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公園環球行 | 西非剛果雨林明珠薩波西非剛果雨林明珠薩波主講專家: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朱永傑

國家公園環球行 ⑫

國家公園環球行 | 西非剛果雨林明珠薩波西非剛果雨林明珠薩波主講專家: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朱永傑

<h1 toutiao-origin="h2">西非剛果雨林明珠薩波</h1>

<h1 toutiao-origin="h2">主講專家: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朱永傑</h1>

<h2 toutiao-origin="h3">薩波是洞悉西非剛果雨林的視窗</h2>

薩波國家公園是非洲西部國家賴比瑞亞唯一的國家公園。直到今天,世界對于剛果雨林的了解很少,這片雨林對于世界依然是一個神秘的存在,幾乎沒有太多文字資料可供參考。盡管周圍國家也建立了一些國家公園或自然保護區,但缺乏完整的文字資料。薩波國家公園就成為很少的洞悉這片神秘而危險雨林的途徑之一。這片森林是該國僅存的熱帶低地雨林,它是僅次于科特迪瓦塔伊國家公園的西非第二大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這個公園是全國花卉品種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有許多當地特有的品種。

國家公園環球行 | 西非剛果雨林明珠薩波西非剛果雨林明珠薩波主講專家: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朱永傑

薩波國家公園是賴比瑞亞最大的雨林保護區,也是該國唯一的國家公園,國際保護組織稱之為“世界上哺乳動物物種多樣性最高的地區”。

剛果盆地熱帶雨林

國家公園環球行 | 西非剛果雨林明珠薩波西非剛果雨林明珠薩波主講專家: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朱永傑

賴比瑞亞共和國地處非洲西部,北接幾内亞,西北接塞拉利昂,東鄰科特迪瓦,西南面對大西洋。這個國家靠近赤道,在大西洋上有很長的海岸線。地形的主要特點是西部為平坦的沿海平原,東北部為起伏的低山過渡到高原。

在太陽的照射下,溫暖的大西洋洋流将大量的水變成雲霧,源源不斷地運送到西非的赤道附近地區,在這裡創造了世界知名的剛果雨林。剛果雨林一直被認為是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區域。濕潤的沿海森林生态系統從賴比瑞亞延伸到科特迪瓦、加納、塞拉利昂、多哥、貝甯、奈及利亞、赤道幾内亞、喀麥隆等國。這裡的雨林受到森林砍伐和沿海開發活動的嚴重威脅。

賴比瑞亞幾乎沒有冬天,一年四季都有雨,濕熱是這個國家沿海地區氣候環境的主要特征。在降雨量較大的5月到10月間,降雨量幾乎占全年的3/4。大部分沿海地區每年的降雨量大約為4000毫米,北部的内陸地區比較幹燥,降雨量隻有沿海地區的一半。

賴比瑞亞的濕熱多雨環境為很多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在賴比瑞亞的森林中,生活着很多該地區特有的物種,有2000多種維管植物,包括225種喬木,有140種哺乳動物、600多種鳥類及75種爬行動物和兩栖動物,還有數不清的微生物在雨林中與動物、植物共存,在生态系統中扮演着清道夫的角色,分解各種生物殘留碎片,将其變為更簡單的物質回歸土壤。

雨林中有很多微生物寄生在其他野生動物身上,如果人食用或飼養野生動物,被叮咬過這些動物的蚊蟲叮咬,可能會感染細菌或病毒,就有患疾病的危險,例如非洲的埃博拉病毒就曾讓世界恐慌。實際上,剛果雨林中還隐藏更多的危險微生物。

賴比瑞亞的東南部降雨量很高,生長着常綠森林,植被茂密,種類繁多。薩波國家公園是這種森林類型的典型代表。賴比瑞亞所有的特有物種都生活在雨林裡。該國中部和西北部地區有濕潤的半落葉森林,降雨量略低。根據2009年的估計,賴比瑞亞的森林覆寫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32% ,有11個受保護的國家森林區域。

成片的紅樹林分布在沿海岸和許多河流入海口附近,通常沿着河流下遊的岸邊分布。紅樹林生态系統是甲殼類動物和魚類的栖息地,也具有防洪和控制水土流失的功能。然而,賴比瑞亞的紅樹林已經受到過度砍伐的威脅,當地人砍紅樹林作為生活能源,原始紅樹林已所剩無幾。

生物多樣熱點區域

國家公園環球行 | 西非剛果雨林明珠薩波西非剛果雨林明珠薩波主講專家: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朱永傑

