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任芝銘,河南新蔡人。他将他的一批學生送往黃埔軍校,經他幫助去延安參加革命的青年有370餘人,勸說河南省政府主席張轸率部屬起義。
與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張珍有過交往。革命烈士孫炳文、話劇創始者孫維世(周總理養女),曆史學家馮友蘭、茅盾文學獎得住宗璞、曆史學家任繼愈,以至于地球實體學家王克林等,都是他的親屬。
新中國成立後,在周總理的關照下,任芝銘擔任河南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副主席、河南省第一至三屆政協副主席、民革河南省委主任委員;還是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正文:
任芝銘,原名近三,字子勉,曾化名志民、珉,河南新蔡人。靠姨母資助,得入私塾讀書。清末舉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國同盟會成員,孫中山的摯友,此間給黃埔軍校送了很多學生。曾介紹進步青年到延安解放區,并送幾個女兒赴延安。建國後,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員、河南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副主席、河南省第一至三屆政協副主席、民革河南省委主任委員;是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任芝銘與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張珍有過交往,革命烈士孫炳文、話劇創始者孫維世(周總理養女),曆史學家馮友蘭、茅盾文學獎得住宗璞、曆史學家任繼愈,以至于地球實體學家王克林等,都是他的親屬。
任芝銘的起步于同盟會,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任芝銘仍任支部長。他響應北伐,主動與共産黨人合作,在開封組織河南省黨部,任婦女部長。北伐軍到達開封,蔣介石将河南省黨部被改組,離豫赴鄂到第十八師任秘書。因第十八師剿共,任芝銘憤然辭職,回鄉創辦了“今是中學”,任董事長、校長。“今是中學”開展學生運動和婦女運動,建立共青團和黨的組織,成了中國共産黨在新蔡地下活動的主要據點。并親自擔任抗敵後援會主任,積極發展、壯大中共地下組織,改造和充實了群衆組織。國民黨縣黨部幾次借故逮捕革命師生,都被任芝銘設法營救出來。
抗戰爆發,任芝銘赴新鄉,任豫北師管區司令部參議參予抗戰。1938年春,又調任十三軍後方留守處主任等職。他利用職務之便,多次回新蔡動員、介紹大批進步青年去延安參加革命。“凡去延安者,他都派軍車護送,穿過胡宗南統治區域,直達延安。”當時在陝西當政的人張轸視其為長輩,知道也不制止。經他幫助去延安的青年,共有370餘人。他親自送女兒任均去延安參加革命,當時他的二女兒任銳和外孫女孫維世、外孫孫泱都被他早已介紹去延安。他在延安時,毛澤東為他舉辦歡迎宴會,毛澤東說:“任老先生從蔣管區不遠千裡而來,我們非常歡迎你!”任老回答道:“蔣管區空氣太污濁了,我來延安透透新鮮空氣。” 毛澤東又說:“你們一家在延安團聚,堪稱‘紅色家庭喽!隻是孫炳文(任銳丈夫,任芝銘女婿,1927年被國民黨殺害)犧牲的太早了!’” 任老回答道:“為了革命事業,犧牲個人生命在所不惜!要不是在下已老朽,我還要參加你們八路軍呢!” 任芝銘非常欽佩毛澤東的戰略戰術,毛澤東還贈送他一本《論持久戰》。
1941年2月被拘捕後。前河南省政府主席商震、河南省參議會議長劉積學、河南省民政廳長方策、教育廳長魯蕩平等都向當時的河南省長湯恩伯力保釋放,成為湯恩伯座上賓,給了他“進階參議”的頭銜。
1947年秋新蔡縣解放,當時解放軍繼續南下,未留正規部隊。王達夫被任命為。國民黨等反動分子四處搗亂破壞。為了保衛人民财産的安全,年近八旬的任芝銘籌集40餘支槍,親自擔任城防委員會負責人,帶領群衆武裝,與敵人進行了激烈鬥争。
任芝銘勸說自己的學生、省參議會議長劉積學站到人民一邊。1948年秋,張轸被任命為河南省政府主席,他寫信給張轸“不能與共産黨為敵到底,棄暗投明,才是生路。”之後還讓劉積學促其起義。張轸又在共産黨多方争取下,終于在率部起義。
八十歲的任芝銘到北平,住在清華大學三女婿馮友蘭家。周恩來親自去看望他,朱德也接他到中南海暢談。周恩來還訓示河南省盡快安排他的工作與生活 。1950年,河南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成立,任芝銘當選副主席。他還任省人民代表,并在曆屆省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省政府委員。後來成為“民革”河南省委員會主任委員。
老人80歲時,了解到三年困難時期“河南餓死了大批農民”,他幾夜不眠,暗自落淚。他去找省上司反映,好在他年事已高,沒人來批判他。他還寫信給周恩來,報告災情。到北京出席政協會議時,他又同鄧穎超專門面談。
新中國成立後,任芝銘先後擔任河南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副主席,省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1969年1月1日,在鄭州逝世。他去世時,女兒們沒有一個能去送他。1997年,任家六姐妹中健在人世的任均回到新蔡縣,将父親骨灰與母親合葬。外孫王克明為他寫了碑文,頌其功德。
任芝銘有六朵金花:大女兒任馥坤,畢業于北京女子師範學校(今北京師範大學),丈夫是黃志烜,民國著名采礦專家,中國最早華人礦長實業興國者,新中國的西南煤礦管理局總工程師。他們生了4個兒子,還收養了孫炳文和任載坤的女兒孫新世;
二女兒任銳,原名任緯坤,青年時期加入同盟會,1925年9月加入中國共産黨,在對敵鬥争中,英勇頑強。丈夫孫炳文。孫炳文犧牲(慘遭殺害)後,1936年經朱德介紹來到延安。在延安期間和女兒孫維世同在抗大學習,毛澤東、周恩來都親切稱她為“媽媽同志”。1949年4月病逝,周恩來親自為她寫了墓碑“任銳同志之墓”。孫維世後來是周總理與鄧穎超的養女,成為中國話劇的創始者之一。
三女兒任載坤,又名任坤。畢業于北京女子師範學校(今北京師範大學),丈夫是著名哲學家馮友蘭。馮友蘭有三子三女,女兒(馮)宗璞,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兒子馮鐘越,我國飛機強度專家。二女馮鐘芸,丈夫曆史學家任繼愈。
四女兒任煥坤,河南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畢業。五四運動時,開封學校的學生領袖。丈夫是新蔡縣舉人劉積勳,兒子劉沛直。任煥坤因産褥風去世。
五女兒任叙坤,人稱“東方美女”,18歲因肺病在北京去世。
六女兒任叙坤,即任鈞,早年随二姐任銳在鄭州從事抗日救亡運動後被父親送到延安參加革命,在魯迅藝術學院學習,在延安有“延安梅蘭芳”之譽,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的親筆贊譽。丈夫是駐保加利亞大使館文化參贊王一達。兒子王克明,地球實體學家,著有《我這九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