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原創稿
崇敬英雄、學習英雄,無疑是最響亮的主旋律。
9月2日,第八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到祖國,“山河已無恙,英雄歸故鄉”成為“霸屏”的彈幕。9月3日,“銘記曆史,吾輩自強”的留言“刷爆”朋友圈,無數網民以此緬懷抗日戰争英烈。
崇尚英雄的洪流在網絡中彙聚,緻敬英雄的舉動也在現實中上演。“祖國沒有忘記你們,謝謝你們!”志願軍烈士家屬、榮民成為航班上的“重要客人”,機組人員通過廣播向他們表達敬意。“長大後,要和爸爸一樣守護祖國。”“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的女兒在《開學第一課》中的一句話,為少年兒童播下争做帕米爾雄鷹的火種。
這些片段在令我們動容的同時,也在向世人宣告: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英雄的民族,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民族。
在曆史長河中,當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無數中華兒女挺身赴難,用鮮血捍衛正義,用生命換取和平。在歲月靜好的年代,每一個平安順遂的日子裡也有人在默默付出,為我們負重前行。
今天,“學習英雄,成為英雄”已是全社會的共識。以英雄的情懷、風範和信念重塑自身,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砥砺前行,已是中華兒女戮力同心的目标。
學習英雄,要以英雄之情懷強化曆史責任。黃繼光、董存瑞、邱少雲……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背後是烈士無畏、殉為家國的崇高情懷,也是我們強心壯志、勇往無前的燈塔與坐标。目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進入關鍵時期。面對更加錯綜複雜的形勢和更加艱巨的任務,我們唯有赓續先烈“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英雄氣概,以沖鋒的姿态和無畏的勇氣,擔負起實作人民幸福、國家富強的曆史重任。
學習英雄,要以英雄之風範滋養浩然正氣。在中國,有一種胸襟,叫袁隆平。他用一粒種子,幫助億萬中國人遠離饑餓。在中國,有一種擔當,叫吳孟超。他用雙手,讓16000多名肝膽疾病患者恢複了健康。他們耗盡畢生精力,隻為讓人民體味到“醫食無憂”的感受。國士已去,風範長存。如今,時代中的年輕人在大師精神、國士風範的影響下,苦練本領、磨練意志,努力把自己鍛造成能夠造福人類、改變世界的精兵強将。
學習英雄,要以英雄之信念堅定奮鬥意志。“敵人隻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革命時期,無數英烈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誓言生動表達了對遠大理想的堅貞。在他們心中,信念是力量之源,是行動之基,是激勵人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真理。現在,新征程已啟航,我們正在做和将要做的都是史無前例的壯舉。我們邁出的每一步,攀登的每一個高度,都需要将英雄的信念,化為自身精神之鈣,強心壯體、勇往向前。
9月8日,是召開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一周年的日子。2020年,我們以國之名向在與疫情殊死較量中的“天使白”“橄榄綠”“守護藍”“志願紅”緻以最崇高的敬意。今天,我們再以英雄之名向他們宣誓:我會成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