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惠帝為何不立兒子為帝?漢惠帝:我立了,可是功臣們不承認啊劉恒能夠當選皇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作者:依稀說史

有些事情已經發生了,有人卻當它沒有發生過;有些事情沒有發生過,有人卻當它發生過。曆史上有些人,一輩子沒有當過皇帝,死後卻能撈個皇帝的名分;有些人當了一段時間皇帝,曆史卻不承認他們。說起西漢的第三任皇帝,許多人會毫不猶豫說出漢文帝。其實漢文帝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第三任皇帝,在漢文帝和漢惠帝中間,漢朝還有兩位不被承認的小皇帝。

漢惠帝為何不立兒子為帝?漢惠帝:我立了,可是功臣們不承認啊劉恒能夠當選皇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後世許多人認為漢惠帝并沒有兒子,其實這是誤解。漢惠帝有兒子,隻過不過漢惠帝和張皇後沒有兒子。漢惠帝和張皇後是親舅舅和親外甥女的關系,他們兩個不可能有愛情,而且張皇後嫁給漢惠帝的時候大概隻有12歲左右。漢惠帝和張皇後一直沒有同房,張皇後至死都是處子之身。呂後讓張皇後嫁給漢惠帝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張皇後生下皇孫,将來立為太子。

由于張皇後遲遲生不出兒子,于是呂後就找了漢惠帝的一個寵妃借雞生蛋。呂後對外謊稱張皇後懷孕,待寵妃降下皇子之後,便殺死寵妃謊稱皇子為張皇後所生。這個皇子便是漢惠帝的皇長子劉恭。

此外,漢惠帝還有五個兒子,分别為淮陽王劉疆、常山王劉不疑、襄城侯劉弘(後加封為常山王)、轵侯劉朝、壺關侯劉武(後加封為淮陽王)。

漢惠帝為何不立兒子為帝?漢惠帝:我立了,可是功臣們不承認啊劉恒能夠當選皇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漢惠帝死後,皇長子劉恭即位稱帝,史稱之為前少帝。前少帝當皇帝的時候,年齡非常小,據推算應該在5歲以内。由于皇帝年齡太别小,便由呂後臨朝稱制。小皇帝長大以後,逐漸知道了呂後殺死自己親生母親的事情。小皇帝畢竟還是年齡太小,沒有多少心機,劉恭憤怒地說:

“皇太後怎麼能殺死了我的母親,讓我當皇後的兒子呢?我現在還小,不能把她怎麼樣,等我長大了以後,一定會為我的母親報仇。”

漢惠帝為何不立兒子為帝?漢惠帝:我立了,可是功臣們不承認啊劉恒能夠當選皇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呂後聽說這件事之後,覺得這個小皇帝不能再留了,留着以後肯定是個禍患。是以呂後先是廢掉劉恭,對外宣稱劉恭生病,然後将其關到了永巷。不久劉恭死于永巷之中。呂後幽殺前少帝之後,又立常山王劉弘為帝,史稱之為後少帝。史稱:

今皇帝病久不已,乃失惑惛亂,不能繼嗣奉宗廟祭祀,不可屬天下,其代之。

呂後廢殺前少帝時,功臣集團不敢有任何異議,他們隻能說:

“皇太後為天下齊民計是以安宗廟社稷甚深,群臣頓首奉诏。”

漢惠帝為何不立兒子為帝?漢惠帝:我立了,可是功臣們不承認啊劉恒能夠當選皇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前少帝也好,後少帝也罷,都不過是呂後的掌中玩物,隻要呂後願意随時可以廢立,也随時可以殺害。從這點看,呂後比劉邦要厲害很多。劉邦想把兩個皇子換換位置都不行,呂後把皇帝說換就換、說殺就殺。前少帝和後少帝一共在位8年,這8年一直都是呂後說的算,兩個小皇帝連橡皮圖章都算不了。

公元前180年,呂後去世。呂後去世以後,被壓抑了15年的劉氏宗親和功臣集團,聯合起來撲滅了諸呂叛亂,把呂氏滿門抄斬。後少帝劉弘是呂後所立,等于是呂氏集團的重要人物。如果不妥善處理好小皇帝的問題,誅滅呂氏的合法性将會受到質疑;也有可能後患無窮,說不定小皇帝長大之後會清洗功臣。在這種情況下,功臣集團和劉氏宗親決定廢黜小皇帝,重新擁立新君。

漢惠帝為何不立兒子為帝?漢惠帝:我立了,可是功臣們不承認啊劉恒能夠當選皇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當時最合适的皇帝人選是齊王劉襄和淮南王劉長。劉襄是劉邦的長孫,而且劉襄兄弟在誅滅諸呂中立功最大。劉襄首先舉兵發難,揭開了鏟平諸呂的序幕。劉章則在長安直接解決了呂産,後來又參與捕殺呂祿。整個誅滅諸呂過程中,如果說周勃居功第一,劉章絕對居功第二。劉章又支援劉襄,是以劉襄最有資格當皇帝。劉長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七子,也是非常勇敢的一個兒子,由他繼承皇位也理所當然。

但是最後功臣集團排除了劉襄和劉長。原因非常簡單,劉襄和劉章太厲害了,厲害得讓功臣們害怕。功臣集團給出的理由是齊王劉襄的外戚太過強大,防止再一次出現了類似于呂氏專權。功臣用這麼一個清新脫俗的理由把齊王一支排除在外。功臣們排除劉長的理由就更簡單了。劉長是呂後養大的,和呂後的關系太過密切。劉長是一個非常勇猛的人,功臣也怕鎮不住他。

