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河故人》的靈感是什麼?

作者:虹膜

作者:Paul Dallas

譯者:Issac

校對:易二三

來源:《Reverse Shot》(2016年2月22日)

賈樟柯為人謙虛、溫和,可能不像那種國際大導演——他正漸漸地、日後也勢必會成為的人物。2015年,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設立了一個名為「站台」的新單元,以緻敬他2000年的傑作《站台》,此舉衡量了這位導演的地位。作為評審團成員,這位導演還參加了他的最新電影《山河故人》的北美首映。在爆滿的放映會上,他真誠地感謝觀衆的熱情,同時似乎也急于離場。

《山河故人》的靈感是什麼?

《山河故人》(2019)

對賈樟柯來說,引人注意,是一件既有用又危險的事情。作為當代中國弊病的權威記錄者,他知道,在高調和低調之間取得平衡,是他與始終警惕的中國當局之間不成文的協定的一部分。保持這種平衡,使他得以一直拍攝電影,即使他處理的是令人驚訝的主題。

他2013年的電影《天注定》取材于中國最近的頭條新聞,用直截了當的手法講述了一系列殘酷報應的暴力故事。這是一部驚心動魄、嚴肅冷酷的電影——顯然是其最為憤怒及最具沖突性的作品——它見證了這位導演在巅峰時期的功力。

《山河故人》的靈感是什麼?

《天注定》(2013)

《山河故人》是賈樟柯創作的第11部作品,他這次的創作風格完全不同。在片中,情感戰勝了政治;影片對一個不正常的家庭進行了大膽的浪漫刻畫,并以人物為導向,其中融入了社會批評。這可以解釋為導演試圖更靠近被接受的極限。但就像他所有的電影一樣,這部影片别具一格。

《山河故人》的靈感是什麼?

《山河故人》以賈樟柯的家鄉汾陽為背景,講述了母愛的力量和局限。影片共分三部分展開,跨度26年,是一部集劇情片、寓言和近未來科幻元素于一體的迷人影片。此外,這部電影也是為了鞏固導演一直以來的缪斯同時也是其妻子的趙濤的演藝事業。她在片中飾演的沈濤是一個野心勃勃、道德上模棱兩可的主角,她出色的表演成為了影片的情感支柱。

《山河故人》的靈感是什麼?

故事發生在1999年,當時她二十多歲,陷入了傲慢自大的張晉生和彬彬有禮的礦工梁子之間的愛情角力;時間跳到2014年,她和張晉生的婚姻有了裂縫,兩人也有了兒子張到樂;影片最終來到了2025年的澳洲。張到樂成為了一個迷茫的少年,和他的父親住在一起,他很想念不在身邊的母親。

《山河故人》的靈感是什麼?

賈樟柯計劃今年拍攝他的第一部武俠片——以清朝末年為背景。在紐約電影節期間,他和我一起讨論了《山河故人》。他身穿标志性的黑色西裝,由一名很有氣勢的翻譯陪同,我們談到了這部電影背後的意圖。幾英尺遠的地方坐着趙濤,正專注于她的智能手機。她的注意力短暫地中斷了一下,禮貌地感謝我把她的表演評為年度最佳表演之一。

記者:這部電影給我的印象是你最具個人色彩的一部。我想知道你能否談談這個項目的起源。

賈樟柯:這部電影和我媽媽有關。退休前,她在一家國營商店當收銀員。2006年我父親去世了,她一直獨居在我的家鄉汾陽。因為我在拍電影,是以很少回家。當我去看望她時,我會給她錢,以為這會幫她過上更好的生活,但我意識到這也沒法讓她開心,她真正想要的是和我共度美好時光。這給我敲響了警鐘。我開始意識到我受到了消費主義和金錢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想法的影響。

《山河故人》的靈感是什麼?

我的另一個靈感來源是我變老了,開始意識到時間的流逝。我認為這部電影是一個重新審視人類情感的機會,我對自己過去和現在的愛情有很多反思。這次經曆讓我有了新的認識。與此同時,我也在觀察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科技如何重塑我們的價值體系。這對我們的感覺和愛的方式有很大的影響。

記者:電影的開始和結束都在汾陽。在這兩者之間,我們看到所有的角色都離開了,經曆了掙紮,然後又作為完全不同的人回來了。

賈樟柯:這部電影的主題之一——也是我認為很多人都會感同身受的,就是這種不斷漂泊的狀态。在中國,人們為了更好的生活,離開家鄉到城市裡漂泊是很常見的事情。有時他們會漂泊到國外。這就是為什麼我決定用自己的家鄉作為電影的出發點。這不僅是故事的開始,而且這個小鎮也代表了一種更簡單的生活方式。影片将這種情況與科技發達的城市生活方式并置,而城市則不斷在發展。

《山河故人》的靈感是什麼?

記者:影片被分為三個獨立的部分。從1999年到2014年和2025年,圖像比例與角色的希望和夢想形成對比。你能談談26年時間跨度的電影背景嗎?

賈樟柯:談論感覺和愛情時,時間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随着時間的流逝,人際關系會改變,你對自己過去的了解也會改變。年輕時,人們常常把愛情看作是一種非常純潔和甜蜜的東西。但後來在生活中,愛情會被解構,有時甚至會變成一種辛酸。為了在叙事中表達這一軌迹,并描述我的角色的這些變化,我需要這部電影在時間中旅行。這就是為什麼我在1999年設定了「過去」部分,在2014年設定了「現在」部分。

《山河故人》的靈感是什麼?

