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梨树“长疙瘩”很奇怪,其实是害虫在为害树体,且看如何应对

作者:四川宗富果业

梨瘤蛾,只为害梨树的害虫,又名梨瘿华蛾、梨枝瘿蛾,也俗称糖葫芦、梨疙瘩、梨狗子,在我国大部分梨子生产都区有分布,而且局部地区为害相当严重,给果农朋友造成严重的损失。

梨树“长疙瘩”很奇怪,其实是害虫在为害树体,且看如何应对

梨瘤蛾幼虫为害状

梨瘿华蛾的为害症状是以幼虫蛀入枝梢为害,被害枝梢形成小瘤,幼虫居于其中咬食,由于多年为害的结果,木瘤接连成串,形似糖萄芦。在修剪差或小树多的果园里,为害尤显严重,受害梨树常影响新梢发育和树冠的形成。受幼虫为害的新梢,未形成木瘤之前,蛀孔附近有一片叶呈现枯黄,容易识别。

梨树“长疙瘩”很奇怪,其实是害虫在为害树体,且看如何应对

梨瘤蛾为害状

梨瘤蛾成虫体长5~8毫米,翅展12~17毫米,体灰黄至灰褐色,具银色光泽,复眼黑色、下唇须灰黄,端节外侧有褐斑。

在前翅2/3处有1个狭三角形灰白色大斑,斑的中部和内外两侧各有1条黑色纵条纹,另有2块竖磷组成的黑斑,1个位于中室端部,1个位于中部的臀脉上,缘毛灰色。

梨树“长疙瘩”很奇怪,其实是害虫在为害树体,且看如何应对

后翅灰褐色,无斑纹,缘毛长;足灰褐色,附节端有白环、后足胫节密生就黄色毛。卵圆简形,高0.5毫米、直径0.3毫米,初产橙黄色,近孵化时变为棕褐色,表面有纵纹。幼虫老熟时体长7~8毫米,全体淡黄白色,头部小、胴部肥大,头及前胸背板黑色。

全体布黄白色细毛,以头、前胸和尾端体节上的毛稍长而多缩长5~6毫米,初为淡褐色,将近羽化时头及胸部变为黑色,能明显看出发达的触角和翅伸长到腹部未端,腹末有两个向腹面的突起。

梨树“长疙瘩”很奇怪,其实是害虫在为害树体,且看如何应对

梨瘤蛾一般1年发生1代,以缅在被害瘤内越冬,梨芽萌动时成虫开始羽化,花芽开绽前为羽化盛期,羽化后成虫早展静伏于小枝上,在晴天无风的午后即开始活动,傍晚比较活跃,能树飞翔交尾产卵,卵产于粗皮、芽和木瘤缝隙内以及枝条皮缝等处,卵散产,但也有数粒在一起的,每头雕虫约产卵90粒。

卵期较长,为28~20天。新梢长出后卵开始孵化,初孵幼虫很活泼,寻找新抽生的幼嫩枝梢蛀入为害,被害部逐渐膨大成瘤,幼虫则在瘤内纵横串食,排泄物也存于瘤内。每个瘤内有幼虫1~4头,幼虫在瘤内为害至9月中下旬老熟,化蛹以前从瘤中向外咬一羽化孔,然后化蛹过冬。

梨树“长疙瘩”很奇怪,其实是害虫在为害树体,且看如何应对

梨瘿华蛾为害状

梨瘿华蛾卵的孵化与梨树新梢生长物候关系非常密切,梨新梢抽生期也正是其幼虫蛀入为害期,所以对新梢的生长,树冠的形成加大均受到严重的影响。

五、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彻底剪除被害虫瘤有良好效果,注意仅剪除里面有越冬蛹的l年生枝虫瘤即可,旧虫瘤可逐年剪除,以免枝条损失过多影响树势。

梨树“长疙瘩”很奇怪,其实是害虫在为害树体,且看如何应对

受害梨枝条像“糖葫芦”

2.生物防治 把冬剪时剪下的瘿枝收集起来放在铁纱网做成的笼里,待寄生蜂春季飞出,把笼内梨媒华蛾消灭。

3.药剂防治 成虫发生期,可喷1或2次50%马拉硫磷1000~1500倍液,可收到良好效果在成虫大量产卵后及幼虫初孵期,喷50%杀螟硫磷乳剂2000倍液1次,对杀卵和初孵幼虫也很有效。

梨树“长疙瘩”很奇怪,其实是害虫在为害树体,且看如何应对

相关防治药剂

今天分享的梨瘤蛾介绍就是这么多,关于更多果树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关注我,将会不定期更新果树管理新方法。如果您有更好的方法与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将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一起探讨交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