美團王興的目标和戰略,或許會發現,“重振河山”,重新入局傳統實體電商是美團必須要走的路,它不是美團尋找殘羹冷炙,而是作為巨頭必須要獵食的機會。

在王興看來,太多人關注邊界,而不是關注核心,這是不對的。綜合王興的對外發言,不難發現,王興的思考是橫向的,是生态的。他希望建構一個無邊界的商業體系,滿足人們的“衣食住行”。“這樣的生态,不要期望一家獨大,也不要期望結束戰争,所有人都要接受競合才是新常态,沒有什麼終局。”他說。

目前,美團在社群團購方面開城數量超過300個地級市,超1500個縣區,已經覆寫了中國超過一半的區縣。從開城數量看,美團優選是排第一的。從訂單量看,美團目前的單量峰值已經超過2500萬,也處于行業第一梯隊。美團優選小程式的月活人數也已經接近1億,行業領先。而在外賣平台市占方面,優勢更加明顯。

“無論是外賣還是社群團購、到家服務等業态,均屬于本地零售範疇,美團急需要一個産品切入全國範圍電商市場,團好貨勢在必行。”美團優選的一位供應商告訴億邦動力【ID:iebrun】。

客觀上,外賣市場占有第一、社群團購第一方陣,而且2020年Q3使用者數達4.7億,機關使用者平均每年交易次數26.8次。

“龐大的資料,對美團重新回到傳統電商提供了有力支撐。”前述業内人士認為,本地零售業态主要是生鮮為主,要進入真正意義的電商,考驗美團的是供應鍊建設。如果供應鍊解決好了,美團有可能順利把社群團購流量轉化到更高客單價的實體電商上。若不是,美團這一次實體電商夢,還是有夭折的可能。

帝國主義之下

美團能否撕開一個切口

億邦動力【ID:iebrun】總裁賈鵬雷在一場演講中,将2020年的電商格局形容為一種平台“帝國主義”。他認為首先表現在壟斷性上,整個電商被大淘寶、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微信等平台壟斷;第二表現在殖民性上,諸多商家的生存越來越依靠平台的“臨幸”;第三表現在平台的擴張性;第四平台最終會走向統一。

美團在外賣到家、甚至是社群電商幾乎都穩居第一梯隊。回到傳統實體電商格局,美團面對的确實是“帝國主義”。 從财報及公開資料看,截至12月31日,阿裡在中國零售市場的AAC(年活躍消費者數量)達到7.79億。在MAU(手機月活使用者數量)名額上,12月底為9.02億,單季增加2100萬,這個數值已經非常接近中國現有的9.4億網民( 截至2020年6月),已經到了天花闆。京東年活躍購買使用者數4.41億。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拼多多,《中國基金報》資料顯示,拼多多自成立以來,成長能力驚人,三年使用者數增長超3億,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末,其平台年度活躍買家數達7.31億,同比增長36%,并且在第三季度,公司營收達20.86億美元,同比增長89%。

“拼多多是在阿裡、京東兩分電商天下,絕大多數國人以為電商江湖已定的時刻入局的,它的入局,讓電商江湖從兩分天下變成三足鼎立。”拼多多一位經理告訴億邦動力【ID:iebrun】。拼多多的發展史顯然給美團等做着電商夢的企業更多啟示。 “拼多多的早期定位是低價産品聚合平台,通過接入微信流量池,以社交‘拼團’裂變模式快速完成初期使用者積累,并撕開了傳統電商流量的口子。在流量規模化之後,迅速吸引到一批被阿裡‘抛棄’的中小商家入駐,并給予免費等優厚條件。”該經理認為,“與阿裡、京東的搜尋邏輯‘人找貨’相比,拼多多開啟了‘貨找人’的商業邏輯,進而開啟了下沉市場的大藍海,這是拼多多在今天備受行業關注的原因,社交電商機會仍在。”

仔細觀察今天電商巨頭們的動作,下沉市場電商同樣有巨大機會,這或許也是美團此刻入局因素之一。 據新浪财經資料,自2019年初以來,下沉市場每個季度為阿裡貢獻了60%至70%的增長。淘寶特價版上線不到一年,已經取得了上億MAU。CNNIC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調查顯示,截止2020年6月,網民規模達9.40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7.0%;農村網民規模2.85億,僅占總體網民的30.4%。

機會與挑戰并存,美團在此刻推出團好貨,硬剛傳統電商巨頭,能達到什麼效果?這得看美團能否将它擅長的戰略營運優勢、超強的執行力發揮出來。 從商業模式看,中國30萬個社群及6億月收入1000元的下沉市場基礎,勢必能容納數個拼團巨頭共存。從2011年的“千團大戰”,2015年拼多多的橫空出世,到2020年社群團購的風起雲湧,“拼團”模式在一次次質疑聲中不斷進化。 “未來仍有拼團新物種誕生的可能,”此前在百團大戰中落敗的一位團購平台創始人認為,關鍵是能否在核心商業模式上做出創新,在營運上趕超競争對手。

對于美團的“無邊界”,行業不乏一些質疑的聲音,認為其本質是在電商零售等領域“攤大餅”,效果存疑。 “短時間内在傳統電商領域達到淘寶、拼多多、京東的規模可能性不大。”拼多多類目小二指出,美團是本地生活方面王者,但要建構全國性的電商供應體系并非易事。“這是兩套邏輯。”

美團内部人士透露,對于團好貨來說,是美團必須要下的棋,在傳統電商闆塊不能缺席,“它需要通過團好貨搭建、鍛煉全國性的供應體系,建構零售矩陣。當美團外賣、社群電商做到了第一,400萬騎士僅僅是賣點外賣、生鮮?未來,必然要向傳統電商高單價産品跨越,否則,流量浪費了。”

美團150萬罰金背後:王興亮出回馬槍 刺殺拼多多聚劃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