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最美的鳥究竟有多美?世界上最美的蝴蝶你見過嗎?
“進化論”到底是由誰最先發現的?最美的鳥窩,那些滅絕的鳥……
有這樣一套叢書以親切優美的文字,清新脫俗的插畫,将大型博物館珍藏的精美鳥類、昆蟲等以及關于它們的記憶一一展現給你:
叢書節選
白尾海雕
這種鳥與一般的海雕重量相似,大小和雄火雞差不多。外形上,白尾海雕無冠,頸短,胸部結實,退粗壯,羽翼長而寬闊。鳥喙呈微藍的牛角色。上喙彎曲,覆寫下喙,約長1英寸。
中國孔雀雉
這種鳥比普通的雉更大,盡管叫雉,但我并不認為它屬于雉科類鳥類,因為其尾部的羽毛都是平的,而非尖的,并且也不彎曲。盡管顔色不鮮豔,孔雀雉仍是自然界中漂亮的鳥。
戈氏極樂鳥
戈氏極樂鳥肋部羽毛紅色;背部黃色;胸部黑色;喉部綠色,沒有黃色脖領。以下是其他探險家的記錄:“戈氏極樂鳥具備極樂鳥的特征,幼鳥和雌鳥相似,但是喉部為綠色。它們身側的羽毛很特别,前部很短,而後部很長,呈鮮豔的紅色。其胸部羽毛有淡淡的紫色,喉部的綠色羽毛柔軟,分為兩片,從下巴處分開。它們換羽的階段因鳥而異,有的先從胸部開始,有的從尾羽開始。”
Papiliopanthous
翅邊緣齒狀;前翅黑色,具白斑;後翅主體白色,具黑斑。圖中的蝴蝶正停留在雙色日本月季上。主要出自安波那島,極為稀少。
鷹天蛾、蜂鹿蛾
圖中1号昆蟲有可能是Deilephila nechus(無中文譯名,暫譯為鷹天蛾)。翅面完整,前翅綠色,帶介殼狀斑紋,後翅黑色,基部有斑點,翅面邊緣近有1排斑點。翅展3.5英寸(約8.9厘米)。
圖中2号昆蟲為Glaucopis polymena(無中文譯名,暫譯為蜂鹿蛾),翅面黑色,有深黃色斑紋,每片前翅有斑紋3處,每1後翅有斑紋2處,腹部有2道深紅色橫帶。翅展接近2英寸(約5.1厘米)。
更多精美插圖
(請左右滑動)
《發現最美的鳥類》
《發現最美的昆蟲》
►這套叢書就是薛曉源先生主編的《博物之旅》系列叢書,其中《發現最美的鳥》與《發現最美的昆蟲》5月14日已正式在上海釋出。
先期釋出的2本彙集了西方博物學巅峰時期最激動人心的13部鳥類學著作與12部昆蟲學著作,撷取其中精華。
►書中還原了二三百年來鳥類及昆蟲觀察者的真實生活以及他們探索自然時的驚喜,在主題上囊括了世界各地的珍奇鳥類與昆蟲。書中的每一章節都配有由當時最優秀的畫師雕版、彩繪的精美插圖,堪稱佳作。
►本書不隻展示這些精靈的美麗身姿,還立足原始文獻進行編譯,多個章節首次被譯成中文,可謂彌足珍貴;原汁原味、文筆優美地述說珍稀鳥類與昆蟲的種屬、大小、色彩、習性、栖息地等,兼具廣度和深度。
昆蟲、植物能給予人的不止是美的欣賞和沉思,還能帶給人力量。再奔波,再忙碌,人也需要常常親近動植物,接觸自然。
►《博物之旅》第一輯一共有5卷,分别講述鳥類、昆蟲、植物、動物、水生生物。剩餘三卷(植物、動物、水生生物)将陸續推出。敬請期待!
小編建議
這麼多精美的插圖
在您閱讀的同時
不妨拿筆臨摹一下吧
鳥類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