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英語# #音樂#
在電影《阿甘正傳》裡,有一段是阿甘與列侬講述自己在中國打乒乓球時的見聞。阿甘說,中國人很窮,什麼都沒有,也不信教不去教堂。結果列侬聽罷後反而認為這種地方就是完美理想世界,于是寫成了 《Imagine》的歌詞。
當然,橋段是虛構的,這首發行于 1971 年的歌曲,其創作背景相當的令人感到意味深長。

披頭士(1960-1970)
約翰列侬
要了解近代英美文化,不能不了解英國的搖滾組合“披頭士”和約翰·列農 (John Lennon)
1940年10月9日生于英國利物浦。他從小就有音樂天才。1961年Beatles樂隊正式誕生,他是其中一員。後來Beatles紅及整個西方,甚至蘇聯。1970年Beatles解散。John Lennon開始獨自錄音、演唱。這個時期他創作了很多好歌。1980年12月8日,John Lennon在住所門前被一個瘋狂歌迷槍殺。
1971年列侬和妻子大野洋子(Yoko Ono)住在英國鄉下一幢豪華的别墅裡。年初的某一天的早晨,列侬起床後在洋子的陪伴下,寫下了《想像》的歌詞。其音樂部分則是在他家那架着名的白色鋼琴上寫成的。
後來在一次飛行途中,列侬又做了幾處修改,在一張紐約希爾頓旅館的便箋上寫下了最後完整的歌詞。歌詞中沒有“愛”或者“自由”這樣的字眼,列侬也從沒有想到要寫一首聖歌(Anthem),但這首歌後來卻成了一代人的聖歌。同年6月的某一天,列侬和鼓手Alan White(後Yes樂隊的鼓手)和貝司手,德國朋友Klaus Voormann在自家的一間簡陋的錄音棚内錄制了這首歌,列侬親自彈的鋼琴(一架Steinway)。制作人是着名的Phil Spector。他們一共錄了3個版本,出現在唱片裡的是第2個版本。
列侬錄音一向追求即興,不惜犧牲準确性。一次他甚至把薩克斯風手吹錯了調的伴奏用在了歌曲中。可這次他卻格外認真,事先把歌詞用大寫字母工整地列印好,分發給錄音樂手們。Spector後來為歌曲加入了管弦樂伴奏,一點也不喧賓奪主,這大概是Spector做得最好的一次。列侬業也曾試驗過加入管風琴,但沒有用上。Spector事後回憶說,他抱定決心要做一張能夠“流行”的專輯,他沒有食言。這張同名專輯于1971年9月9日出版,歌曲《想像》最高升到過公告牌的單曲榜第3名,專輯則最高達到過專輯榜的冠軍。列侬評價說:“這首歌曲幾乎是共産主義宣言式的,雖然我本人不是共産黨員,也不屬于任何運動……但是由于它披着一張流行的外衣,是以被大衆接受了。我現在知道該怎麼做了,隻要抹上一點蜜糖,你的主張就可以容易地流傳開來。”
專輯出版後不久,列侬和洋子即移居紐約,但卻遭到了美國移民局的阻撓,他們拒絕發給列侬綠卡。列侬和移民局苦鬥了4年才獲得了美國永久居留權。列侬似乎早有預感,他在歌中唱到:“Imagine there is no country, It isn\'t hard to do.”在談到為什麼要移居紐約時列侬說:“如果我生在古羅馬時代,我就會住在羅馬。美國是今天的古羅馬帝國,而紐約本身就是羅馬城。”1980年,列侬在他的羅馬城被一個喪心病狂的歌迷槍殺。這張專輯出版30年零2天後,羅馬城本身也遭到了一次嚴重的打擊。
911事件發生後,美國公衆重新喚醒了對這首歌的熱情。美國的公衆媒體一方面充斥着《星條旗永不落》和《美麗的美國》這類“鼓動戰争”的歌曲,另一方面,電台和電視台也接到了無數群眾請求播放《想像》的電話,一時間這首歌在美國各地的流行及搖滾樂電台裡到處可以聽到。在紐約時代廣場上方還豎起了一塊廣告牌,是由洋子花錢買下來的,上書:IMAGINE ALL THE PEOPLE/LIVING LIFE IN PEACE。在為911死難者募捐的義演晚會上,尼爾·揚(Neil Young)演唱了這首歌。當初他接到組委會的邀請後,一時想不出自己有哪首歌合适,還是他的妻子Pegi鼓動揚演唱《想像》。揚對這首歌的處理幾乎完全按照列侬的版本,連弦樂部分都沒有改動。隻有一處:列侬唱的是“Imagine no possessions, I wonder if YOU can,”,揚唱成了“I wonder if I can,”這兩人都是音樂界的巨富,這個改動可不是沒有意義的!列侬後來解釋說:“佛教徒們常說,要在思想上一無所有。簡簡單單地放棄所有的金錢并不能做到這一點。”
許多音樂界的名人對這首歌的評價也很有意思。“老鷹樂隊”的唐·漢利(Don Henley)承認,這首歌對于他有雙重的意義。一方面這是一首很有安慰作用的歌曲,另一方面,這首歌也永久地和暴力聯系在了一起。如果我們不能擺脫上帝和财産的束縛,我們就永遠不會擺脫暴力的陰影。對于歌中有關宗教的那句歌詞,漢利說,他很有共鳴,因為他覺得世界上的任何宗教一開始時都有着好的願望,但最後總是被瘋狂的人所異化。他覺得列侬本人是一個很看重精神世界的人,他不是反對精神世界的宗教,而是反對“有組織的宗教”(Organized Religion),隻是歌詞需要簡潔押韻,不适合說“有組織的宗教”罷了。
U2的波諾(Bono)曾說,列侬是他最欣賞的歌曲作者。這首歌他最欣賞的就是裡面佛教的理念,即“想像之後是行動”。他不喜歡現在有的人把這首歌當作是新世紀(New Age)的聖歌,在他看來,這首歌告訴人們,你一定要先有一個想像,一個計劃,然後則必須付諸行動,否則就沒有任何意義。而列侬的偉大之處就在于,他不但這樣想了,也這樣行動了。
經典英文歌欣賞 Imagine (2) 王力宏翻唱
[左上]點選以上文字欣賞王力宏的翻唱
關于今天的話題,大家如果還有什麼意見和看法,歡迎在下面留下您的想法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