最後功臣集團和劉氏宗親決定選擇實力更弱的代王劉恒。皇帝的冠冕意外地落在了劉恒的頭上。

漢惠帝為何不立兒子為帝?漢惠帝:我立了,可是功臣們不承認啊劉恒能夠當選皇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h1 class="pgc-h-arrow-right">劉恒能夠當選皇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h1>

首先,劉恒的母家勢力非常單薄,薄家少人力微。劉恒的母親薄姬不僅特别聰明,而且非常低調。薄姬唯一的兄弟薄昭同樣也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人。兩個低調的人在代國盡心盡力地輔佐劉恒,在天下留下了美名 。

其次,劉恒的代國實力太弱,劉恒國内無能人。一個沒有政治根基的皇帝隻能重用功臣集團,也更容易被功臣控制。

第三,劉恒個人素質也非常适合當一個“弱勢”皇帝。由于薄姬得不到劉邦的恩寵,是以劉恒也得不到劉邦的恩寵。劉邦分封皇子的時候,封給劉恒的封地也最差。長時間得不到父皇的寵愛加上聰明低調母親的教導,劉恒也養成了低調内斂但又非常聰明的性格。劉恒的低調内斂被天下人認為是懦弱的一種表現。功臣集團也認為劉恒是一個懦弱的諸侯,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住這個弱勢皇帝。

漢惠帝為何不立兒子為帝?漢惠帝:我立了,可是功臣們不承認啊劉恒能夠當選皇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四,在功臣看來劉恒是一個沒有政治野心的人。呂後去世以後,各個宗親紛紛起兵,希望在平定諸呂中撈取更大的政治資本。隻有劉恒在平定諸呂中沒有任何作為,似乎他不姓劉,大漢天下和他沒有任何關系。正是由于劉恒的這種态度,是以天下一緻認為他是一個沒有政治野心的人。要說劉恒沒有過當皇帝的念頭絕不可能,每個皇子都有當皇帝的念頭。隻不過劉恒知道自己根本沒有機會,是以就懶得去争。

無論功臣集團和劉氏宗親怎麼選擇皇帝,漢惠帝的兒子後少帝劉弘還在皇帝的寶座上坐着。畢竟這個小娃娃也做了幾年皇帝。,以功臣集團必須要給天下一個解釋,必須要堵住悠悠衆口。劉恒更需要解決後少帝和漢惠帝皇子的問題。

漢惠帝為何不立兒子為帝?漢惠帝:我立了,可是功臣們不承認啊劉恒能夠當選皇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根據祖制,皇位繼承方式是父死子繼,然後才是兄終弟及。功臣集團如果不信任後少帝劉弘,應該從漢惠帝的其他兒子中選擇一名新皇帝,而不是選擇漢惠帝的弟弟劉恒。是以漢惠帝的皇子們就是懸在功臣集團和劉恒頭上的一把利劍。功臣集團必須解決這把利劍。否則,功臣們有可能背上一個篡逆的惡名,漢文帝有可能背上一個得國不正的惡名。

功臣集團和劉恒想到的辦法是除掉漢惠帝的皇子們。劉恒想做政治不粘鍋,他絕對不願意自己的手上沾染任何一滴漢惠帝皇子們的鮮血。如果劉恒在當皇帝前的最後一刻或者剛剛當上皇帝手上沾滿了鮮血,那麼劉恒就有參與政變之嫌,後人也有可能對他繼承皇位合法性産生疑問。

漢惠帝為何不立兒子為帝?漢惠帝:我立了,可是功臣們不承認啊劉恒能夠當選皇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劉恒不做惡人,就得由功臣集團代勞。最後由功臣集團的夏侯嬰和劉氏宗親的劉興居負責把皇宮中小皇帝劉弘請出皇宮。夏侯嬰把漢惠帝剩餘的皇子,包括後少帝全部都帶到了少府官署。沒過多久,功臣集團把漢惠帝所有的兒子都殘忍得殺害。

殘殺皇子絕對是重罪,功臣集團擔不起這個責任。于是功臣集團便對外宣稱惠帝的所有兒子都是呂後在大街找來的孩子,沒有一個是漢惠帝的親生兒子。史稱:

“劉盈的這幾個兒子并非親生,乃是呂氏的血脈,立呂氏子孫為太子及諸侯王,将來的天下實際上姓呂。”

漢惠帝為何不立兒子為帝?漢惠帝:我立了,可是功臣們不承認啊劉恒能夠當選皇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既然不是漢惠帝的兒子,那麼冒充皇子可是大罪,殺死他們也在情理之中。最終漢惠帝所有的兒子全部被殺死,漢惠帝一支絕嗣。是以後世許多人認為漢惠帝沒有兒子。其實漢惠帝的生育能力非常強,隻不過呂後把他的兒子都“作”死了。

漢惠帝的兒子是假兒子,漢惠帝一支絕嗣。漢惠帝沒有後代,那麼他的皇位就由父死子繼轉變為兄終弟及。這樣劉恒繼承帝位就具有合法性,後世也無法非議漢文帝。功臣集團通過這樣的方式,成功地解決了皇位繼承問題。這件事對于漢惠帝一家來說是不幸的,對于大漢來說卻是幸運的。

無情最是帝王家,一代仁君漢文帝卻踩着侄子的屍體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繼續閱讀