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9年,在開國大典上倒水的40名女子,她們有何特殊身份?暗潮湧動的“和平時期”選拔便衣警察特殊的女便衣胳膊和煙頭暴露了行蹤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用擲地有聲的聲音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這件事成為了當時全國上下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人們對大典當天的盛況津津樂道,卻不知道就在這舉國沸騰的時候,無數默默無聞的人正在為了這一神聖時刻而辛苦忙碌着。

1949年,在開國大典上倒水的40名女子,她們有何特殊身份?暗潮湧動的“和平時期”選拔便衣警察特殊的女便衣胳膊和煙頭暴露了行蹤

當時解放戰争剛剛結束不久,蔣介石集團在退守台灣之前,為了實作自己反攻大陸的“白日夢”,在大陸布置了許多特務人員。

像新中國成立這麼大的事,正是這些敵特分子“蠢蠢欲動”的時候。是以當時守護好上司人們的安全,也保證大典的正常、有序進行,成為了這些人最重要的工作。

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工作,無數的便衣警察僞裝了起來,在暗中保護大典的安全。讓很多人倍感意外的是,當時在天安門城樓上負責保護上司人安全,任務最重的工作,竟然交給了40名女便衣。

1949年,在開國大典上倒水的40名女子,她們有何特殊身份?暗潮湧動的“和平時期”選拔便衣警察特殊的女便衣胳膊和煙頭暴露了行蹤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0">暗潮湧動的“和平時期”</h1>

1949年8月,距離既定的開國大典日期越來越近,北京市警察局便衣警衛大隊政委慕豐韻,接到了黨中央的一項特殊指令:

成立一隻典禮安保隊,確定開國大典的絕對安全。

這是一項秘密工作,也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慕豐韻在接到任務後,就在第一時間秘密展開隊員組建工作。

1949年,在開國大典上倒水的40名女子,她們有何特殊身份?暗潮湧動的“和平時期”選拔便衣警察特殊的女便衣胳膊和煙頭暴露了行蹤

此時解放戰争已經取得了絕對性的勝利,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大部已經竄逃到了我國台灣。但這些人賊心不死,甚至冥頑不靈地以為自己隻不過是打了一場敗仗而已。隻要能夠把握準時機,就一定能夠繼續占領主動權。

我黨向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無疑是朝着老蔣的臉上打了一巴掌。這些敵特分子肯定不會讓開國大典順利舉行,一定會在背後搞小動作。慕豐韻的主要工作任務,就是在開國大典之前,找到這些潛伏在群衆中的敵特分子。同時在開國大典當天,提防敵人進行破壞。

這些事情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是鬧着玩的。敵特分子十分狡猾,他們有豐富的潛伏和僞裝經驗,反偵察能力特别強,而且敵在暗我在明,形勢對我們非常不利。

慕豐韻也是一位老幹警,對于這些難題,自然也有自己的解決辦法。

1949年,在開國大典上倒水的40名女子,她們有何特殊身份?暗潮湧動的“和平時期”選拔便衣警察特殊的女便衣胳膊和煙頭暴露了行蹤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1">選拔便衣警察</h1>

首先是選拔便衣警察,這是基礎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件工作。慕豐韻親曆親為,所有的便衣警察全部都是他親自篩選的,不僅政治素質好,而且各個都有非常堅定的意志。

這些便衣警察一共分為了三個大隊,第一個大隊是從北平糾察總隊抽調的一個連隊,主要負責上司出行沿途的安全;第二個大隊是從華北軍區情報處抽調出來的一部分偵查員,主要負責黨和國家上司人駐地活動場所附近的警衛工作。

慕豐韻十厘清楚,敵人隐藏在群衆内部,想要把這些人挖出來,還是要回到群衆中去。于是他給這些便衣警察們,下了一個非常特殊的指令,那就是真正僞裝起來,而不是做做樣子這麼簡單。

想不被敵人發現,那麼一定要充分融入“角色”。便衣警察們真的去拜師學藝,在人潮湧動的大街上,有的成了修鞋匠,有的成了沿途叫賣的小販,各個都非常專業。

1949年,在開國大典上倒水的40名女子,她們有何特殊身份?暗潮湧動的“和平時期”選拔便衣警察特殊的女便衣胳膊和煙頭暴露了行蹤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8">特殊的女便衣</h1>

當然最特殊的還是第三支隊伍,她們一共40個人,清一色全部都是女生。他們是慕豐韻從應屆高中畢業生中特别選拔出來的,各個樣貌出衆,身材高挑,政治覺悟高,身體素質過硬,而且還有一些功夫底子。

開國大典當天,黨和國家上司人身邊都有貼身護衛,這些金牌護衛都是由中南海九局特别選派。她們的主要職責,就是保證當天的水源安全。

可别小看這些端茶倒水的活,當時的敵特分子,最擅長的一件事就是下毒。如果在典禮當天被這些敵特分子鑽了空子,隻需要一點點毒,那麼就可能導緻多位黨和國家的上司人受到傷害,更會揚了敵人的威風,滅了自己人的志氣。

1949年,在開國大典上倒水的40名女子,她們有何特殊身份?暗潮湧動的“和平時期”選拔便衣警察特殊的女便衣胳膊和煙頭暴露了行蹤

天安門城樓上的水都是專供水,有專門的人負責燒水看管。如果當天有敵特分子要下毒,一定是加到水壺。來到上司人面前這一段距離,慕豐韻一再向女便衣們強調,無論如何都要保證水源的絕對安全,在拿到水壺以後必須做到壺不離手。

