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公司不是我的家——正确認識老闆和員工的關系

“公司是我家,建設靠大家”聽到這句話,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其他的還有:

“以廠為家”

“希望全體員工有主人翁精神”

“XXX家人們”“歡迎加入XXX大家庭”(XXX是指公司名,聽起來有木有起雞皮疙瘩的感覺)

公司不是我的家——正确認識老闆和員工的關系

公司究竟是不是你的家?老闆與員工到底是什麼樣的關系?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老闆抱怨:

我都放權了,我信任你。你放心大膽的去做。但結果不盡人意

兩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難道還不好找?

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

員工抱怨:

又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

活少,錢多,離家近

大不了勞資不幹了,另找一家。

錢給不到位,受了委屈

這些想法對嗎?也對,也不對。因為沒有意識到老闆與員工關系的重要性,沒有正确了解二者關系的實質。下面分兩點來談一是二者關系的重要意義,二是二者關系的實質。

一、正确認識老闆和員工的關系的重要意義。

勞資關系是否和諧,不僅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生産秩序,企業的效益,員工的穩定,甚至會影響社會的安定。

如果勞資關系緊張,經常會發生勞資糾紛,小則出現員工流失,大則會出現罷工、怠工、關廠、停業等情況。如果不能正确認識并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不論是對老闆,對公司還是對員工個人,都會造成損失。嚴重的還會導緻社會紊亂。

另外,勞資關系也被列入人力資源管理學習過程中的六大子產品之一(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面試,教育訓練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與福利,勞資關系)。

為此,我國為了勞資關系,制定了《勞動法》。

可見正确認識勞資關系相當重要。

公司不是我的家——正确認識老闆和員工的關系

老闆和員工的關系,究竟是什麼關系?

二、老闆和員工的關系本質就是勞資關系。

就是老闆和員工之間的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就是老闆和員工在一段時期内的簽訂的勞動契約和團體協約而成立。員工受老闆雇用,通過自己的時間、智慧、能力輸出價值,為老闆創造效益,進而擷取老闆提供相應報酬。其中牽涉到幾個含義:

1、契約關系。

契約雙方簽訂勞動契約。這種關系也叫雇傭關系。

2、利益為關系。

員工付出勞動,獲得老闆提供的相應報酬。是跟利益挂鈎的。

3、博弈關系。

因為是利益關系,是以說雙方都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都想投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

4、合作關系。

為了達成目标,各取所需,雙方互相合作。

5、互相利用,互相依存關系。

員工依附老闆的平台,貢獻自己的價值,擷取報酬。而老闆需要依靠員工的貢獻,達成自己的目标。

6、時效性。

契約具有時間段,在某一個階段内,老闆需付多少報酬,員工則付出要怎樣的勞動。

7、動态平衡關系。

雙方在合同存續期間是存在一個動态平衡關系。如果其中某一方因為内因或者是外因打破了這種平衡,那整個關系就将被打破。

8、沖突對立關系。

勞資雙方也是一種沖突對立的關系。

9、服務關系。

員工付出勞動能力,價值服務于平台,服務于企業,服務于老闆,而老闆提供平台,提供資源,提供幫助,服務于勞動者,達成雙方各自所需的目标。

10、互相成就對方的關系。

老闆提供平台,提供資源提供幫助,讓員工在這個平台上面釋放自己的才能,成就員工而員工。而員工提供勞動,貢獻自己的智慧能力,成就平台成就老闆。

綜上所述,老闆同員工的關系,實質就是生意關系。是一種動态平衡的生意關系。

當你的付出與創造的價值與你的索取和老闆的期望達到一種動态平衡、“和諧共赢”狀态的時候,你理所當然地受到公司的重用與高的回報。當這種“和諧共赢”的狀态一旦因為某種原因被打破的時候,你盡可以潇灑的揮手,和公司說拜拜。

公司不是我的家——正确認識老闆和員工的關系

誠如孫虹鋼先生在《工作就是生意》一書中說的那樣:“職場人際關系,也是按照價值鍊的方式串連起來的,包括供應商、客戶、合作者、競争者、可能的替代者、潛在的對手和同盟者,等等,這些人都是你的職場生意夥伴。因為期望和人際關系會發生變化,今天你的平級同僚明天可能是你的上司,今天的競争對手可能是明天的客戶,是以,在職場人際經營中,對各種人,都要保持平和、理性、長線的心态。”

公司永遠不是你的家。

隻是你某個階段的生意夥伴,通過一個時段的合作,你售賣了你的産品:時間、精力、智慧、能力、經驗,收獲了利益:福利、工資、經驗、技能,樹立了職場上良好的個人口碑。當你揮手向公司道别的時候,下一個合作夥伴在期待我們之間新的合作的開始,新的合作一定會使你你收獲更多。

而公司則通過這段時間,付出了金錢,買了員工的産品,收獲了員工創造的剩餘價值。

是以,對于員工來說,在職期間也要勤奮努力工作,對工作敬業,對公司忠誠。而不是偷懶,不是對老闆忠誠。要對得起公司,對得起這份薪水。同時,也要想自己的出路在哪裡。不要隻做低頭拉車,不擡頭看天的人。

隻有這樣,你才會覺得公司沒有欠我的。要感恩公司給了你這麼好的工作環境,這麼好的學習機會,還有不錯的待遇。

但是公司就是公司,公司為你做的這一切,都是因為你能為公司做貢獻,絕對不是像爸爸媽媽的那種無私奉獻的感情。認識到這一點,當你将來離開時,上司會肯定你的業績,你也會對上司說謝謝,不再會感傷。”

對于老闆來說,也要放平心态。當你給不了員工的時候,要學會放手。不要一味的隻要求員工付出,施恩不要圖報。說你曾經給員工做出了怎麼樣的犧牲,怎麼樣的付出。你之是以肯為員工付出,肯為員工打算,隻有一個目的,是想讓員工給你創造更多的價值。

老闆也要學會感恩。在一起合作的這段時間,感謝員工為你分擔,為你分憂。大家好聚好散。對于你不滿意的地方,說不定員工對你也不滿意。

隻是因為立場不同,看法不同。不能要求員工站在你的立場來考慮你的問題。因為他沒有你的切膚之痛,他隻是打工的,為了生存。他們有他們的考慮。你是全部身家性命全在企業上面了。痛點不一樣,感受不一樣,做事肯定不一樣。

有一天你的企業真的連工資也發不出來的時候,你是不是第一時間想到裁掉員工,以減輕自己的壓力?這時候,你還有什麼情份可言。

不要太糾結别人為什麼這樣做,要想想真正困難的時候你能給予什麼,以及你發達的時候,能不能共富貴。

正确認識老闆和員工的關系,多點了解,多點體諒。

最後,再重複一下:老闆同員工的關系,實質就是生意關系。是一種動态平衡的生意關系。祝願老闆和員在這個“生意場”上真正實作和諧共赢,哪怕一有天大家不能一起做生意了,也能友好的祝福對方,賺得盤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