剛開始寫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并沒有打算加入「未來」這個部分。直到我開始在「現在」一節中發展沈濤和張到樂的角色,我才開始好奇他們在未來會發生什麼。到樂就是這樣一個被動的角色。很多決定已經為他做出了。

盡管他享有特權,但對于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他并沒有太多的發言權,比如他父母的離婚,他父親的監護權,或者他後來移民到澳洲。我不禁想知道未來的到樂會是什麼樣。他會擁有父母努力確定的自由,還是不得不面對障礙?随着沈濤的角色年紀漸長,我想知道她是否還能再去愛。這也是我在影片中加入第三部分的原因。

《山河故人》的靈感是什麼?

記者:這部電影似乎融合了不同的類型。在「未來」部分,它有浪漫喜劇、家庭情節劇的元素,甚至還有科幻元素。這是一個有意識的形式選擇嗎?

賈樟柯:不,我并不是有意在這部電影中混合不同的類型。的确,愛情喜劇和科幻片會有不同的風格,但我的目标是要講述一個跨越26年的故事。通過人生的這些不同階段,你可以看到從年輕時的天真,愛情是浪漫的,到成年時的挑戰,比如疾病和死亡。我隻是想讓故事自然地進行。不同的類型其實是我有機地呈現這種情感旅程的方式。

對我來說,1999年是網際網路和手機普及的時刻,它真正開始改變人們表達自我的方式。今天,我們可以認識到它們對人際關系的深刻影響,以及這些技術如何以某些方式控制我們。我經常想知道它的未來,以及它可能引起的各種問題。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盡可能客觀地觀察這些事情在26年的時間裡是如何演變的。

《山河故人》的靈感是什麼?

記者:趙濤的表演令人驚歎,也成為了整部電影的情感重心。然而,她飾演的角色是模棱兩可的,經常令人疑惑。例如,她選擇了富有而傲慢的張晉生,而不是貧窮而真誠的梁子。我們知道這不會有好結果,她最終會孤獨而痛苦。然而,我們還是會同情她。

賈樟柯:當我第一次設計故事情節和整理劇本的時候,我對這個角色有兩個不同的想法。第一個是25歲左右的年輕人。第二個是中年早期的同一個人,那時她清楚地顯露出時間的痕迹。為了讓觀衆從第一階段進入第二階段,重要的是趙濤飾演的角色不是女神或聖人,而是一個有缺點、有弱點、會做出錯誤決定的人。

《山河故人》的靈感是什麼?

我想創造一個複雜的角色。她的人生經曆和她周圍的社會告訴她。我覺得她是一個很有魅力的角色,因為她很容易讓人産生共鳴。我們在生活中都會做出選擇,我們都會為我們所做的決定付出代價。

記者:在漫長的休息之後,我們再次見到梁子,發現他因為在煤礦工作而身患絕症。很明顯,他代表了中國快速發展的真實人力成本。

賈樟柯:如果你把《山河故人》所代表的中國生活與背景設定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站台》相比,可以說我們的經濟狀況相對較好。與此同時,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口沒有從這種發展和進步中受益。他們的現實仍然是貧窮。他們可能永遠不會從這種「涓滴」經濟學理論中看到任何好處。為了讓我準确地描繪現實,我必須展示這種情況。作為電影人,這是我不能忽視的。我也不想簡化這些問題。但這不僅僅發生在中國;這也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貧窮是無處不在的。

《山河故人》的靈感是什麼?

記者:作為一部家庭劇情片,《山河故人》給人既親切又史詩般的感覺。你是想展示中國發展的壓力對家庭關系的影響嗎?

賈樟柯:在某種程度上,中國發生的轉變是獨特的。發展的步伐非常快。人們沒有時間去适應社會和技術的變化。這造成了一種情況,即大部分人口根本沒有準備好應對突然的跳躍。我認為你可以從人們選擇處理自己情緒的方式中看到沖突——在某些情況下,他們無法表達自己的情緒。

與此同時,這是一個全球性問題,我們在世界其他地方也看到了這種情況。我并不是說我隻對分析中國的社會和經濟背景感興趣。我把它看作是背景的一部分。在這部影片中,它是作為關注這些個性人物并試圖了解他們在一段時間内的人際關系的自然副産品來被讨論的。

《山河故人》的靈感是什麼?

記者:影片開場是在一家迪斯科俱樂部,人們跟着寵物店男孩的歌曲《Go West》跳舞,影片結束時,沈濤一個人跟着這首歌又唱又跳。你能談談這首歌對你的意義嗎?

賈樟柯:對我來說,這首歌定義了那個年代。這首歌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迪斯科俱樂部很流行。當那首歌響起時,我們會立即手拉手一起同步起舞。對我來說,它抓住了一種樂觀的感覺,我把它與我的青春和那個時代聯系起來,它談論了一種自由的感覺。我非常喜歡。

《山河故人》的靈感是什麼?

記者:你能談談電影的名字對你來說意味着什麼嗎?

賈樟柯:中文片名的英文直譯是「山,河,故人」。對于許多講中文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充滿詩意的短語,并能引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關鍵是第三個字「故」,這意味着「老」。要讓某人成為「老朋友」,需要很長時間。時間顯然是這部電影的關鍵元素。英文片名的作用類似,它的靈感來自「高山或可平,然愛永不變」這句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