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季豬病發病率最高?有經驗的獸醫就是這樣對待的!簡單高效

在冬末和早春的季節,天氣幹燥,最容易發生豬腳開裂病,豬腳開裂是指豬腳殼開裂或裂縫輕微出血的肢體蹄病,豬患有這種疾病,活動性、生長受阻,降低生育能力。

  也許我們覺得病很小,沒什麼大問題,今天就詳細告訴你,母豬腳裂變到底有什麼危害?據粗略估計,每頭種種母豬腳開裂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損失每年可達200多元。

  母豬腳裂的危害:

  母豬腳開裂問題普遍被低估,對經濟效益影響的嚴重性未被注意到。

  1、一旦發生短期難以治愈,病豬步态不穩定、蹄子、瘸腿甚至爬行,導緻母豬被淘汰。

  2、優良品種的豬,特别是進口品種的豬,一般發病率為20%-70%,損失巨大"外來"豬難以飼養!

  3、蹄子開裂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但豬的繁殖随着生長發育受阻,繁殖性能下降,損失更大。養豬,育肥豬體重增重緩慢,抗病能力低。

  4、蹄子開裂容易引起其他疾病。

  蹄裂後局部疼痛,躺着不便,由于在地面上運動較少,繼發性肌肉風濕病,一些磨傷皮膚形成局部膿腫。

  播種活動,減少食物,影響育種和胎兒發育;

  5、蹄子裂開對豬的影響非常嚴重,不僅影響豬的運動、食欲和性行為,嚴重還會有繼發性肌肉風濕病、肢體發炎等。

  母豬腳裂的原因:

  1. 天氣原因

  北方的寒冷季節很長,地面溫度很低。蹄子的血管會少一些,如果長期接觸冰冷的地面,微血管收縮,導緻流向馬蹄的血流量減少,蹄子得到的營養不斷減少(特别是生物素等),蹄殼脆脆易碎。是以,在北方冬季種豬時,必須有預防措施。

  2.由于各種原因導緻飼料生物素缺乏

  (1)母豬使用預混料、濃縮物,全價成分中生物素含量不足,這在南方可能不是很多問題,但在北方會導緻母豬體内生物素缺乏。

  (2)長期單次使用玉米/豆粕類的飲食,本身缺乏生物素。富含生物素的原料是發酵副産品飼料,酵母和綠松石飼料。

  (3)飼料加工過程的影響。

  全過程采用造粒飼料,由于播種過程熱處理,造成生物素失效;

  (4)飼料中重金屬等化學物質含量過高。

  高銅、高硒、高氟等會直接破壞生物素。

  (5)缺鋅。

  鋅是參與人體物質代謝的,缺鋅經常出現皮膚角膜炎、皮炎、脫毛、蹄裂、母豬産量減少等。高鈣、高磷或植酸會嚴重影響鋅的吸收和利用。

  (6)磺胺酸不足

  含硫氨基酸參與蹄類蛋白質的合成,一些硫酸鹽以結合形式進入牲畜的毛發、角和蹄子。含硫氨酸不足會影響蹄子的生長和新陳代謝。

  (7)鈣磷比例失衡:長期投喂高磷或高鈣飼料,豬毛茸茸,蹄殼裂開,蹄子易感染,難以治愈。

  3.豬舍的地面問題

細砂水泥地闆像砂輪一樣,豬腳磨損最嚴重,比石砂水泥面豬腳損傷更嚴重,水泥地面光滑但羊毛磨相對較好;漏水地闆,帶狀地闆面積大,也會對蹄子造成傷害增加。

  4. 品種和年齡

  長白豬腳由于遺傳原因,最容易磨損,并患蹄裂性疾病;

  儲備母豬和幼苗由于體重增加和肢體蹄發育障礙,使腳部肢體受壓增大,腳墊細膩,易磨損開裂,蹄殼變薄,蹄裂。

  儲備種豬的選擇,特别是長白豬,要注意種豬是否蹄地,通常蹄子到地上,蹄子比較強壯。

  5. 極限棒材送料方式

  繁殖母豬長期處于極限欄内,運動減少,蹄病增多,蹄裂最為突出,往往。

  6.豬舍一年四季都是濕的

  蹄子底部長時間濕潤,加上細菌繁殖,蹄子容易潰爛。

  7. 消毒劑問題

  用豬消毒時不要選擇強酸、強堿消毒劑,可以選擇過氧化氫、苯溴化铵等消毒劑。

  8. 毒品問題

  長期使用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或預防,會競争性地抑制生物素的活性。

  母豬腳開裂的症狀:

春季豬病發病率最高?有經驗的獸醫就是這樣對待的!簡單高效

  母豬腳裂的早期症狀始于蹄甲的輕度開裂(即蹄底和蹄冠的水準或垂直開裂),然後是口腔腫大,出血和病原體感染引起的發炎,最終導緻早期消除。

  蹄裂的母豬的特點是疼痛症狀,如滑倒,弓背,震顫,站立或行走時跛行,并且為了減輕負重站立引起的疼痛而更多地仰卧。但要注意母馬蹄開裂和口蹄疫症狀的差別。前者的特征是蹄開裂,局部疼痛和低地運動,而後者的特征是水泡和蹄子侵蝕。它伴有全身症狀,如體溫升高。

  防止母豬腳開裂:

  一、改善飼料營養

  以全價喂養均衡的飼料,以確定能量、礦物質、維生素,尤其是生物素和油酸的供應。

  01、保證鈣、磷的充足供應和适當比例。飼料中的鈣、磷含量不足或不适當比例,容易造成蹄底開裂。

  02、滿足微量元素和維生素D.促進Ca、P吸收和骨骼的健康發育。

  03、加入生物素。它可以提高蹄殼的硬度,壓縮力和壓力強度,改善皮膚和頭發狀況,減少外殼碎裂和鞋墊損壞的症狀。在蹄裂母豬的情況下,用雙倍量的生物素混合物喂養它們。

  04、提高油酸的吸收。在制備容易開裂蹄的豬飼料時,建議使用天然幹玉米,加入大豆油或一定比例的膨化大豆(天然幹燥的玉米中亞油酸含量豐富且未被破壞;膨化大豆和大豆油中含有大量的揮霍酸)。

  二、加強綜合管理

  01、選擇強力抗肢蹄病品種。

  02、水泥地面應适當光滑:但不能打得太輕,防止滑倒、閃光傷害蹄子,同時不能太粗糙。

  03、母豬定位欄具有适當的坡度:在适當的坡度水準,防止積水尿液。

04、嚴格的生物安全制度:控制飼料黴菌,豬飲水符合飲用水衛生标準,有毒、有害物質不超過标準,程式消毒、免疫、保健,盡可能減少母豬的"亞健康"。

  05、在母豬生産中要盡量減少各種壓力:養豬場應定期讓母豬到戶外活動,鍛煉四肢和蹄子,接受陽光。

  06、添加投飼生物素和蛋氨酸鋅:每年春冬季節或發現30%的母豬都有蹄裂現象,可在懷孕、哺乳母豬飼料(使用4%預混的基礎上),加入2%生物素100g/t加蛋氨酸鋅(有機鋅含量≥15%)300g/t,持續14天。

  07、對于較為嚴重的蹄裂和繼發性肌肉風濕病的育種豬的治療是:改善豬的圍欄環境,在收容所内鋪設填充草,提高溫度,降低濕度;用蜂膠制劑噴灑蹄裂紋,等待蜂膠制劑幹燥,用自制軟膏(凡士林加頭孢菌)塗抹,并制作蹄套,在自制軟膏後施用,将豬的四隻蹄子放在上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