薩波國家公園大約生活着125種哺乳動物,包括豹、猴、黑猩猩、羚羊、大象、非洲金貓、庫氏獴、大林豬、斑紋水獺、水鼷鹿、食蟻獸和穿山甲。生活在雨林河流中的紅河倭河馬是賴比瑞亞特有種。非洲海牛也出現在沿海和許多河流生态系統中。在森林中發現的庫氏獴可能是最稀有的哺乳動物,直到1989年人們才捕獲到活體。

調查證明,在薩波國家公園的中心和西部地區有黑猩猩生存,種群數量估計有500-1640隻。之是以黑猩猩能在這裡生存,主要原因是當地薩波人的習俗——尊重黑猩猩,狩獵黑猩猩是一種禁忌。

2016年賴比瑞亞記錄的鳥類有695種,其中21種是稀有物種。這些稀有物種包括白背秃鹫、冠秃鹫、巴利亞海鷗、鹦鹉和犀鳥。有大量火烈鳥生活在沿海沼澤和潟湖。公園裡生活的非洲羽須鹎是國鳥。

爬行動物和兩栖動物有犀牛尼羅鳄和侏儒鳄。它們生活在沿海的紅樹林沼澤地帶。西非鳄生活在更深的内陸地區。蜥蜴、變色龍、壁虎和蛇的種類繁多,在公園裡比較常見。賴比瑞亞有3種海龜和3種淡水龜。由于雨量充沛,在公園生活的蛙類有非洲蟾蜍、熱帶爪蟾和冠牛蛙,一些樹蛙在樹葉中生活。在湖泊、溪流和鹹水沼澤中發現的淡水魚有非洲褐刀魚、幾内亞基尼鳉魚、金波爾基利魚、諾曼底人林魚等。

唯一一個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環球行 | 西非剛果雨林明珠薩波西非剛果雨林明珠薩波主講專家: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朱永傑

賴比瑞亞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72%,全國可耕地380萬公頃,已開發的不足13%,糧食不能自給。不僅糧食不能自給,生活能源也嚴重依賴森林資源。采伐林木制作木炭是一種重要的謀生手段,将這些木炭運到城鎮能換到需要的其他物資或金錢。薩波國家公園是賴比瑞亞最大的雨林保護區,薩波國家公園的保護工作是西非地區各國對世界第二大雨林保護和管理的縮影,而對于剛果雨林的保護與管理也是國際社會對于森林問題的關注熱點之一。

薩波國家公園位于賴比瑞亞西南部的賽諾依縣,薩波國家公園面積1804平方公裡。公園的北面是普圖山脈,西面是賽諾依河。公園的地形整體上平坦均勻,地勢不高,北部有一些小山丘,公園北部的米普圖山海拔 640米,是公園裡最高的地方。山丘之間有許多小溪和河流,賽諾依河是公園裡最大的河流。沿海有大片的沼澤濕地,無人居住的森林是公園的主體。

該公園屬于熱帶氣候,氣溫在22℃-28℃之間。森林的平均相對濕度是91%。1983年對該公園的調查表明,公園的林地占74%,沼澤林占13%,季節性淹水林地占13%。森林裡有的樹木可以長到70米的高度。

根據國際保護組織的說法,薩波國家公園是“世界上哺乳動物物種多樣性最高的地區”。1976年,賴比瑞亞林業發展局成立,負責管理和保護該國的森林資源。1977年,賴比瑞亞的野生動物和國家公園部建立。到1982年,賴比瑞亞提出了建立7個保護區,包括3個國家公園的計劃。但最後隻有薩波國家公園在1983年被正式指定為國家公園。

根據該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在國家公園内禁止從事農業、建築、漁業、狩獵和伐木活動。國家公園最初的界限是由野生動物和國家公園管理部與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合作設定的,其管理計劃也是由該部起草的。

社會環境帶來威脅

國家公園環球行 | 西非剛果雨林明珠薩波西非剛果雨林明珠薩波主講專家: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朱永傑

19世紀中期,美國将一部分解放的奴隸移民至賴比瑞亞。1847年7月26日,美國移民宣布獨立,建立了賴比瑞亞共和國。此後,美國移民的子孫一直是這個國家的上司者,管理着原住民。1926年,美國費爾斯通橡膠公司在賴比瑞亞取得土地租讓權種植橡膠,成為賴比瑞亞的國中之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美國在這裡建設軍事基地。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賴比瑞亞一直由美國黑人後裔統治管理。這種狀況造成了賴比瑞亞美國移民後裔和原住民之間在占有資源和經濟利益配置設定方面的巨大差異。這樣的差異最終導緻内亂。1980年軍隊中的17名原住民士兵發動政變,建立軍政府,結束了美國黑人移民後裔的統治。此後,建立立的軍政府内部分裂成三方,與原政權的政治勢力形成軍閥混戰局面。此後,盡管有國際社會的不斷幹預,但内戰幾乎從未停止過。軍閥間互相征伐,賴比瑞亞經曆了長達20多年的内戰。内戰需要耗費大量物資和金錢,不同派系間互相征伐,導緻A錢腐敗橫行,數十萬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