在這個過程中,女便衣們還要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密切注意城樓上的動向,看看是否有可疑人員,仿佛是一台台安檢機。

慕豐韻特别請來了禮儀老師,教授這些姑娘們端茶倒水,标準微笑,所有的訓練工作全部按照禮賓的标準來執行。是以當這些女便衣們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時候,她們各個表現都十分娴熟。

1949年,在開國大典上倒水的40名女子,她們有何特殊身份?暗潮湧動的“和平時期”選拔便衣警察特殊的女便衣胳膊和煙頭暴露了行蹤

除了禮儀課程,慕豐韻還特别安排了格鬥課程,這是為了避免萬一真的發現了敵特分子,女便衣也能及時出手和敵人對抗,保護黨和國家上司人的安全,保證大典的正常進行。

是以誰也沒有想到,這些看起來十分柔弱的禮賓,各個都是練家子,身上的拳腳功夫非常了得。

其實之是以會讓女生做這麼危險的工作,慕豐韻也有自己的考慮。因為天安門城樓的目标較大,如果安排男便衣,未免有些太突兀,非常容易暴露身份,選擇女便衣更加合情合理。

是以當時慕豐韻自己都說:“最重的擔子都放在了姑娘們的身上。”

1949年,在開國大典上倒水的40名女子,她們有何特殊身份?暗潮湧動的“和平時期”選拔便衣警察特殊的女便衣胳膊和煙頭暴露了行蹤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0">胳膊和煙頭暴露了行蹤</h1>

就在開國大典前一個多小時,前來參加大典的代表們陸陸續續都入住了亞洲飯店(今天的前門飯店)。台灣方面在擷取這一情報後,當然不會輕易放過,秘密指令潛伏在北京的特務潛入飯店,進行破壞活動。

這天天剛剛亮,敵特分子吳瑞金化妝成了一個菜農來到了飯店門口。因為飯店每天都需要大量的蔬菜,是以經常讓這些菜農們給飯店送菜。每次菜農來了以後,執勤的哨兵都會讓他們把菜送到指定地點。而這段路程,很容易讓菜農潛伏僞裝進去。

吳瑞金謊稱是飯店的采購員王強讓自己來的,恰好哨兵也認識王強,哨兵看了眼菜籃子裡水靈靈的蔬菜,就給吳瑞金放了行。

就在這時,吳瑞金的一個舉動,一下子引起了哨兵的注意。

1949年,在開國大典上倒水的40名女子,她們有何特殊身份?暗潮湧動的“和平時期”選拔便衣警察特殊的女便衣胳膊和煙頭暴露了行蹤

前門飯店

原來吳瑞金本想将自己演繹得更像一個菜農,于是擡起胳膊擦汗,結果卻不小心露出了自己的胳膊。

哨兵一看,這菜農的胳膊又白又胖,頓時就起了疑惑。一般來說,菜農每天都要在田地裡幹活,天天風吹日曬,胳膊應該黑黢黢的,而不是像吳瑞金這樣又白又胖。

能有這樣胳膊的人,大部分都是不出苦力的人。在這麼關鍵的時候,冒充菜農混進亞洲飯店,肯定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哨兵二話不說就把吳瑞金帶到了值班室,吳瑞金眼見自己的身份就要暴露,妄圖服毒自殺。還好執勤的戰士及時制止,又從他的身上找到了定時炸彈。

如果當時哨兵沒有看到吳瑞金的胳膊,而是讓他進去了,那麼亞洲飯店有可能會發生一起大爆炸,這些住在飯店裡的要員們也将面臨巨大的生命危險。

1949年,在開國大典上倒水的40名女子,她們有何特殊身份?暗潮湧動的“和平時期”選拔便衣警察特殊的女便衣胳膊和煙頭暴露了行蹤

距離開國大典的時間越來越近,看到制定爆炸事件的計劃破産,台灣方面又秘密啟動了第二套方案。

這一天,公安中央縱隊一十二團排長劉栓虎,像往常一樣打扮成了普通的市民,在天安門的附近進行巡視。這是一位有着豐富警衛經驗的戰士,在延安時期就是中央警衛團的戰士。

劉栓虎是一個膽大心細的人,在巡邏的過程中他發現了一支飛馬牌的香煙煙頭。這支香煙在當時非常名貴,撿到煙頭的地方非常空曠。劉栓虎下意識覺得,丢掉煙頭的這個人,身份可不簡單。

警覺的劉栓虎一連五天都在這附近轉悠,終于第五天晚上,他看到了一個頭戴禮帽的男人。當時男人的手裡還拿着筆,往紙上畫着什麼,結果上前一看卻是一張路線圖。

1949年,在開國大典上倒水的40名女子,她們有何特殊身份?暗潮湧動的“和平時期”選拔便衣警察特殊的女便衣胳膊和煙頭暴露了行蹤

男人發現自己已經暴露,立刻從懷裡拿出了匕首,和劉栓虎搏鬥了起來。可他哪是我們警衛團戰士的對手?劉拴虎三下五除二就将此人制服了。

經過審訊才知道,此人是國民黨國防二廳華北督察二組北平情報組的特務,他接到的任務是繪制出天安門的地形圖,準備在大典當天用炸彈襲擊毛主席和多位中共上司人。

像這樣驚心動魄後,又覺得“幸運”的事情還有很多,每一件事的最終解決都是因為這些默默無聞的戰士在背後辛苦付出。便衣警察們負責的安全保護工作,其實正是一場無硝煙的戰争。

一直等到典禮結束,慕豐韻這顆提到嗓子眼的心才終于緩緩落下。事後他回憶起來:

“1949年10月1日,平安無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