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楊歡 每經編輯:劉豔美

封面圖檔來源:攝圖網500559818
<h2>#關注</h2>
2021胡潤百富榜釋出 北深上杭企業家入榜最多
10月27日,《2021胡潤百富榜》釋出,農夫山泉的鐘睒睒以3900億元财富首次成為中國首富。位元組跳動創始人張一鳴以3400億元躍居第二,甯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以3200億元位列第三。
總的來看,今年胡潤百富榜人數擴大22%,比去年的2398人增加520人,達到2918位企業家,财富超過20億元,是十年前的3倍。
以地域劃分,北京仍然是上榜企業家最多的城市,有341人居住于北京。深圳301人保持第二,增加26人。上海今年新增78人上榜,以294人位列全國第三。杭州170人保持第四。香港、廣州、蘇州分列第五至七位。目前,這前七座城市已占總人數的一半。
從企業家的出生地來看,浙商連續四年第一,今年增加27人至335人;粵商增加16人至309人,保持第二;蘇商增加33人至168人,保持第三;閩商增加1人,第一次達到100人,保持第四。
分行業來看,制造業上榜人數占比和财富占比都增長最多,仍是上榜企業家的第一大财富來源,人數占總榜的27%。其中先進制造占六成。大健康行業人數占比10.8%保持第二。房地産行業人數占比繼續下降,以9.4%位列第三。
解讀:長三角和粵港澳兩大區域吸納了百富榜一半以上的企業家。按照上圖的居住地劃分,長三角上榜城市共16座,包含企業家932人,比去年增長180人,粵港澳大灣區上榜9城,包含企業家730人,比去年增加125人。
作為長三角的龍頭,近兩年上海企業家進入百富榜的人數增長迅速,有294位企業家上榜,占總人數的10%;财富總和達3.1萬億元,占總财富的9%。
排名前三的企業家分别為來自拼多多的黃峥、東方希望的劉永行、劉相宇父子以及東方财富的其實家族。從行業分布來看,先進制造貢獻最多,有58人;其次是生物醫藥和科技領域,有32人;第三是主營房地産行業的27人。
同期,深圳有301位企業家上榜,占總人數的10%;财富總和達3.6萬億元,占總财富的11%。深圳市前三名企業家分别為來自騰訊的馬化騰、比亞迪的王傳福和騰訊的張志東。
與上海相同,深圳上榜企業家中從事先進制造行業最多,有118人;其次是房地産行業,有26人;涉及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的大健康行業有24人上榜。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上榜富豪人數名單中,兩者的差距已縮小至7人。胡潤預計,按照這兩年的趨勢,明年上海上榜的企業家人數應該會實作十年内第一次超過深圳。
<h2>#動向</h2>
上海釋出城市數字化轉型規劃 拓展數字人民币線上線下場景應用
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10月27日消息,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十四五”規劃》。規劃提出,促進金融新科技。以數字化推動金融業效率提升,增強機構服務能級,提升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和普惠性。開展數字人民币試點,拓展線下和線上支付、交通出行、政務和民生等場景應用。深化普惠金融試點,實施大資料普惠金融應用2.0專項工程,普惠金融貸款投放超2000億元,服務企業數量實作倍增。
雄安新區急需緊缺人才目錄釋出:臨床醫學等專業人才需求較大
10月27日,《2021年雄安新區急需緊缺人才目錄》釋出,本次目錄編入和釋出了2021年雄安新區364家用人機關、1697個工作崗位、1.1萬條急需緊缺人才資訊。目前,雄安新區服務業、教育、衛生、建築、軟體和資訊技術等行業引才需求旺盛,臨床醫學、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經濟金融等專業人才需求較大,本專科學曆基礎人才為主要引進對象,區外人才需求增強。
廣西出台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三年提升行動計劃