在賴比瑞亞内戰期間,薩波國家公園落入被打敗的叛軍之手,公園的大部分基礎設施和裝置遭到破壞或摧毀,包括1989年建造的野生動物康複和保育設施。公園的33名員工中,有3人死亡,7人成為難民。在被叛軍控制的時間裡,叛軍為了獲得資金,曾經大肆采伐森林和倒賣野生動物,非法獲得資金用于收買進階指揮官、購買武器和收買雇傭軍戰鬥人員。也有的研究報告指出,1996年第一次賴比瑞亞内戰結束後,伐木和偷獵變得更加普遍。直到2003年10月1日,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接管了賴比瑞亞,着手解除内戰各方武裝,賴比瑞亞才逐漸開始走向和平。2003年10月10日通過的建設薩波國家公園法案将公園面積擴大到1804平方公裡,增幅超過37% 。該法案承認該公園“對保護賴比瑞亞和整個西非的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與此同時,位于幾内亞和科特迪瓦交界處的東甯巴自然保護區,成為賴比瑞亞的第二個保護區,面積135平方公裡。

在賴比瑞亞内戰結束前的最後幾個月裡,成群的戰士和平民進入了這個公園,一些人是為了逃避沖突,另一些人則是為了采伐木材或勘探黃金,最終發展成為全面的淘金熱。跟随金礦勘探者的是獵人,他們偷獵公園的動物。根據聯合國賴比瑞亞特派團的統計,到2005年3月,估計有5000人住在這個公園裡。

薩波公園的新希望

國家公園環球行 | 西非剛果雨林明珠薩波西非剛果雨林明珠薩波主講專家: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朱永傑

到2005年9月,在國際組織、賴比瑞亞政府和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參與下,這個公園才被完全清空。但由于薩波的地理位置偏遠,再加上安全沒有保障,醫療條件較差(這在雨林中很重要),是以薩波國家公園遊客不多。

和其他西非國家一樣,賴比瑞亞進入和平時期,老百姓的生活條件需要改善,目前老百姓能做的還是向森林要土地,發展農業,先吃飽肚子再說。一些經營者在公園周邊區域采伐雨林,開發橡膠種植園、油棕種植園。大片原始森林遭到破壞,生物多樣性也随之減少。當地的老百姓還是會采伐林木,制作木炭,因為這是有限的生活能源,當地還不能為老百姓提供别的生活能源。

如何制定更加可持續的方案利用、保護、管理雨林是擺在很多開發中國家面前的難題。随着賴比瑞亞的社會政治逐漸趨于穩定,國際組織為薩波國家公園制定了一項行動計劃,這項行動計劃的目标是從2017年至2027年,教育群眾以“保護和維持賴比瑞亞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森林資源和文化”。

妥善保護雨林和發展農業經濟一直是一對沖突,發展農業就要開墾雨林,開墾雨林将摧毀當地的生态環境,這是一道“要生存還是要環境”的兩難問題。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國家公園環球行 | 西非剛果雨林明珠薩波西非剛果雨林明珠薩波主講專家: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朱永傑

曆經億萬年的滄桑變遷,在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上,遺留下許多震撼心靈的自然奇觀。世界各國政府将這些充滿野性與生機的自然奇觀特别保護起來,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國家公園。中國綠色時報從2月3日起,陸續推出《國家公園環球行》大型系列傳播行動,邀請北京林業大學教授朱永傑先生與你同行,一起走進世界著名國家公園,探究全球自然保護經典的前世今生,領略大千世界自然萬象的神奇之美。

國家公園環球行

(1)月亮之山魯文佐裡

國家公園典範克魯格自然雕刻師的傑作錫安天然圓頂劇場布萊斯峽谷海灣詩畫阿卡迪亞(6)歐亞交點壯麗索契(7)古堡雄兵斯托爾比郊野公園範本瑞士撒克遜(9)希臘萬神殿奧林匹斯山(10)火山國家公園與戴安·弗西這裡是人類老家維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