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梨樹“長疙瘩”很奇怪,其實是害蟲在為害樹體,且看如何應對

作者:四川宗富果業

梨瘤蛾,隻為害梨樹的害蟲,又名梨瘿華蛾、梨枝瘿蛾,也俗稱糖葫蘆、梨疙瘩、梨狗子,在我國大部分梨子生産都區有分布,而且局部地區為害相當嚴重,給果農朋友造成嚴重的損失。

梨樹“長疙瘩”很奇怪,其實是害蟲在為害樹體,且看如何應對

梨瘤蛾幼蟲為害狀

梨瘿華蛾的為害症狀是以幼蟲蛀入枝梢為害,被害枝梢形成小瘤,幼蟲居于其中咬食,由于多年為害的結果,木瘤接連成串,形似糖萄蘆。在修剪差或小樹多的果園裡,為害尤顯嚴重,受害梨樹常影響新梢發育和樹冠的形成。受幼蟲為害的新梢,未形成木瘤之前,蛀孔附近有一片葉呈現枯黃,容易識别。

梨樹“長疙瘩”很奇怪,其實是害蟲在為害樹體,且看如何應對

梨瘤蛾為害狀

梨瘤蛾成蟲體長5~8毫米,翅展12~17毫米,體灰黃至灰褐色,具銀色光澤,複眼黑色、下唇須灰黃,端節外側有褐斑。

在前翅2/3處有1個狹三角形灰白色大斑,斑的中部和内外兩側各有1條黑色縱條紋,另有2塊豎磷組成的黑斑,1個位于中室端部,1個位于中部的臀脈上,緣毛灰色。

梨樹“長疙瘩”很奇怪,其實是害蟲在為害樹體,且看如何應對

後翅灰褐色,無斑紋,緣毛長;足灰褐色,附節端有白環、後足胫節密生就黃色毛。卵圓簡形,高0.5毫米、直徑0.3毫米,初産橙黃色,近孵化時變為棕褐色,表面有縱紋。幼蟲老熟時體長7~8毫米,全體淡黃白色,頭部小、胴部肥大,頭及前胸背闆黑色。

全體布黃白色細毛,以頭、前胸和尾端體節上的毛稍長而多縮長5~6毫米,初為淡褐色,将近羽化時頭及胸部變為黑色,能明顯看出發達的觸角和翅伸長到腹部未端,腹末有兩個向腹面的突起。

梨樹“長疙瘩”很奇怪,其實是害蟲在為害樹體,且看如何應對

梨瘤蛾一般1年發生1代,以緬在被害瘤内越冬,梨芽萌動時成蟲開始羽化,花芽開綻前為羽化盛期,羽化後成蟲早展靜伏于小枝上,在晴天無風的午後即開始活動,傍晚比較活躍,能樹飛翔交尾産卵,卵産于粗皮、芽和木瘤縫隙内以及枝條皮縫等處,卵散産,但也有數粒在一起的,每頭雕蟲約産卵90粒。

卵期較長,為28~20天。新梢長出後卵開始孵化,初孵幼蟲很活潑,尋找新抽生的幼嫩枝梢蛀入為害,被害部逐漸膨大成瘤,幼蟲則在瘤内縱橫串食,排洩物也存于瘤内。每個瘤内有幼蟲1~4頭,幼蟲在瘤内為害至9月中下旬老熟,化蛹以前從瘤中向外咬一羽化孔,然後化蛹過冬。

梨樹“長疙瘩”很奇怪,其實是害蟲在為害樹體,且看如何應對

梨瘿華蛾為害狀

梨瘿華蛾卵的孵化與梨樹新梢生長物候關系非常密切,梨新梢抽生期也正是其幼蟲蛀入為害期,是以對新梢的生長,樹冠的形成加大均受到嚴重的影響。

五、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徹底剪除被害蟲瘤有良好效果,注意僅剪除裡面有越冬蛹的l年生枝蟲瘤即可,舊蟲瘤可逐年剪除,以免枝條損失過多影響樹勢。

梨樹“長疙瘩”很奇怪,其實是害蟲在為害樹體,且看如何應對

受害梨枝條像“糖葫蘆”

2.生物防治 把冬剪時剪下的瘿枝收集起來放在鐵紗網做成的籠裡,待寄生蜂春季飛出,把籠内梨媒華蛾消滅。

3.藥劑防治 成蟲發生期,可噴1或2次50%馬拉硫磷1000~1500倍液,可收到良好效果在成蟲大量産卵後及幼蟲初孵期,噴50%殺螟硫磷乳劑2000倍液1次,對殺卵和初孵幼蟲也很有效。

梨樹“長疙瘩”很奇怪,其實是害蟲在為害樹體,且看如何應對

相關防治藥劑

今天分享的梨瘤蛾介紹就是這麼多,關于更多果樹病蟲害防治措施可以關注我,将會不定期更新果樹管理新方法。如果您有更好的方法與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将會在第一時間回複您,一起探讨交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