廣西日報10月27日消息,近日,廣西印發實施《廣西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三年提升行動計劃(2021—2023年)》。根據行動計劃,廣西将深入實施港口擴能優服、通道高效暢通、物流提質增效、産業融合發展四大提升行動,力争到2023年,通道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北部灣港綜合服務能力顯著提升,通道物流營運更加高效,通關效率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準,通道帶動沿線經濟和産業發展作用明顯增強。
中部地區首條直達南韓班輪航線在武漢開通
新華社武漢10月27日消息,中部地區首條直達南韓的班輪航線——武漢至南韓近洋集裝箱直達航線27日正式開通,執行首航任務的“華航漢亞1号”輪船将從武漢陽邏港啟航,開往南韓釜山港。這條航線的開通有利于推動中韓兩國貿易交流與合作,也将助推武漢長江中遊航運中心建設以及長江經濟帶發展。
<h2>#聲音</h2>
經濟日報:“菜比肉貴”到底是為什麼
圖檔來源:攝圖網500822187
近期,國内多地出現“菜比肉貴”現象。在同一個超市,出現了一斤菠菜的錢可以買兩斤豬肉或三斤雞肉的情況,成為很多網友關注的一個熱點。《經濟日報》發文表示,目前的“菜比肉貴”,原因之一是生豬價格周期性下跌遭遇蔬菜供應短暫性不暢。
一方面,不良天氣對菜價的影響有短暫的滞後性。由于前期連續陰雨,很多主産地發生澇災,導緻産量縮減,采摘不便、運輸成本增高,終端價格普漲。另一方面,今年1月份開始,豬肉價格連續回落。10月份第2周集貿市場豬肉均價為每斤10.5元,比1月份下降60.8%,很多地方甚至不到8元。
“菜比肉貴”之下,有兩個細節值得注意。一是不同蔬菜的漲幅不同、差距顯著。以菠菜為代表的綠葉菜價格能漲數倍,同時,也有很多蔬菜特别是耐儲運類的價格幾乎原地不動。二是不同城市的漲幅不同,有的城市菠菜一斤15元,有的城市七八元,還有的四五元就能買到。這啟示我們,蔬菜保供穩價,要緊盯百姓生活最常見的當家菜,以北方大中城市的冷季時段為重點。
<h2>#數讀</h2>
人社部公布最缺工100個職業排行:房地産經紀人退出前十
10月27日,人社部釋出2021年第三季度全國招聘大于求職“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排行“前十”職業為營銷員、餐廳服務員、商品營業員、保安員、快遞員、家政服務員、保潔員、市場營銷專業人員、焊工、客戶服務管理者。
與2021年第二季度相比,本期“排行”有以下特點:
一是招聘需求和求職人數環比均有所降低,三季度市場供求關系得到緩解。從“最缺工”的100個職業看,招聘需求人數從二季度的153.8萬人減少至111.4萬人(下降27.56%);求職人數從二季度的51.7萬人減少至41.8萬人(下降19.15%);缺口數從二季度102.1萬人下降至69.6萬人(下降31.83%);總體求人倍率(招聘需求人數與求職人數的比值)從二季度的2.97下降至2.67(下降10.1%)。
二是社會生産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生産制造及有關人員兩個大類職業需求保持旺盛勢頭。從100個職業分布看,有74個屬于上述兩大類職業,占主體地位;“快件處理員”“網約配送員”“後勤管理者”等生活服務類職業排位明顯上升,“保育師”“美發師”新進排行。新進排行的24個職業中,有17個與制造業相關,如“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真空電子器件零件制造及裝調工”等。
此外,排行“前十”職業保持基本穩定,本期“焊工”“客戶服務管理者”進入前十,“房地産經紀人”“儀器儀表制造工”退出前十。
<h2>#放榜</h2>
2021藍天百強城市榜:合肥躍升榜首
10月27日,亞洲清潔空氣中心在“2021中國藍天觀察論壇”上釋出了最新報告《大氣中國2021:中國大氣污染防治程序》,本次報告同時釋出了“2021年藍天百強城市榜”。亞洲清潔空氣中心已連續三年釋出該榜單。
與傳統的空氣品質城市排名不同,“藍天百強城市榜”評估的是城市的三年滑動平均空氣品質改善情況和政策措施,分别得到“成效分”和“努力分”,加總得到“綜合評分”。
在納入評分的168個重點城市中,合肥市摘得綜合評分排名桂冠。綜合評分20強城市中,廣東省占7席,浙江省占6席。與上一年榜單相比,安徽省城市進步明顯。
榜單顯示,努力分排名靠前城市均為一線或新一線城市,除了北上廣深,還有成都、武漢、青島、天津、鄭州等,可見經濟發達城市的空氣治理力度更大。
成效分排名中,臨汾和晉城因空氣品質改善較大,擺脫了此前的墊底境況。成效分落後城市主要集中在河南省,鶴壁在成效分和綜合評分排名中均墊底。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